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對部屬信任的層次與其事業的興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在漢末建立功業,與曹操、孫權有極大的不同。

曹操與孫權,都擁有強大的家族勢力,而劉備出身貧寒,沒有兄弟和家族勢力可以依賴。

因此,劉備在奪取天下之時,不能像曹操、孫權那樣,重用家族勢力,而只好依賴異姓兄弟和異姓集團成員來創建自己的事業。

不過,劉備對集團成員的信任度,分為不同的層次。

劉備對集團成員的信任的層次,在劉備領有荊州之前表現不太明顯,而在領有荊州、進而占有益州之後,對其部屬的信任層次,就表現出明顯差別。

這種差別,影響了劉備「興復漢室」事業的興衰。

一、劉備對部屬信任的五個層次

劉備對部屬重要成員的信任分為以下五個層次:

第一層次,成員有關羽、張飛,劉備對他們的信任度最高,重用度也最高。

關羽、張飛是最早跟隨他並且跟隨時間最久者。

劉備的早年,創業相當艱難,而關、張二人卻矢志不渝,這種共同的政治經歷,促使劉備極度信任長期跟隨他的部屬成員。

在長期跟隨他的成員之中,關、張二人時間最長,這二人與劉備是親若兄弟,「恩若父子」的關係。

劉備對二人十分重視,而且二人能力過人。

因此,關羽和張飛成為他最為信任的第一層次的成員,也就成為自然。

而劉備也對二人給予最為重要的職務。

在信任的第一層次中,劉備對關羽的重用程度顯然更重於對張飛的重用。

這是因為,關羽在與劉備共同創業的過程中,有過更為輝煌的業績。

尤其在曹操陣營中,曾為曹操打敗袁紹立下了極大的功勞。

劉備入川,留下一幫人員守衛荊州,及後來,劉備手下的重要謀臣龐統不幸而死,劉備身邊缺少人手,只好讓諸葛亮帶兵協助。

此時,劉備決定讓關羽掌握荊州大權。

由此可見,劉備對關羽的重視。

關羽負責一方重鎮,張飛負責另一方重鎮。

除此之外,還沒有其他人掌握有如此重要的軍隊。

附著在第一層次中的,有趙雲和糜竺、糜芳兄弟。

這三人也屬於劉備信任的第一個層次。

但是,劉備對這三人的任用度卻遠非關、張可比。

趙雲屬於較早歸附劉備的重要人物。

但在職位上難與關、張平等,甚至還不如後來的黃忠、魏延升遷得快。

似乎劉備沒有重用趙雲。

事實上,劉備對趙雲相當信任。

而且趙雲救過劉禪,加上性格威嚴,因此,劉備把守護家庭的重任交給了趙雲,如此一來,就不利於趙雲功業的建立。

但由此也說明,劉備把趙雲放在極為重要的地位上。

趙雲長時期處於劉備家臣的地位,只是到了劉備後期,方才有在戰場上大顯身手的機會。

趙雲死後多年,被後主追諡為順平侯。

糜芳、糜竺兄弟二人與劉備具有雙重關係。

一方面,二人是劉備的舅子。

另一方面,二人又是在徐州牧陶謙死後,迎接劉備做徐州刺史的領頭者,且把家產都送給了劉備。

二人的政治才能儘管一般,但是,劉備依然把二人作為最為信任的部屬看待。

劉備占領益州後,以糜竺為左將軍從事中郎。

平定益州後,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

但糜竺能力有限。

劉備只是待之以上賓之禮,卻不給其實權。

但是賞賜優寵,無與倫比。

荊州是劉備興復漢室的一大根據地,劉備讓糜芳擔任南郡的太守,防守江陵,做關羽的副手。

可見劉備對其信任程度之高。

糜芳叛投東吳之後,劉備對糜竺並無任何行為,糜竺因為兄弟投降東吳羞愧而死。

第二層次,成員有諸葛亮、法正。

劉備對他們的信任度很高,但在重用度上,低於第一層次的關、張二人。

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緣於諸葛亮的《隆中對》,從劉備占領成都後進行的賞賜可以看出。

「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諸葛亮在劉備稱帝後,官居丞相之職,法正在劉備稱漢中王時,則官居尚書令。

可惜劉備稱帝前,法正已死,但劉備特加其諡號為翼侯,是為劉備生前唯一獲諡者。

劉備占領成都之後,對部屬進行賞賜,賞賜最多者,僅上述四人。

在四人之中,關、張屬於劉備的嫡系,諸葛、法屬於後來的親信。

為何說劉備對這二人的信任度排在關、張之後呢?這是因為,二人儘管也受到劉備的高度信任,但是,卻屬於謀臣系列,沒有主管軍隊的權力。

而關、張二人卻屬於掌握劉備重要軍事力量的重要官員。

劉備率領部隊入川後,把荊州交給關羽和諸葛亮管理,但大權卻在關羽手中,諸葛亮只是文臣。

第三層次,成員以黃忠、魏延、龐統為代表,劉備對他們的信任度較高,重用度也較高,但明顯低於前兩個層次的重用度。

曹操畫像

劉備重用黃忠與魏延,重在武將方面的努力,以彌補關、張武力的不足。

黃忠為劉表部屬,後歸劉備。

魏延應該早與劉備有關係,劉備入蜀,魏延率領部曲隨之。

這二人均有勇力,可能劉備早與二人有過聯繫,二人對劉備也素有好感,因此,二人先後歸順劉備,很快得到劉備的高度信任。

魏延在劉備稱漢中王之後,被任命為漢中太守,處於抵抗曹操大軍的第一線。

劉備稱帝,拜其為鎮北將軍。

黃忠因斬殺魏名將夏侯淵,被劉備封為征西將軍。

劉備為漢中王,封其為後將軍,與關羽、張飛、馬超同列,關羽為此極為不滿。

龐統起初並不為劉備所重,只是在諸葛亮等人舉薦之後,方受到劉備的重用,劉備入川,龐統以謀臣身份隨之,受到劉備的重用,只是龐統過早陣亡,使劉備失去了提高對他信任層次的機會。

第四層次,成員較多,劉備信任度一般。

這個層次的人員重多,但多不具備核心地位,只是構成劉備集團的有機組成部分。

第五層次,劉備對他們的信任度較低。

成員有馬超等人。

對於像馬超這樣的人,劉備一方面想利用其威震涼州氐羌,為奪取涼州增加砝碼。

劉備為漢中王,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

劉備稱帝,遷其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馬超投降蜀漢未建尺寸之功,劉備卻給以高官厚爵,顯然重在利用其名聲。

但另一方面,劉備又不太信任馬超。

彭羕當馬超面罵劉備,馬超驚懼告發,彭羕被下獄處死。

可見馬超並未受到信任。

章武二年(222年),馬超鬱鬱而終。

劉備為何把信任者分成這樣幾個層次?可從兩個方面分析。

其一,劉備儘管有梟雄之稱,但是用人依然擺脫不了以親為先的思維定式。

從劉備的經歷來看,劉備理所當然地要把關羽、張飛二人當成最為信任的親信對待。

劉備儘管重視諸葛亮的才智,但是,諸葛亮長期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權,只是作為劉備的重要幕僚參與創業的運作。

劉備對成員信任的層次,儘管有根據人的才華的一面,但是,同時存在親疏關係的成分。

與劉備結合越早者,劉備對他們的信任度越高。

其二,劉備畢竟以興復漢室為其人生理想,因此,以才用人就成為劉備信任人才和重用人才的另一個重要尺度。

因此,諸葛亮、法正等人儘管投奔劉備的時間遠不如關、張,依然受到了劉備的高度信任與重用。

二、關羽、張飛、法正三人死後劉備最為信任層次的變化

關羽、張飛、法正死後,劉備信任的層次發生了一些變化。

這主要表現為,劉備最為信任的第一層次的五位成員中,有兩位死去,一位投降東吳,還有一位能力有限。

而且,在劉備信任的第二層次成員中,法正也因病故去。

由此,劉備必須重新排列其信任的成員。

這主要表現為:

一是劉備對諸葛亮地位的提升。

當然,這種層次也在變化之中。

當關羽、張飛二人死後,劉備失去了兩大戰將和最為依賴的對象。

因此,他不能不託付其事業於諸葛亮。

這時諸葛亮成了他最為依賴的力量。

二是對李嚴地位的提升。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李嚴是與諸葛亮比肩的顧命大臣。

可見,劉備對諸葛亮雖然相當信任,但是,並非是把身後的大事交到一人手中。

劉備重用李嚴,重在擴大劉禪即位後的人才隊伍,為劉禪完成興復漢室帝業奠定人才基礎。

不過,劉備臨終安排的政治格局,在劉備死後的北伐戰爭中因李嚴的工作失誤發生了變化。

李嚴退出了政治中心,此後諸葛亮的丞相府成了蜀漢的政治中心。

三、劉備對部屬信任層次的影響

劉備對部屬信任的層次,對其復興漢室的事業影響巨大。

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積極的影響

劉備最為信任的是關羽、張飛二人。

因此,在其事業興起的過程中,二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二人均有國士風範,對劉備忠心耿耿,與劉備出生入死。

而且這二人也可獨擋一面。

得到文臣諸葛亮,劉備便開始有目標地進行興復漢室的具體操作。

此後,劉備又多方搜羅人才,形成了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

儘管劉備集團的人才數量少於曹操、孫權集團,但是,劉備集團的人才忠貞度卻遠高於曹、孫兩大集團。

說明劉備信任人才和重用人才的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劉備事業之興,其信任這些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沒有這些人才的輔助,劉備也就不可能成為三國鼎立中的一足。

二是消極的影響

劉備事業之巨敗,也因為他過於信任其最為親近的關羽,造成關羽「大意」失荊州。

劉備信任關羽,從其借到荊州後的人事安排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劉備安排關羽為襄陽太守,目的很明顯,就是讓關羽有朝一日打下襄陽,把荊州州治移回到襄陽。

劉備這樣安排人事,在於他認為關羽值得信賴。

但是,劉備沒有深刻認識到關羽的缺點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劉備之所以把荊州的守衛之權,交給關羽,在於他信任關羽。

因此,他事業的失敗,是由於他信任的層次決定了的。

在荊州用人上,劉備重用關羽,而又用糜芳做南郡太守,當關羽的副手。

儘管糜芳與劉備有密切的關係,但能力有限,受到關羽輕視。

這也是劉備沒有考慮周到的。

針對關羽的特點,劉備讓其守荊州,也應當給其配備一得力副手,方可彌補其不足。

劉備重用關羽與糜芳,遂造成不可挽救的第一次興復漢室的重大挫折。

諸葛亮畫像

劉備興復漢室事業的第二次重大挫折,是夷陵之敗。

劉備在失去荊州後,希望重新得到荊州,而諸葛亮等人都不能勸阻。

原因在於,其信任的第一個層次的二員虎將,均已死去,其第二層次信任的法正,也已過世。

只有一個諸葛亮存在了。

諸葛亮本是《隆中對》的策略設計者,因此,從內心上講,他是希望劉備奪回荊州的。

諸葛亮在劉備討伐孫權的時候,其態度顯然是處於兩難狀態。

故而,我們認為,劉備夷陵之敗,敗在諸葛亮態度並不明顯,如果諸葛亮堅決地反對,可能不會出現夷陵之敗,或者說,如果諸葛亮不在後方,而是隨劉備前去,也有可能會避免夷陵之敗。

但是,劉備信任的第一個層次的二人均死於非命,信任的第二層次者僅餘下諸葛亮一人,因此,成都的守衛,只能交給諸葛亮了。

這也就決定了諸葛亮不能隨劉備東征。

總之,劉備對其部屬的信任度,一方面具有理性的成分,依照人才的忠誠度與能力高低來決定信任的層次,並對忠誠度高與能力高者給予高度的信任,為其興復漢室的事業奠定了人才基礎。

但是,另一方面又具有感性的成分,表現為極強的個人情感色彩,過度重視私人情感,對關、張二人過度任用,對部分人才如趙雲未給予充分任用,從而又為其興復漢室的事業帶來了嚴重的破壞性後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云為什麼是羅貫中筆下最完美的蜀漢名將!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尊劉抑曹的。我們品讀《演義》,不難發現,劉備所領導的蜀漢集團,寄予著作者的社會理想即理想的君臣關係(明君賢相)、理想的君民關係(民本主義)、理想的良將(忠勇仁...

他是人不是神!蜀國就毀在劉備高看了諸葛亮

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西蜀一隅政治領袖與軍事統帥,自兼益州牧,集軍政、地方大權於一身,數度北伐,勞師無功,病逝五丈原,明知不可而為之,是諸葛亮的悲劇更是蜀漢的悲劇,劉備泉下有知,不可能含笑九泉,只...

關羽對士大夫傲慢為什麼對諸葛亮尊敬有加

關羽這個人「嬌於士大夫」,也就是對一般的官員傲慢無禮。像馬超、黃忠這樣的高級將軍,關羽也照樣看不上眼。這應該是他的一大缺陷,如在他攻打樊城期間,下屬糜芳、士仁(一說傅士仁),因為軍械物資供應稍慢...

《再讀三國》

首先就是他的出身,他的門第。劉備當年自立為漢中王,群臣上表漢獻帝,署名第一位的是平西將軍都亭侯馬超,以下是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等人。要問馬超憑什麼列名第一?就是他出身好,老祖宗乃當年赫赫...

劉備主動放棄荊州北伐應該更可行

劉備取漢中之後,218年前後,主動讓荊州給東吳,把荊州人口物資能轉移的儘量轉移到益州,勵精圖治鞏固益州,把南中和西部少數民族剿撫並用安頓好。與孫權保持密切關係,積極準備北伐。

諸葛亮用的是戰神趙雲 為何讓馬兒跑卻不給吃草

《三國演義》開始時,對於劉備來說,已經建立了以關羽、張飛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將在趙雲迅速加入後已經得其三。然而這個強大的軍事核心組合除了對黃巾軍有不少勝利,在面對董卓、呂布和曹操等軍事集團時...

魏延進不了五虎之列:究竟有什麼深層次原因

【導讀】歷史上,蜀漢並無五虎大將的說法。這是民間後期給予蜀漢五位猛將的稱謂。但在蜀漢當時曾列過四方將軍。但魏延依然未能位列其中。今天我們也可以跟著這篇文章來看看魏延為何無法位列蜀漢武將的第一陣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