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落日之孺子可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不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張良也能成為一個宰相,因為他出身於韓國貴族,祖父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

父親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

至張良時代,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國恨家仇使他不能釋懷,他恨透了秦始皇,怎樣才能一解心頭之恨呢?他想到了刺秦,但他這三腳貓的功夫,沒等靠近秦始皇就變成刺蝟了。

他找了個高人商量,考慮到秦始皇喜歡天下巡遊,在路上下手較為方便,最後終於制定好刺殺計劃,他散盡家資,找到一個大力士,打制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約合60公斤),然後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

按照君臣車輦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刺殺目標是六駕馬車。

秦始皇東巡,張良很快獲得情報,巡遊車隊即將到達陽武縣,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埋伏在到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古博浪沙。

不多時,遠遠看到三十六輛車隊由西邊向博浪沙處行走過來,前面鳴鑼開道,緊跟著是馬隊清場,黑色旌旗儀仗隊走在最前面,但所有車輦全為四駕,分不清哪一輛是秦始皇的座駕,只看到車隊最中間的那輛車最豪華。

於是張良指揮大力士向該車擊去。

120斤的大鐵錘一下將乘車者擊斃倒地。

張良一看得手立刻逃離現場。

然而,被大力士擊中的只是副車,秦始皇因N多次遇刺,早有預防準備,所有車輦全部四駕,狡兔三窟時常換乘座駕,張良情報不到位,自然很難判斷哪輛車中是秦始皇。

秦始皇第101次幸免於難,秦始皇十分惱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但技術手段有限,無從查起,張良得以「逍遙法外」。

刺殺不成功,只能四處流浪,一天,張良閒步沂水圯橋頭,遇一穿著粗布短袍的老頭,這個老頭走到張良的身邊時,故意把鞋脫落橋下,差使張良道:「小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愕然,但還是強忍心中的不滿,違心地替他取了上來。

隨後,老頭又蹺起腳來,命張良給他穿上。

此時的張良真想揮拳揍他,但因他已久歷種種磨難,因而強壓怒火,膝跪於前,小心翼翼地幫老人穿好鞋。

老人非但不謝,反而仰面長笑而去。

張良呆視良久,只見那老頭走出里許之地,又返回橋上,對張良讚嘆道:「孺子可教矣。

」並約張良五日後的凌晨再到橋頭相會。

張良不知何意,但還是恭敬地跪地應諾。

五天後,雞鳴時分,張良急匆匆地趕到橋上。

誰知老人故意提前來到橋上,此刻已等在橋頭,見張良來到,忿忿地斥責道:「與老人約,為何誤時?五日後再來!」說罷離去。

結果第二次張良再次晚老人一步。

第三次,張良索性半夜就到橋上等候。

他終於感動了老者,於是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10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13年後再來見我。

」說罷,揚長而去。

這位老人就是傳說中的神秘人物:隱身岩穴的高士黃石公,亦稱「圮上老人」。

張良驚喜異常,捧書一看,乃《素書》是本兵書。

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

緊接著,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湧。

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

兩人一見傾心,張良多次以《素書》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

從此張良一步步奪得了天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刺秦最接近成功的一次,韓國行刺者完美脫身

秦始皇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並奠定中國本土的疆域。而統一六國的戰...

千古謀士——張良

張良(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封為留侯,諡號文成,潁川城父人。張良因暗殺秦始皇失敗,為躲避追查而改其他名字。張良是漢高祖劉邦的謀臣,漢朝的開國元勛之一,與蕭何、韓信同為漢初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