35天速平「寧王之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明(貴州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貴州省陽明學學會副秘書長、美國夏威夷大學訪問學者)

王陽明是中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他出任南贛巡撫期間,僅35天就平定了著名的寧王朱宸濠之亂,充分表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明史》稱:「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

朱宸濠是朱元璋的第五代孫,其祖先朱權是朱元璋第17子,因軍功受封為「寧王」。

1499年,朱宸濠襲封為寧王。

1506年,年僅15歲的正德皇帝繼位,在劉瑾等宦官的縱使下,正德皇帝驕奢淫逸,朝政極其混亂。

朱宸濠覬覦江山,決心取而代之,一方面在朝廷安插姦細;另一方面網絡人才,暗中組織軍事武裝。

1519年,通過十餘年精心準備,朱宸濠在南昌正式發動叛亂,號稱三十萬大軍,從南昌沿江而下,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攻安慶,揚言進攻南京,一時朝野震動。

在此混亂之際,作為南贛巡撫的王陽明,迅速向朝廷上奏寧王叛亂的消息,同時發布各種虛假情報,藉以迷惑和牽制叛軍。

他與南安知府伍文定迅速組織地方武裝兩三萬人。

朱宸濠全力攻占安慶之際,王陽明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輕而易舉奪下南昌。

朱宸濠十分恐慌,率軍回救。

王陽明在鄱陽湖口設下埋伏,一舉擊潰叛軍主力,並活捉朱宸濠。

朱宸濠被活捉後,正德皇帝在宦官慫恿之下決定親征。

他率領中央禁軍從北京運河南下,一路遊山玩水。

王陽明得知此事,立即上書加以制止。

正德皇帝不聽勸告,繼續南下,到達南京,同時派官軍進入南昌,危害地方百姓。

而宦官居然荒唐地命令王陽明釋放朱宸濠,由皇帝再次擒拿。

王陽明對此嚴正拒絕,將朱宸濠帶往杭州,利用宦官之間的矛盾,最後獻俘朝廷,避免了南方重新陷入戰亂,圓滿地處理了這場大規模的叛亂。

王陽明從起兵到活捉朱宸濠,僅僅只用35天時間,以少勝多,速戰速決,這在中國戰爭史上也是少見的經典戰役。

王陽明在平定叛亂和後續事件過程之中,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在敵強我弱背景下,他沉著指揮;在誹謗四起,流言漫天的時候,他不動於心。

王陽明良知學說從「百死千難」之中而來,王陽明將良知運用於軍事之中,成就了中國軍事史上這場著名平叛戰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推翻程朱理學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人之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