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劉備託孤諸葛亮,是真情實意?還是虛情假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從夷陵慘敗而歸,臥病白帝城,自知命不久矣,召丞相諸葛亮託孤。

一番囑託後,劉備突然說了一番令後人頗覺震撼的話:「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大白話是,如果劉禪還行,你就好好輔佐他,如果實在不行,你就自己當皇帝。

諸葛亮當即涕淚橫流,叩頭流血,表示一定忠於劉氏,竭盡才能,復興漢室。

後來果然悉心輔佐後主劉禪,內修政治,外治武備,南服諸蠻,北伐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千古賢相的典範。

對於這一幕,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

有人認為這是劉備與諸葛亮君臣相知,感人至深;有人則認為劉備在帳後埋伏了刀斧手,一旦諸葛亮有不臣之言立即誅殺,這麼說是故作姿態,逼迫諸葛亮擔保不會篡位。

面對這樣一個死局,諸葛亮卻力圖匡救,他要復興的不僅是漢室之名,更重要的是要復興西漢早期經典的君相體制。

中國進入大一統王朝,從秦開始算,到劉備去世時也就四百多年,積累的統治經驗還很不足,諸葛亮認為憑自己的努力可以讓大一統王朝走出死局。

諸葛亮以丞相兼錄尚書事的身份,一面掌握全部的軍政大權,一面真誠尊奉劉禪為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

對於國事,諸葛亮當仁不讓,內選賢能,外修攻戰,軍政大事皆殫精竭慮,一力當之。

對自己的功過,諸葛亮也嚴格按朝廷制度來獎懲,全無後世權臣能進而不能退的樣子。

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諸葛亮即自劾用人不當,貶官三級,以右將軍行丞相事,第三次北伐獲勝,取得武都、陰平二郡後,才因軍功官復原職。

對於避嫌,諸葛亮則謹小慎微,一切容易讓人誤會的事情都掐滅在萌芽之中。

諸葛亮從沒有把自家子弟安插到要害部門抓權,蜀漢重臣李嚴為了自己升官,曾經勸諸葛亮加九錫,稱王爵,也被諸葛亮嚴辭拒絕。

於是在蜀國,劉禪是經典的皇帝,提供權威來源,根據丞相諸葛亮的績效予以獎懲,不去干涉具體行政,「政由葛氏,祭由寡人」;諸葛亮則是經典的宰相,治政不受皇帝影響,對劉禪偶爾還加以教育,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這與曹操、孫權的體制形成鮮明的對比。

單看曹操的霸府政治,他也像諸葛亮一樣獨攬朝權,軍政大事自己做主,不受漢獻帝干擾。

曹操所乘的馬踐踏麥田,違背自己頒布的軍法時,也曾經有過割發代首的表現,看起來跟諸葛亮一樣賞罰嚴明,不避自身。

但同時,曹操把軍權全部掌握在曹姓、夏侯姓親黨手中,漢獻帝的宿衛兵士也全由曹氏親黨統帥,對漢獻帝形同拘禁。

後期為了進位魏公、魏王,將有反對之意的荀彧、崔琰等名士迫害至死,就與諸葛亮大異其趣了。

曹操雖有雄才,卻殘忍好殺,他的很多作為樹立了不少仇家,害怕失權後被清算,所以必須把權位傳給子孫,必須進行謀朝篡位的準備。

諸葛亮則用法均平,人格偉岸,讓人心服口服,不怕被清算,可以做他的經典宰相。

因為曹操的這種心術,其子孫曹丕、曹睿當皇帝以後,大力加強皇權,削弱宰相的權力。

這只能引起大臣和宰相的不滿,引發新的一輪司馬氏的權臣當政。

東吳的君相制度,也呈現得跟諸葛亮類似。

孫策臨死時,也對張昭說過類似於劉備託孤的話,「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孫權少年即位,權威不足,長期將軍政全權委任給張昭、周瑜等名臣良將。

到孫權建年號後,為了得到江東大族的支持,任命江東大族顧雍、陸遜為丞相。

表面上看,東吳的丞相權力也達到了諸葛亮的水平,孫權在很多事情上都派秘書去問丞相顧雍是否可行,根據顧雍是否留飯來判斷事情是否可行,甚至還把印信留在丞相陸遜處,給諸葛亮的文書有不妥的地方就讓陸遜改了直接蓋章送過去。

隨著孫權年歲漸長,威望漸增,他也不甘寂寞,開始不斷製造事端,打擊江東士族,最終利用廢立太子的二宮之爭,將江東大族或殺或流,趕出朝堂,把權力集中到自己和孫氏宗親的手上。

孫權死後,孫氏親族孫峻、孫綝等成為宰相,東吳的朝政淪為宮斗,孫氏宗族進入了無休止的自相殘殺。

三國政權(包含政權的奠基階段)的黃金時代,都曾不同程度出現過經典的君相體制,皇帝和宰相的職能不相混淆,相輔相成,各得其所。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期,掃滅包括袁紹在內的諸多強敵,統一北方;蜀漢諸葛亮當政時,政通人和,國力最弱的蜀漢竟能連年猛攻曹魏,而且頗有戰果;孫權以一缺乏根基的地方土豪,卻能夠擊敗曹操、劉備,虎踞江東。

但是,這種經典的君相制度,只有蜀漢堅持得最久。

蜀漢既沒有以臣犯君、謀朝篡位,也沒有君要臣死、兔死狗烹,故雖然國小力弱,其政治卻較晚才開始混亂。

這一切,不能不說是諸葛亮的深謀遠慮和身後遺澤,也不能不說經典的君相體制,其設計思路確實有其可取性,在理想狀況下可以發揮很積極的作用。

諸葛亮雄心萬丈,試圖復興經典的君相體制,帶領大一統王朝走出死局,絕不能容忍人亡政息。

他生前未雨綢繆,進行了若干安排,以保證死後這種體制還能運轉下去。

但是,他的安排真的能夠長久嗎?

諸葛亮生前為了體制能夠長久,悉心培養了一批人才,臨終時指定由蔣琬接替自己執政,蔣琬臨終又有意讓費禕接替自己的職位,後主劉禪一一聽從。

蔣琬、費禕經常統兵在外,不在朝堂,國政方面,劉禪也都先諮詢他們,然後施行。

可以說,蔣琬和費禕延續了諸葛亮時期的經典君相體制。

更重要的一個人是董允。

諸葛亮覺得劉禪年紀尚輕,有時候可能難以分辨是非,為免劉禪被宦官誤導,特別挑選費禕、董允等有識之士擔任侍中、侍郎等宮中官職,掌管宮中之事。

後來費禕被調去主管外交,對劉禪的規勸和教育工作由董允一人掌管,劉禪想擴充後宮、想重用宦官黃皓,都被董允阻止。

蔣琬主政時,費禕擔任尚書令,在宮中給蔣琬支持;費禕主政後,董允又兼任尚書令,在宮中給費禕支持,真正實現了「宮中府中,俱為一體」,大臣當政,皇帝垂拱。

劉禪自己對這個局面滿意嗎?答案是否定的。

劉禪年輕時面對一群老臣,他可能還樂得不操心,少打交道。

但隨著年歲漸長,身為皇帝卻不能一言九鼎,他回想大漢的孝武皇帝、光武皇帝何等威風,又怎麼可能沒有想法。

諸葛亮一死,劉禪就開始對經典的君相體制動手,他拒絕為諸葛亮立廟,以免宰相形象被神化。

他實在擋不住群臣壓力,才在遠離政治中心的沔陽為諸葛亮立廟,但堅決不在成都立廟。

同時,劉禪不再設立地位崇高的丞相一職,而是將行政大權分割為兩部分,讓蔣琬擔任大將軍錄尚書事,費禕擔任尚書令;蔣琬病重,又讓費禕擔任大將軍錄尚書事,董允擔任尚書令,還讓姜維跟費禕共錄尚書事以分其權。

劉禪還在一段時間內不讓蔣琬、費禕開府自選屬官,削弱他們對朝政的控制力。

劉禪試圖通過對尚書令的控制,來削弱相權,但費禕、董允都是諸葛亮路線的擁護者,沒有因此成為劉禪手中之刀,諸葛亮苦心孤詣建立的體制依然得以保全。

但是,轉機總會到來。

246年,董允病故,數年後,費禕看好的陳祗接任侍中,後來又擔任尚書令。

陳祗沒有延續費禕的做法,反而諂事劉禪,縱容黃皓,成為皇權的奴僕。

劉禪得以染指實權,因此對陳祗深為感激。

陳祗死後,劉禪痛哭流涕,對陳祗的感情甚至超過諸葛亮。

253年,費禕被魏國降將郭修刺殺,劉禪讓姜維接任大將軍錄尚書事。

姜維身為降將,在政壇沒有根基,而且也不長於政務。

尚書令陳祗通過支持姜維北伐,換取了姜維對政治的放手,政治大權從宰相、三公那裡轉移到尚書令手上。

擔任尚書令的人不再是骨鯁之士,一味迎合皇帝,蜀漢皇權大漲,經典的君相體制蕩然無存。

此時,距離蜀漢亡國已不到十年。

劉禪權威大振以後,對董允恨得咬牙切齒,認為自己以前聽他的話簡直是自輕自賤。

皇帝的代言人——宦官黃皓則開始弄權,黨同伐異,作威作福,搞得朝堂烏煙瘴氣,蜀漢政治開始急劇腐敗。

連名義上的宰相姜維也被黃皓逼得遠走沓中屯田避禍,在曹魏大舉攻蜀時回援不及,丟失漢中,是蜀漢滅亡的重要原因。

再回顧劉備託孤。

劉備背後有一個荊州集團,稱帝時間不久,在集團中的合法性積累不足,劉禪又還不到二十歲,難以應付錯綜複雜的局面,一個不慎就會導致整個集團分崩離析,劉家的下場會非常不妙。

他從一個漢武帝式的皇帝的視角著眼,認為必要時寧願讓諸葛亮以皇帝的名分掌握實權,應對危局,給劉家留一條活路。


諸葛亮亦非一味的愚忠,而是從經典的君相體制中得到靈感,他不打算重新積累合法性,而是想憑藉劉備已經積累的合法性來統治蜀漢,掌握實權,應對危局。

並且憑一己之力,將大一統帝國帶出死局和泥潭。

君臣二人間,想必有史書未曾記錄的另一番密語。

最終,劉備理解了諸葛亮的意思,命令劉禪父事諸葛亮,諸葛亮也得以大展拳腳,重建了理想中的制度,劉備與諸葛亮不愧為千古君臣相知的典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的擇官標準

諸葛亮以其隆中對預見天下三分,顯示其大才;以其鞠躬盡瘁盡忠蜀漢,顯示其大德。其人如此,其擇官標準也已德才兼備為準則。諸葛亮在《十六策》中指出:「治國之道,務在舉賢。若夫國危不治,民不安居,此失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