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熟讀幾本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杜甫的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算得上是古今影響力最大的讀書名言之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是《三國志》中一句名言,流傳很廣,此處「見」字讀作「現」,即指熟讀之後,書籍中的許多意思會逐漸呈現出來。

近些年讀到一些毛澤東的讀書故事,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熟讀經典著作的故事。

毛澤東曾經說過,《紅樓夢》要讀過5遍以後才能有發言權,而他看過的《紅樓夢》不同版本竟有20種以上。

《資治通鑑》他讀了17遍,李達的《社會學大綱》他讀了10遍。

過去上學的時候他讀過《昭明文選》,新中國成立後他又讀過好幾次,現存毛批版本有3種。

他讀一些馬列著作和哲學書籍,反覆讀的遍數就更多。

好書宜熟讀,這幾乎是古今中外讀書人比較相同的體會。

古人稱:《文選》爛,秀才半。

即指熟讀《昭明文選》,可以成就半個秀才。

蘇軾的讀書體會則是「故書不厭百回讀」。

古人作詩秘訣:「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說的更是大實話。

我一直記得曹禺關於熟讀名著的一段經驗之談。

早年間,他給文學青年講文學創作課。

全課講完,有聽課的青年作者請教,請他用最簡短的幾句話告訴大家,究竟怎樣才能學會文學創作。

他說:你熟讀一部或者幾部你最喜歡的文學名著,裝在肚子裡,你差不多就會寫作了。

如此說來,熟讀名著,幾乎可以培養出一個像樣的作家來。

熟讀書籍,當然要勤讀、重讀再三。

英國人培根就主張「不多的幾部書則應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

幾年前我在文章中曾經介紹過一個來自美國的讀書故事。

《紐約客》雜誌的電影評論家大衛·丹比,在自己48歲的時候,忽然面對習以為常的生活不安起來。

他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一個只讀新聞和時髦書籍以及各種雜七碎八文章的人。

於是他回到了30年前讀書的哥倫比亞大學,像18歲的大學生一樣,重讀在西方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經典著作。

在重讀這些經典著作的過程中,毫無疑問,他獲得了過去不曾有過的啟悟和心得。

他把重讀經典著作的過程和心得體會寫成了筆記,也記下了如見故人的親切感受,記下了新鮮不已、心動不已、快樂不已的感覺。

後來他把這些讀書筆記結成集子,以《偉大的書》的書名出版,成為一本比較行銷的書籍。

書宜熟讀,但熟讀的一定得是好書。

我們提倡熟讀有價值的書,既可以是通常所說的經典和名著一類的書,也可以是一本或幾本優秀的專業類書,甚至可以是一些高質量的知識普及書籍。

但必須是同類書中的精品。

只主張熟讀,而不問書籍之優劣高下,以至於去熟讀諸如《厚黑學》一類的垃圾書,熟讀許多既無趣又假話連篇的書籍,熟讀內容質量很不可靠的書籍,實在是對自己寶貴生命的糟踐。

熟讀須好書,但一定得是自己喜歡的好書。

這是曹禺傳授寫作奧秘的要點,也是讀書人讀書的基本點。

排除社會功利的目的,作為人生修養的重要手段,讀自己喜歡的書是最基本的要求。

對於自己沒有興趣的書,其書再好我們也難以讀好、讀熟。

在讀書上,哪裡有興趣,哪裡才會有閱讀,哪裡才會有記憶。

當然,興趣可以養成,但需要主客觀的修養和一致。

總之,在選取需要熟讀的書籍時,興趣實在是不可或缺的。

作為一個愛好讀書的人,不妨多讀、泛讀,隨意去讀,但最好能選一本乃至幾本自己喜愛的好書去熟讀,受益必定多多。

一個讀書人,一生熟讀幾本好書,只要下一點決心,總還是能做得到的。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古代名人篇1、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2、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軾3、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李苦禪4、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

這樣為孩子選書,才能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點上方藍字「成長閱讀匯」關注,領取中英文繪本、睡前故事音頻、英文原版分級讀物、phonisc自然拼讀、BBC精美動畫等。進育兒閱讀交流群請加微信beiba66。很多家長曾問起,希望能推薦一些對學...

會閱讀的孩子 成績不會差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閱讀對於培養孩子學習能力至關重要。科學研究發現,培養孩子閱讀,越早越好,且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一個重要的閱讀敏感期——14歲之前的閱讀體驗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