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 蜀漢橋頭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在令人望而生畏的東西走向的秦嶺山脈中,有一道縱貫南北的山谷,漢水的支流褒水和渭河的支流斜水奔騰其中。

兩千多年前,人們在這一道上負千仞絕壁、下臨激流深淵的山谷之中,開鑿和架設了一條連通三秦與巴蜀的、既有石板道又有木棧道的古道。

它,就是褒斜道。

褒斜道南口。

(馬恆健/圖)

褒斜古道和另一條由陝入川的陳倉古道,在漢中勉縣的古陽平關前與蜀地的金牛古道相連。

三國時期,地處這三條古道樞紐的陽平關,不但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企圖「興復漢室」的橋頭堡,並與其一南一北的定軍山、天盪山,構成抵禦曹魏的防線。

陽平關位置圖。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威風八面陽平關

古陽平關位於西距勉縣縣城約6公里的武侯鎮蓮水村口,雖然關樓遺址就在108國道旁,因道旁樹木和房屋遮擋,加之文物標示牌設置得不顯眼,久尋不見。

經村民指點,我向南走下108國道,穿過樹林前行數十米,陽平關青灰色的城垣才出現眼前。

要走近城垣,先要過一座在鐵索上鋪上木板的橋,橋下是寬與深均數米的護城河。

舊址周長達5公里的陽平關,經漢中市文物部門維護,尚存300米長、高8米的一段城垣。

細看,這一段恢復重建的城牆根部不到一米高處,大概是明代城牆的牆基。

這已經不錯了,至少證明古陽平關的確在此。

在這段底寬8米、頂寬6米的城垣之上,新建有一座二層層樓和兩座角樓。

佇立關樓向西遙望,是東漢漢中軍閥張魯築有張魯城的走馬嶺,如今在西通巴蜀的金牛古道基礎上拓寬而成的108國道,蜿蜒其間;向南遠眺,隔漢江與十二座秀峰連綿、主峰海拔833米的定軍山遙遙相望,當年蜀漢五虎上將黃忠便將曹魏名將夏侯淵斬於此山下;放眼向北,是與定軍山互為犄角,共同為陽平關提供依託的天盪山;極目向東,則地勢平坦,直通秦嶺南麓的糧倉漢中盆地。

古陽平關始建於西漢,史傳為蕭何所築。

它雄踞於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隴的陳倉道口,嚴密地封鎖著北上關中、南下蜀地的交通要道。

在三國時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最前沿,《隋書》地理志對古陽平關的軍事戰略地位描述得非常詳盡:「西控川蜀,北通秦隴,且後依景山,前聳定軍、卓筆,右踞白馬、金牛,左拱雲霧、百丈,漢、黑、燼諸水襟帶包絡於其間,極天下之至險。

蜀若得之上可以傾覆寇敵,尊將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開擴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

因而,古陽平關自古就被視為「蜀之咽喉」、「漢中門戶」,才有了人們「漢中最險無如陽平」的感嘆。

因爭奪古陽平關而發生的大小戰役不計其數,而令它名揚四海且有史記載的,是三國時期的蜀魏之戰和南宋時期的宋蒙之戰。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率兵10萬進軍漢中,攻下張魯經營20多年的陽平關後,留夏侯淵、張郃等鎮守漢中。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劉備率兵進軍漢中,被張郃阻擋在陽平關以西的深山峽谷之中。

對峙一年有餘,蜀軍未能進入漢中盆地。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蜀軍吸取教訓改變進攻策略,一面攻打張郃在走馬嶺的營堡,一面南渡漢江,沿山間小路夜襲軍事要地定軍山成功,並且斬了夏侯淵。

隨後,曹操增兵陽平關與劉備決戰,後終因崎嶇難行的褒斜道軍糧轉運困難,無奈敗退關中。

自此,漢中歸蜀漢。

公元227年(建興五年),諸葛亮出師北伐,率大軍屯兵於沔陽(今勉縣)長達八年之久。

在這期間,陽平關一直是諸葛亮進可攻、退可守的大本營。

其中,六出祁山,有四次都是出陽平關沿陳倉古道進行北伐的。

而每當退兵時,他又在這裡休養生息,教兵演武。

現今在古陽平關的臥龍崗上仍留有諸葛亮讀書台遺址。

另一次發生在陽平關的大戰役,是蜀魏之爭千年之後的宋蒙戰爭初期。

公元1236年(南宋端平三年),蒙古大將闊端率軍分兩路攻四川。

闊端親率剽悍的鐵騎攻取大散關、武休關,一路勢如破竹,占領漢中。

蒙古軍於陽平關遇到了南宋名將曹友聞的頑強抵抗。

曹友聞深知,陽平關一旦被蒙軍攻破,通往巴蜀的門戶將洞開一半,金牛道上唯一可拒蒙軍的關隘,就只有劍閣苦竹寨了。

因此,這是一場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巴蜀安危的戰役。

曹友聞所率的兩萬餘宋軍,面對數倍於己的蒙古騎兵的輪番馳突,情勢異常危急,南宋四川制置使趙彥吶卻拒發援軍。

宋軍雖然在陽平關城頭和關外殊死抵抗,最終因蒙軍名將汪世顯率援軍趕到,曹友聞所部無人生還,全部壯烈殉國。

世代景仰武侯祠

天塹變通途,蜀道不再難,陽平關再也不會有歷史大戲上演了。

然而,離它僅五公里的定軍山下,蜀漢丞相諸葛亮留下的決絕背影,至今仍然令後人景仰。

這裡坐落著諸葛武侯之墓,他的魂靈,永遠守護著陽平關。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軍進行他戎馬生涯里的最後一次北伐。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他,這一次傾全蜀漢之兵,欲與曹魏一決生死。

這次征戰的結果,是出師未捷身先死。

武侯墓園山環水抱,古木參天,占地360餘畝,坐西朝東。

園區內,古柏繁茂,鮮花盛開,清靜幽雅,依次排列著山門、拜殿、大殿、墳亭、墓冢、崇聖祠。

勉縣武侯祠。

(馬恆健/圖)

散布園區的40餘間殿宇,多是明清時代的古建築。

歷代留下的碑刻、匾額、對聯,不計其數,多為對諸葛武侯的讚頌之詞,如名垂宇宙、功蓋三分、儒行將略等等。

正堂大殿內諸葛神像,頭戴綸巾,身著鶴氅,手執羽扇,神態莊嚴,栩栩如生。

大殿之外,香菸裊裊,紅燭長明,似乎諸葛武侯的魂魄還在遊蕩。

位於園區中央的諸葛亮陵墓,在數十棵千年古柏掩映下,令人無不為之肅然。

傳說這些柏樹是武侯歸葬時種下的,原有54棵,象徵他在世之年。

高6米、周長60米、用漢白玉石欄杆圍護的墓塋之上,芳草萋萋,四季常青,仿佛是諸葛武侯的生命不息。

墓碑立於墓塋之前的一座飛檐翹角、小巧玲瓏的墳亭中,為明萬曆年間陝西按察使趙健所立,並親撰「漢丞相諸葛忠武侯之墓」鐫刻於碑上。

勉縣武侯墓墓碑。

(馬恆健/圖)

從錦官城裡兩上《出師表》的凜然,到褒斜道、陳倉道上六個來回的悲壯,再到五丈原軍帳中的蒼涼,正如與武侯墓相鄰的勉縣武侯祠內的牌匾所題:「忠貫雲霄」。

勉縣武侯墓工作人員告訴我,1700多年來,武侯墓從未被盜。

此墓與墓主傳奇的一生一樣,給世人留下很多未解之謎。

諸葛亮死後為何葬定軍山而不葬成都?陳壽的《三國志》未加詮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也未加妄議。

民間的普遍說法是:諸葛亮未能實現「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宏願和承諾,壯志未酬心有不甘,於是遺命將自己安葬在漢中定軍山下。

武侯墓殿內「未定中原,此魄何甘歸故土;永懷西蜀,飲恨遺命葬軍山」的楹聯,頗有代表性。

既如此,東漢末年正處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盜墓高峰期,諸葛亮墓穴為何保存完好呢?通俗的解釋是,因諸葛亮生前曾留下「殮以時服,無葬金銀」的遺言,盜其墓無利可圖。

當然還有多種說法:因諸葛亮一生足智多謀,盜墓賊都害怕墓中機關太多不敢盜;諸葛亮的部屬出於對他的無限敬仰,設了多處疑冢,令盜墓賊無所適從;忠義肝膽的諸葛亮被視為聖人一般存在,連盜墓賊也對其敬如神明。

當我佇立武侯墓前時,我堅信「死猶護蜀葬軍山」是諸葛亮的心愿,也願意相信其「殮以時服,無葬金銀」的遺言是避免被盜的原因。

在這墳冢之下,只有一具薄薄的棺槨,棺槨里只有幾件平時穿的衣服。

一具偉大的遺骸,素凈而淡泊地躺在其中。

芳草萋萋馬超墓

與陽平關有著生死情結的,還有大名鼎鼎的蜀漢驃騎將軍馬超。

西距陽平關不到10公里處,便坐落著這位鎮守陽平關的將軍之墓。

1988年,馬超墓旁住有一戶農民。

當年秋收後,該農民將稻草堆在馬超墓冢上涼曬,沒想到給盜墓者提供了方便。

盜墓者在稻草遮掩下爬到墓頂挖了一個盜洞。

連續作業幾天後的一個夜晚,盜墓者的動靜終於驚動了這戶農民家的看門狗,盜墓者只得鼠竄而去。

案發後,勉縣文物和公安部門現場偵測發現盜洞直徑近一米,深達八米,已可見墓的磚圈頂。

在場的文物工作者清晰地看見,墓室的墓頂是典型的東漢三角幾何花紋磚所砌,磚縫是白灰漿,沒有受到絲毫的破壞。

由此可知,馬超墓貨真價實而且沒有被盜,這也與當年修建漢惠渠時發現馬超墓甬道並撿到一把鐵刀的情形相互印證。

馬超位列蜀漢五虎上將,武藝高強,人稱「三國英雄數馬超」。

令馬超一戰成名且威名遠揚的,是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與曹操的潼關大戰。

此戰中,如果不是曹軍大將許褚拚命為曹操遮擋箭雨,曹操必死於箭鏃之下。

西涼英雄馬超由此差一點改寫了三國的歷史。

劉備稱帝後,馬超領涼州牧,鎮守陽平關(即現勉縣老城),公元222年病逝於勉縣,並安葬在此。

《關中陵墓誌》載:公元227年(建興五年),諸葛亮屯兵陽平關,設相府及武庫於籌筆驛(今勉縣武侯祠所在地),「親詣墓所致祭,並命其弟(馬)岱掛孝」。

勉縣馬超墓大門。

(馬恆健/圖)

馬超祠墓占地20餘畝,被漢惠渠隔為兩院,墓北祠南,有風雨橋連結。

馬超祠前院有三座殿。

正殿的門匾上書「信著北土」四字,此乃劉備封馬超為驃騎將軍、斄鄉侯時,宣詔上誇耀馬超的詞語。

正殿門前的對聯可謂氣勢磅礴:威震西北正氣弘揚天漢,武比關張英雄炳煥鬥牛。

殿內神龕上馬超像為明代萬曆年間所塑,神采奕奕,威武雄壯,頗有「扶風勇略冠當年」之雄姿,左右分立龐德、馬岱兩尊神像。

僅有一進院落的馬超祠,在我看來不免有些寒磣。

因此,在我穿過正殿後的小門之前,揣測後面的馬超墓也不會壯觀。

豈料小門之後架於漢惠渠之上、直通馬超墓園的,竟是一座華麗的木石廊橋。

廊橋盡頭,是一座朱柱石礎,古樸大氣的垂花門。

走在廊橋之上,有柳暗花明的感覺。

果然,馬超墓園一改馬超祠的侷促,占地寬闊,約有十餘畝的面積,地面全部用青石板鋪就。

我沿著中軸線朝墓冢方向望去,是一座漢代風格的三開間的歇山式墓亭,比單開間的武侯墓亭更加威嚴氣派;墓亭後面的覆斗狀墓冢,相應地也比武侯墓高大了不少。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馬超長駐勉縣,當地百姓對這位父母官厚愛有加吧。

墓亭內,佇立一塊石碑,碑上鐫刻「漢征西將軍馬公超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陝西巡撫畢沅所立。

此碑當屬資歷不淺的文物了,因此當地文管部門特地用玻璃罩將它保護起來。

出墓亭繞墓冢走了一圈,明顯感覺比武侯墓大。

看了文字介紹,方知馬超墓的周長是90米,冢高8米,武侯墓只及它的三分之二。

它與武侯墓有一個不同之處,那便是墓冢之上長滿了數米高的松樹。

這些松樹鬱鬱蔥蔥,筆直挺拔,仿佛是佇立於城堡的披堅執銳的將士。

勉縣馬超墓。

(馬恆健/圖)

名垂青史定軍山

自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劉備北上進軍漢中,翌年攻下定軍山這一戰略要地後,定軍山便與位於它北面的天盪山,共同拱衛著地處戰略要道上的陽平關,從而形成了一道天然與人工相結合的堅固防線。

此後,諸葛亮在此屯兵北伐、教兵演武、推演八陣圖及遺命安葬,定軍山便隨之就名垂青史,被譽為「三國歷史文化第一山」。

汽車駛過半山腰的定軍山西山門的石牌坊後,就只能沿青石鋪成的登山道步行上山了。

行數百米,道旁有一座長16米,座高2米的大型鍛銅雕塑「神兵天降」。

這組雕塑由八匹戰馬和八位在漢中征戰且功勳卓著的蜀漢將軍組成,他們是趙雲、黃忠、魏延、馬超、馬岱、王平、蔣琬、姜維。

定軍山神兵天降雕像。

(馬恆健/圖)

在海拔833米的定軍山主峰,原有一通「古定軍山」石碑,可惜在五十年前被毀,我們看到的為新立之碑。

在視野開闊的主峰四下眺望,其南坡有一個鍋底形的、周長1.5千米的大窪,即三國時稱為「可屯萬兵」的「仰天窪」。

夏侯淵曾在此駐軍,諸葛亮也曾在此設中軍帳,現遺留有諸葛井和飲馬池。

北坡山麓有一大片稱為武侯坪的沃野,是諸葛亮布「八陣圖」、設「督軍壇」的地方,也是黃忠大戰夏侯淵的戰場。

據當地人講,在武侯坪上時常發現扎馬釘和箭鏃。

躑躅在武侯坪上,相信每一位遊人的腦海里,都不約而同地浮現黃忠腰斬夏侯淵那驚心動魄的場面。

黃忠那疾如陣風快如閃電的致命一刀,砍出了他的一世英名,劈出了魏蜀吳鼎立的格局。

事實的確如此。

夏侯淵是曹操麾下的西部戰線最高領導人,死時是征西將軍。

當時,征南將軍曹仁負責南部戰線,負責東部戰線的是夏侯惇。

可以說,夏侯淵是魏國三大方面軍司令之一。

三國時期亡於戰陣的名將不少,如顏良、文丑、張郃、郭淮、典韋等,但若論軍職,夏侯淵無疑是最大牌的一位了。

他的死,令曹操失去漢中,猶如關羽之死令蜀國失去荊州一樣。

一個將領的死亡,改變一方戰略區域的歸屬,在三國時期,應該就只有關羽和夏侯淵了。

自此,漢中逐漸成了蜀漢的北方門戶和北伐曹魏的根據地,三國鼎立的局面也才正式開始。

正因為如此,公元215年的這一場定軍山之戰,為後來的人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藝術創作源泉,中國第一部電影就是《定軍山》。

畢竟年代太久遠了,定軍山上諸葛亮厲兵秣馬以求「興復漢室」的八角琉璃井、飲馬池、八卦督軍台等,只有遺址而無遺物了。

但是,定軍山深遠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足以讓今人與先賢們進行心靈的對話,足以讓今人感知他們的智慧與忠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紀鴻武「漢上泛舟」風雲激盪定軍山

漢中,有著「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荊襄,西控秦隴」的特殊地理位置,自古被兵家視為軍事要地。三國時期,蜀漢把漢中作為兵家必爭之地,兵戎相見,用盡謀略,特別是作為著名古戰場的定軍山,更是在風雲激盪...

古梁州之武侯沔縣

歷史上的古梁州,現轄區域在如今的陝西漢中境內,曾是古代九州之一。今天我來和大家聊聊古梁州之武侯沔縣,沔縣的歷史文化探究要從三國文化開始,它既是三國時期的古戰場,也是三國文化的繼承者和傳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