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武侯墓:揭秘諸葛亮墓葬真實位置之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墓: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那麼諸葛亮死後又葬在何處呢?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社會動盪歷時最久的時期。

由於諸侯並起,群雄逐鹿,戰亂頻繁,這一時期的墓葬具有以下特點:墓葬形式多種多樣,盜墓活動異常猖獗,各種傳說不脛而走。

疑冢和秘葬,就是這一時期出現最多的喪葬形式。

不少名人採取了這種形式。

東晉十六國時的後趙皇帝石勒、石虎死後設置了疑冢,後來有人曾盜掘石氏二陵,結果裡面空空如也。

石勒陵在襄國城西南三十里,名高陵,不築牆,不種樹,立堂皇五間,安攢圖勒大臣像。

又於堂皇東立重陵,虎陵在鄴西北角,既葬鄴中便即其封城,故未有名。

或雲尋被掘,凡此二陵皆為偽葬。

石勒、虎自別葬於深山。

而石勒母親王氏死後,因懼怕政敵來盜毀墳冢,也採取了秘葬的方法。

網絡配圖

南燕皇帝慕容德死後,其出葬方式為「乃夜為十餘棺,分出四門,潛葬山谷」,使後人「竟不知其屍之所在」。

關於秘葬,最神秘的故事莫過於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諸葛孔明了。

相傳諸葛亮因為魏延夜闖營帳,一不小心踹滅了燈盞,延壽之法被破壞,自此一病不起。

彌留之際,他遺書後主劉禪,囑其在他死後,將屍體入棺,由四名士兵抬著向南走,槓斷繩爛之處便是他的葬身之所。

對於這位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的丞相的最後遺言,劉禪豈能不遵?於是他命四個關西壯漢,抬著他的棺一直往南走。

這四個漢子抬了一天一夜後,終於體力不支,但是此時槓未斷,繩也未爛。

四個人密謀議道:「宰相死了,朝廷就派咱哥幾個抬著在這深山老林里轉,連個護送的官差都沒有,咱這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呵,算個球的,就在這裡挖坑埋了拉倒!」於是將諸葛亮的棺就地挖坑掩埋。

回去後,他們報告劉禪,說將丞相棺掩埋於槓斷繩爛之處。

劉禪聽了報告後覺得不對勁,怎麼這麼快就會槓斷繩爛呢?於是將四個人抓起來嚴加審問。

四壯漢經不起皮肉之苦,只好招認。

劉禪大怒之下,以欺君之罪將四人殺死。

但是,四壯漢被殺後,世人就再也不知道諸葛亮的葬地了。

這個故事至此就該結束了。

但是後人為了渲染諸葛亮之機智,認為這一切都在諸葛亮預料之中,因為孔明早已料到,自己死後蜀國必為司馬氏所滅,而蜀國滅亡後司馬氏必來挖他的墳墓,所以他在死後「導演」了這齣戲劇,以保自己死後的安寧。

曹操與孔明,都採取了隱秘的辦法處理後事,但前者被認為是一種「奸詐」,後者則被理解為「機智」,其中的微妙之處,頗值得後人細細玩味。

諸葛亮一生憑靠漢中重振漢業,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英名,但他真正的墓葬在何處,後人至今沒有找到,徒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

陝西南部有個武侯墓,據傳是諸葛亮的長眠之地,他在第五次伐魏失敗後,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蜀漢朝廷按其遺命,將他葬於定軍山(現勉縣定軍山)下。

但這並非真正的墓葬之所。

定軍山下武侯墓旁兩顆高大的桂樹。

史稱「護墓雙桂」,又稱「雙桂流芬」,位於墓的正面,恰像二名護衛守護著諸葛亮的墓。

此樹高19米,直徑1米以上,據傳是諸葛武侯去世之時栽植,距今一千七百多年。

墓的周圍還有柏樹,本來有五十四棵,歷經歲月磨礪,只剩下二十幾棵了。

與曹操、諸葛亮時代相同的皇帝、宰相、文臣武將以及各色官僚、社會名流,其陵墓命運就悲慘得多了,在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戰成不息,民不聊生的歷史轉折時期,散落於各地的陵墓被盜者難以計數,單是名人陵墓就有不少被盜掘。

在成都南郊的武侯祠內,有一座藏在茂林修竹之中的古冢,這就是三國時蜀漢皇帝劉備之墓,名為惠陵。

劉備乃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出身孤貧,白手創業。

但他百折不撓,屢敗屢起,終從一販履織席之士,成為雄踞一方之主,世人皆稱英雄。

所以,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在《蜀先主廟》一詩中不由得感嘆:「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這股英雄之磅礴大氣甚至鎮住了盜墓賊。

據《酉陽雜俎》記載:近有盜發蜀先主墓,見兩人張燈對棋,侍衛十餘。

盜驚懼拜謝。

一人顧曰:「爾飲乎?」乃各飲以一杯,兼乞以玉腰帶數條,命速出。

盜至外,口已漆矣。

帶乃巨蛇氣。

視其穴,已如舊矣。

這個故事顯然有點荒誕不經,但劉備墓被盜,卻是不爭的事實。

三國東吳大帝孫權的哥哥孫策之墓曾遭盜掘。

孫策年輕時,好生了得,人稱「小霸王」。

其死後葬於蘇州城附近。

據宋人著《孫王墓記》載,盜墓賊曾挖開孫策墓,得到了很多的金玉奇器,如銀盂杯、金搔頭等。

後盜墓賊被抓獲,這些寶物全部被一個叫朱勵的人據為己有。

不久,孫策的墓地被廢,變成了官窯。

諸葛亮之兄,東吳一代名臣諸葛瑾墓也在明朝時被盜。

這一事實見於《三岡識略》一書。

書中寫道:吳郡的東關外有封土堆,當地人都傳其為皇墳。

明朝時有一獵戶到關外打獵,見到土堆旁有一個孔穴。

於是當夜便潛了進去。

進去後,他發現裡面有石床石几,上面堆滿了金銀器物。

最奇的是裡面有一寶爐,形狀古樸,色彩鮮艷。

這隻寶爐後來幾經轉手,被當地一富豪購得。

富豪將其置於案上,只見爐內香菸自發,結成五色雲,更奇的是,在雲中還能隱隱約約看到一隻白鶴在其間飛翔。

墓中有一短碑,其上刻的文字表明墓的主人是諸葛瑾。

後來吳郡的官府抓獲獵戶,將寶物全部沒收。

但那隻寶爐卻散失於民間,下落不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墓在哪裡?孔明到底葬身何處?

在三國時期,雖然羅貫中《三國演義》神化了諸葛亮的個人形象,但是直到孔明出現後,劉備才從顛沛流離的狀態中跳脫出來,逐漸有了自己的安身之地。而蜀漢國的建立,無疑是三足鼎立形成的關鍵。由此,三國的歷史...

安易承:千古名相—諸葛亮的墓地風水之謎

千古鬼才諸葛亮憑藉一己之力振興蜀漢,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英名,可他真正的墓葬在何處,無人知曉,徒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今天,安易承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到風水故事中一探究竟,千古奇才究竟葬在何處。

歷史謎團:蜀漢名相諸葛亮墓地之謎

(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

諸葛亮之墓並非武侯祠 諸葛亮之墓無人知曉

諸葛亮在三國時期可謂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和司馬懿可謂是棋逢對手。在諸葛亮將死之際,用了計謀把自己密葬。對密葬是說法有很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諸葛亮之墓還沒被找到,武侯祠並非真正的諸葛亮之墓。武侯祠...

三降將姜維為何能當上諸葛亮的接班人?

對於三國人物姜維,很多人認為蜀漢是敗在他手上了,也因此認為諸葛亮在選接班人是犯了個大錯,因為姜維除了那點點軍事才能外就一無是處了。事實真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姜維除了軍事之外的其它才能——

諸葛亮最後一計:為防司馬掘墓 秘葬自己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社會動盪歷時最久的時期。由於諸侯並起,群雄逐鹿,戰亂頻繁,這一時期的墓葬具有以下特點:墓葬形式多種多樣,盜墓活動異常猖獗,各種傳說不脛而走。疑冢和秘葬,就是這一時期出...

孔明PK曹操,諸葛亮真的在武侯墓里嗎?

病死五丈原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爭奪中原。建興十二年,與魏司馬懿在渭南相抗,病死於五丈原軍中,葬定軍山。但他真正的墓葬在何處,後人至今沒有找到,徒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陝西南部有個武侯墓,在勉縣定...

諸葛亮墓成迷,世上居然沒有一人知曉墓穴方位

諸葛亮是非常聰明機智的人,就算是死也得密葬自己不讓別人發現。所以現在人們說的諸葛亮墓在定軍山;在武侯祠都不對,因為諸葛亮墓誰都不知道在哪兒,成為了一個謎。諸葛亮墓不是武侯祠諸葛孔明採取了隱秘的辦...

諸葛亮為何要遺言秘葬自己?

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社會動盪歷時最久的時期。由於諸侯並起,群雄逐鹿,戰亂頻繁,這一時期的墓葬具有以下特點:墓葬形式多種多樣,盜墓活動異常猖獗,各種傳說不脛……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我國歷史上...

諸葛亮墓葬背後千古謎團

諸葛亮一生憑靠漢中重振漢業,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英名,但他真正的墓葬在何處,後人至今沒有找到,徒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那麼,諸葛亮的慕葬在哪裡沒人知道這是為什麼呢?隨小編一探究竟,為什麼一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