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臨朝稱制,外戚、宦官僭越皇權使得王朝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前期,統治者注重經濟發展,恢復生產,以安定社會秩序,統治相對穩定,但是這個朝代很特別,傳了195年的東漢王權,除了明帝和章帝外,其餘的每一代皇帝,幾乎都是幼年繼位,因而每一代開始時,總是由皇太后臨朝稱制。


那麼問題來了?東漢政權僅僅是因為皇太后臨朝稱制才會滅亡嗎?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就來簡單說說。

上面說到皇太后臨朝稱制,因此在那時候外戚、宦官時常僭越皇權,甚至與皇帝相互殘殺,政局動盪,加之對農民剝削嚴重,引起黃巾軍起義,導致東漢政權的滅亡,這裡概括得比較籠統,詳細請看下面:

 第一個原因,是東漢加強中央集權的努力走向了反面,劉秀加強皇權的這種措施,在東漢初年確實起到了明顯的作用,然而,到了東漢中期,卻發生了一種微妙的權力轉移,尚書台職微權重,既擁有實際權力,又便於皇帝控制,而尚書台既然便利於皇帝自己控制,自然也就便利於外戚的控制,自然也就便利於宦官的控制。


不論是外戚,還是宦官,只要加有「平尚書事」、「錄尚書事」的頭銜,就能指揮、控制尚書台,而一旦控制了尚書台,就等於把國家政權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所以說,中央職能部門職微權重的這種安排,給外戚與宦官輪流專權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便利。

第二,東漢時期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是外戚宦官專權的階級基礎,豪強地主的勢力到東漢中期更為發展,他們在經濟上搶占土地,爭奪人口,就必然在政治上爭奪權利。

東漢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將,名門大族,他們是豪強地主上層的代表。

東漢的外戚,主要有「馬、竇、鄧、梁」四大家族。

東漢明帝的馬皇后,是大功臣馬援的女兒;章帝的竇皇后,是大功臣竇融的曾孫女;和帝的鄧皇后,是功臣鄧禹的孫女;順帝的梁皇后,是功臣梁統的後代。

這四大家族,集功臣與外戚於一身,勢力非常強大。

除了馬皇后一門,能夠自我謙抑之外,其餘的幾家,都是專橫跋扈,顯赫一時。

弟三個原因,東漢末年,桓、靈帝在位時,荒淫無道、橫徵暴斂、買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荷,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

190年,董卓之亂又起,自此漢廷大權旁落,而地方豪強擁兵自重,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光武帝劉秀遺留下一個問題,最終導致東漢滅亡

歷數中國的古代歷史,外戚干政屢禁不絕,西漢末年王莽篡漢屬於一個典型,但是光武帝劉秀推翻王莽而建立的東漢,外戚干政的情況依然嚴重,尤其是東漢末年,外戚干政導致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漢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