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五朝宰相 但他做刺客 殺皇帝 學兵法 一生無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秦漢更迭,風雲變幻,英雄崛起,雄霸一天。
張良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出身於貴族世家,祖父張開地,連任韓國三朝宰相。
父親張平,也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
可以說張良一門五朝宰相,家族地位顯赫,無人能比。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家族到了張良這一代,韓國國運逐漸衰落,奸臣當道,忠賢不被重用,再加上秦國的不斷侵擾,韓國逐漸被滅。
韓國的滅亡,對張良的打擊很大。
不僅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祖輩事業的機會,也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國破家亡的仇恨在他心中盤根錯節,揮之不去。
為了能夠報國家之仇,填家園之恨,他用自己的行動來做出反抗。
張良走出家門,長途跋涉,歷盡千難萬阻,來到東方拜見倉海君。
這個滄海君據說是一位君主的號,但究竟何人,我們無法查證,姑且就認為是當時的一位智謀高深的隱士吧。
張良將拜訪目的告知滄海君,滄海君雙手贊同,同他共同制定謀殺行動計劃。
就在這時張良的弟弟去世,張良大仇未報,親人先行離去自然很是悲痛。
他召集他的三百家奴,同天發誓,不滅秦國,誓不為人。
對於親人的去世,他秘不發喪,散盡家奴,分散家資,尋訪能人異士。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張良找到了一位力大過人的勇士。
勇士為張良的豪情壯志而感動,決心以死相報。
張良斥巨資為大力士打制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日夜操練。
同時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的行蹤,決定在東巡的路上截殺始皇。
終於機會來了,秦始皇二十九年,始皇東巡,張良也得到了消息,於是張良命令大力士埋伏巡遊車隊的必經之地——博浪沙。
不過說起始皇的東巡,小編還是忍不住要多說幾句。
始皇曆經千辛萬苦,滅掉六國,對六國的百姓施行暴政,於天下人為敵,仇人自然數不勝數,為何還要這麼高調地外出旅行呢,不好好的修身養性,照顧好自己的後宮佳麗,來回遊盪幹啥呢,這真是做死的節奏啊。
不過始皇文才武略,自然不是吃素的,對待刺客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滴。
不多時,從遠處望去,就看到一行車隊由西邊向博浪沙處行走過來。
看那架勢,皇帝巡遊自然奢華無度,氣勢不凡。
只見車隊前面鳴鑼開道,士兵迅速清場,儀仗周圍十米,護衛嚴密,螞蟻都不得安生。
黑色旌旗儀仗隊走在前面,彩旗護衛隊夾在周圍。
只見車隊兩邊,大小官員前呼後擁,同呼「萬歲」。
見到如此喧鬧,架勢十足,張良確定秦始皇無疑。
但緊接著問題來了,所有車輦全為四駕,到底哪一輛是秦始皇的座駕呢,看得張良眼花繚亂。
古代等級制度極為森嚴,皇帝的座駕規格自是不同尋常。
只看到車隊最中間的那輛車最為豪華,旁邊的隨行護衛也是比其他座駕要許多。
張良料定那車上坐的必是始皇無疑。
站在高處的張良,命令大力士向該車擊去。
大力士也卯足了勁,說時遲那時快,將那隻120斤的大鐵錘向那輛車扔去。
只聽「轟」的一聲,那輛豪華車被擊得粉碎,裡面乘坐的人必死無疑。
車隊一片混亂,護衛迅速展開掩護,並且一小撥的士兵向張良方向奔來。
張良豈能坐等就擒,趁亂鑽入蘆葦叢中,逃離現場。
至於那個史書上沒有留下姓名的大力士,最後是否逃了出來,歷史沒有記載,小編妄以為大力士必死無疑。
因為大力士力量驚人,健壯的體型肯定出賣了一切。
然而,被大力士擊中的只是副車,秦始皇之前曾多次遭遇刺殺,對此早有預防準備,所有車輦全部四駕,時常換乘座駕,張良自然很難判斷哪輛車中是秦始皇。
秦始皇幸免於難,可以燒高香,感謝上蒼了。
但秦始皇對此事十分惱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卻因無從查起,後來竟不了了之。
但博浪沙張良刺秦從此聞名遐邇,為後人深深敬重,不過小編以為那個死去的大力士更被世人緬懷。
張良是個智囊,後來遇到劉邦,幫助進言獻策,為劉邦除掉項羽,定下基業立下汗馬功勞。
這一切還是要感謝一位老人。
這天,張良在橋頭散步,遇到一個穿著粗布短袍的老翁。
這個老翁走到張良的身邊,故意把鞋脫落橋下,然後對著張良傲慢地說道:「小子,下去給老子撿鞋!」
這要換成別人,老頭早就成了短命鬼了。
但張良是個知書達理之人,對於這樣的侮慢,他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慢慢走下橋,取了鞋子交給了老人。
然而這個老人並不見好就收,而是蹺起腳來,命張良給他穿上。
呵,我張良可是楚國貴族,何曾受命於人,更不用說這樣的無理取鬧了。
張良真想揮拳揍他,讓他知道自己的厲害。
但張良也是久歷人間滄桑,飽經漂泊生活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待這樣的行為還是有分寸的。
因而強壓怒火,膝跪於前,小心翼翼地幫老人穿好鞋。
老人非但不謝,反而仰面長笑而去。
張良呆視良久,很是愕然,世上竟有如此傲慢之人,想想也是醉了。
但不一會兒,只見這個已經走出好遠的老人,返回到橋上,對張良讚嘆道:「孺子可教矣。
」並約張良五日後的凌晨再到橋頭相會。
張良問他,到底何事?
老人只說天機不可泄露。
張良不知何意,但還是恭敬地跪地應諾。
五天後,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
誰知老人故意提前來到橋上,此刻已等在橋頭,見張良來到,忿忿地斥責道:「與老人約,為何誤時?五日後再來!」說罷離去。
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老人一步。
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就到橋上等候。
張良也是個直脾氣,非得看一下老人賣的是哪門子乖。
但張良的這顆誠心和隱忍精神還是感動了老人,於是老人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十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十三年後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是老夫。
」說罷,揚長而去。
這位老人就是傳說中隱身岩穴的高士黃石公,被道教納入神譜,亦稱「圮上老人」。
張良驚喜異常,捧書一看,乃《太公兵法》自是喜上眉梢。
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後來追隨劉邦,幫助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幫助呂后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被封為留侯,為後人緬懷。
當然小編認為,這段浪漫帶有神話色彩的傳奇故事,自是不可信,想必司馬遷在為張良立傳時候自己杜撰的。
但張良的英勇無畏、機智謀劃、文韜武略是留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亳州歷史名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是如何煉成的!
在楚漢爭霸中,有爭權奪利,有血雨腥風,也有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這些故事有的發生在亳州,有的是對亳州人經歷的講述。也許這些故事僅僅是傳說無法考證,有的聽起來更像是神話故事,但正是這一個個傳說故事,...
劉邦攻城失敗走投無路,因禍得福半路得到一個奇才,命運就此改變
劉邦被豐沛子弟推為「沛公」以後,就將豐邑交給雍齒駐守,不料雍齒叛變,他回頭攻城。攻城失敗後,豐邑成了劉邦心頭永遠的痛。其實,劉邦根本就不把豐邑放在眼裡。因為豐邑太小了,小得他閉上眼都可以從腳步聲...
張良:從恐怖分子到無雙國師(上)(武廟七十二將系列)
李大嘴 大嘴讀史——史料摘譯——原文: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史記留侯世家》譯文:...
當年張良僱傭的刺殺秦始皇的大力士竟然是韓國人?現在的韓國
張良,韓國人,韓國最早為晉國六卿之一,姬姓,跟周王一個姓。張良家族一直是韓國的大族,囑咐和父親都是韓國的宰相。所以張良本姓姬。韓國還沒滅亡的時候,張良就出生了,長大後也沒有當官。韓國被滅,張良家...
刺秦最接近成功的一次,韓國行刺者完美脫身
秦始皇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而統一六國的戰...
「漢初三傑」之張良,精彩傳奇的一生
「漢初三傑」指的是張良、韓信、蕭何,張良以出色的智謀,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之爭中最終奪得天下。張良出生於貴族世家,祖父開地,連任戰果時期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繼任韓國二期的宰相。到張良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