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墓十室九空,但為何諸葛亮墓卻無人去盜,原因無外乎這三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考古學上,對於漢墓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十室九空。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說法呢?這就與漢朝人的喪葬習俗有關了,漢朝人主張厚葬,因此墓葬中陪葬品價值驚人,所以這就使得盜墓賊對漢墓趨之若鶩。

按理說只要盜墓賊能找到的漢墓,幾乎就都被盜過,絕無倖存之理。

但是有一座墓,它就光明正大的坐落在那裡,卻沒有一個人去盜,這是誰的墓?竟能防盜千年。

這座墓是三國時期蜀漢諸葛亮之墓(嚴格來說屬於三國時期的墓葬,但蜀漢繼承的是漢朝衣缽,自稱漢),即武侯墓。

武侯墓坐落在勉縣定軍山腳下,墓園中漢柏古松,清幽古樸,保護的十分的良好,絲毫沒有認為破壞的痕跡,更沒有傳出被盜的痕跡。

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何武侯墓從未被盜?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諸葛亮主張薄葬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一個體察民情的官員,他起於微末,因此他知道百姓的疾苦,因此在他給劉禪的遺折中曾向劉禪要求薄葬自己。

對於此事,《三國志》中是這樣記載的:「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殮以時服,不須器物。

」可見,諸葛亮墓中並沒有什麼寶物和值錢的陪葬品。

而對於只是為了錢財的盜墓賊來說,去盜一個絲毫不能獲利反而可能使自己處於危險狀態的墓(盜墓也是一項危險的職業),這是十分不划算的,這是武侯墓千年為被盜的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武侯墓中機關重重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除了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之外,其還有一個發明家的身份。

他在世時曾發明了很多器具,諸如木牛流馬、孔明燈、諸葛連弩等,是一個大發明家。

更關鍵的是,他的發明還大多與軍事有關,而軍事裝備既可以用來打仗,也可以拿來作為墓穴中的機關。

那些盜墓賊們自認為沒有武侯那種其智似妖的頭腦,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其自然不敢前去盜挖武侯墓了。

第三個原因:武侯墓實為衣冠冢

據說諸葛亮在生前曾就擔心自己的仇敵司馬懿前來掘自己的墓,所以為了未雨綢繆,諸葛亮在為自己選墓方面便下了一番功夫。

據傳諸葛亮死後曾讓劉禪令四位壯漢抬著棺槨向南走,扛爛繩斷之處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劉禪聽後自然秉承他的意願,但是扛爛繩斷豈是那麼容易,那四名壯漢抬了一天一夜之後便饑渴交加,一起偷偷商量將諸葛亮的棺槨隨處埋了,並在埋葬之地做下偽裝讓人發現不了,便回去向劉禪復命。

劉禪雖然扶不起,但他也不傻,嶄新的槓和繩一天一夜便磨斷了,這絕對是在騙傻子。

於是劉禪一怒之下便將這四人殺死,卻忘記了問諸葛亮葬在何地。

就這樣諸葛亮墓再也尋不到了,人們為了寄託哀思,便在定軍山腳下建立了諸葛亮的衣冠冢。

所以武侯墓中並無諸葛亮的屍骨,也沒有驚人的陪葬品,這自然就勾不起盜墓者偷盜的心思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孔明PK曹操,諸葛亮真的在武侯墓里嗎?

病死五丈原諸葛亮曾五次出兵攻魏,爭奪中原。建興十二年,與魏司馬懿在渭南相抗,病死於五丈原軍中,葬定軍山。但他真正的墓葬在何處,後人至今沒有找到,徒留給後人無限的遐想。陝西南部有個武侯墓,在勉縣定...

孔明生前一計,無解兩千年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

諸葛亮之墓並非武侯祠 諸葛亮之墓無人知曉

諸葛亮在三國時期可謂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和司馬懿可謂是棋逢對手。在諸葛亮將死之際,用了計謀把自己密葬。對密葬是說法有很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諸葛亮之墓還沒被找到,武侯祠並非真正的諸葛亮之墓。武侯祠...

歷史謎團:蜀漢名相諸葛亮墓地之謎

(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