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是一起因「茅」而引發的戰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古時民俗女子贈男子以茅,即有婚姻戀慕之意。
《詩經•邶風•靜女》中的"自牧歸荑,洵美且異",解釋為"遠自郊野贈柔荑,誠然美好又珍異",這個"荑"便指白茅。
古時因對自然了解甚少,因此十分重視對^的祭祀,而茅作為祭神時不可或缺之物,又是給天子的貢品,因此被人附會出更重要的深意,有時甚至成為攻伐的藉口。
春秋時,齊桓公一次與夫人蔡姬在水中划船遊玩,蔡姬習於水性而桓公不會水,蔡姬一時玩得興起,便晃動船身捉弄桓公。
桓公害怕,勸阻她,蔡姬少年心性,並沒有停止,兩人為此竟然大吵了一架。
蔡姬覺得受了委屈,跑回娘家蔡國,向她的父親蔡侯訴苦。
蔡侯一時量窄,又把蔡姬嫁給楚王。
齊桓公對此十分惱怒,認為自己受了奇恥大辱,記恨於心。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第九次大會諸侯,矛頭直指蔡國。
蔡侯懼怕而投降,齊桓公遷怒楚國,率聯軍去攻打。
楚成王大驚,便派大夫屈完去問緣由。
而管彳中為齊桓公提出的楚國第一大重罪即為"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供,無以縮酒,寡人是征"。
譯成白話是:"你們好久沒有進貢包茅,天子因此不能祭神,於是來征討你們。
"
楚成王迫於壓力,只得全國上下搜集好多包茅進貢,才化解了此次兵禍,也等於是間接承認了齊國的霸主地位。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包茅之戰",齊桓公藉此成了春秋時的第一個霸主。
此事於《史記》《左傳》均有記載。
雖然這次戰爭的原因很明顯不只是男女感情問題,楚王不進貢包茅也並非問題的根源所在,一切不過是齊桓公打擊異黨、欲圖稱霸的手段,但管仲那套冠累堂皇的說辭,依然得到包括被責問的楚國在內的諸侯一致認可,還是可以看出包茅在當時的重要之處。
關於齊桓公、管仲利用包茅成事,歷史上還有另一則"菁茅之謀"的故事。
據《管子》書中所言,當時齊桓公在"尊王攘夷"的旗號下,向管仲請教"周天子向諸侯征賦未得響應"的解決辦法,管仲提出讓周天子將包茅的產地看守起來,當周天子要在泰山祭天、梁父山祭地時,可以下沼:"凡隨從天子同祭的諸侯,都必須攜帶一捆包茅作為祭祀之用的勢席,不按照命令行事的不得隨從前往。
諸侯若不隨行即成眾矢之的,所以他們一定會花重金購買包茅的。
〃事後果如管仲之言,天下諸侯都載運著黃金爭先恐後地奔走求購,江淮的包茅價格上漲十倍,一捆可以賣到百金。
所以周天子在朝中僅僅三天,天下的黃金就從四面八方像流水一樣聚來,此後周室七年沒有索取諸侯的貢品,可見當時靠"賣包茅"所聚斂的錢財之多。
以雞毛蒜皮的名義,打的就是你!| 夾敘夾議說東周49
話說齊桓公當北約老大已經幾十年,是時候收拾一下華約老大楚國了。當時的楚成王熊惲,任用令尹子文,勵精圖治,修明國政,同樣有志爭霸中原。聽說齊侯救邢存衛,頌揚之聲一直傳播到自己的勢力範圍荊襄之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