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建黨95周年特別篇之重溫黨史(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6-06-16 政工科 黑龍江省東京城林區人民檢察院公眾號

中國共產黨黨史建國後1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時期(49,10——56.12)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有步驟地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時期,分二個階段。

建國後的頭三年是第一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徹底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新民主主義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恢復國民經濟,發展生產,為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全面的社會主義改造準備條件。

在這個階段,除繼續肅清國民黨殘餘勢力和土匪,鎮壓反革命分子外,在農村擴大新解放區實行土地革命;在老區開始組織互助合作;在城市沒收官僚資本,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利用限制,開始實行國家資本主義。

同時,勝利地完成了各項社會改革任務,開展了「三反」、「五反」運動,即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和反對不法資本家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資財,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

進行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和鎮壓反革命運動。

一九五二年底,在國民經濟不僅已經達到而且在許多方面已超過歷史最高水平的基礎上,我黨中央又及時地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這就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總路線指明了從新民主主義轉變到社會主義的具體途經和步驟,創立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1952年——1956年是第二階段。

黨的主要任務是:逐步實現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基本完成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導下,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開展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大規模經濟建設;對農業、手工業通過合作化的道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經過了一系列由低到高的過渡形式,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到1956年,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從而順利地實現了我國社會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偉大轉變。

1956年9月召開的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及時地為新時期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八大前的七屆四中全會,還粉碎了高崗,饒瀨石反黨篡權的陰謀。

2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57.1——66.4)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

由於我黨對迅速到來的社會主義社會和全面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思想上、理論上缺乏充分的準備,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中,主觀指導上發生了失誤,歷史發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

但是,從總體上看,這個時期黨的指導方針在大部分時間裡基本上是正確的;社會主義建設雖然遭到嚴重的挫折,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黨積累了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培養和鍛鍊了大批經濟文化建設人才。

這是我黨工作的主導方面。

這十年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957年是第一階段。

由於執行了八大的正確方針,黨把主要精力放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大勝利。

(由於對1957年春夏之交的國內政治形勢作了不切實際的估量,過分誇大敵情,在全國開展了群眾性的政治運動,以致反右派鬥爭被嚴重擴大化了。

反右派後,黨內的「左」傾情緒開始發展了。

)雖然在反右派鬥爭中發生了嚴重的擴大化失誤,但還是屬於局部性質的。

1958年到1960年秋,是第二階段,這個時期我們稱它為「五統年」。

黨在指導方針上發生嚴重的「左」傾錯誤,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的公社化運動。

稍後,黨開始糾正已經覺察到的錯誤。

1959年第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召開,選舉劉少奇為國家主席。

同時,陳雲向黨中央毛澤東建議降低計劃指標。

7月,黨中央在廬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

會議原定的議題是總結經驗,糾正「左」傾錯誤,但在整個過程將要結束時,仍沒有能提出切合實際的糾「左」方案,從蘇聯訪問剛回國參加廬山會議的彭德懷,根據全國農村現實情況,向毛澤東寫了一封建議信,這封信肯定1958年的成績後,尖銳地指出「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並提出了中肯的批評意見。

這封信大大地觸犯了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和在群眾中至高無上的權威。

以致使整個會議的形勢急轉直下,把「左」轉為反右,錯誤地開展對「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鬥爭。

這場鬥爭,給黨的事業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致使「左」的錯誤更加發展起來。

再加上1960年後,中蘇關係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中共對蘇共的帳務全部需清還,國內自然災害又嚴重,以致出現了三年嚴重經濟困難的局面。

第三階段是1960年冬到1966年春。

黨中央和毛澤東開始糾正「左」的錯誤,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61年8月八屆全會)。

這是一次重要的轉變。

到1965年底,經濟調整任務勝利完成,國民經濟又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但是,「左」的錯誤在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上未能徹底糾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還有發展,終於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3「文化大革命」時期(66年5月——76年10月)

「文化大革命」時期是黨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

其主要特點是,全局性的「左」傾嚴重錯始終占支配地位。

這一方面,是1957年以來,黨內關於社會主義社會階級鬥爭問題上的「左」傾思潮惡性發展的結果。

另一方面,主要是毛澤東對當時的國內,國際形勢分析的錯誤。

再加上預感到自己的權威與地位的受到威脅。

他認為:一大批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已經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和文化領域的各界裡,相當大的,一個多數的單位的領導權,已經不在馬克思主義者和人民群眾手裡。

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在中央形成了一個資產階級司全部,它有一條修正主義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在各省、市、自治區和中央各部門都有代理人。

他由此得出結論:過去的各種鬥爭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實行「文化大革命」,公開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發動了廣大群眾來揭發上述的陰暗面,才能把被走資派篡奪的權力重新奪回來。

另外,加上林彪、江青、康生這些野心家又別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長了這些錯誤。

就導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發動。

文革時期的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1966年5月黨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發動開始發動「文化大革命」到1969年4月黨的九大。

這一段,基本上是按照毛澤東的部署,炮打所謂的「劉少奇資產階級司令部」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以毛澤東8月15日在中南貼出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掀起了高潮。

毛澤東的大字報的內容為:「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宗報和人民日報評論員的評論,寫得何等好啊!請同志們重讀一遍這張大字報和這個評論。

可是50多天裡,從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領導同志,卻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實行資產階級專政,將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圍剿革命派,壓制不同意見,實行白色恐怖,自以為得意,長資產階級威風,滅無產階級的志氣,又何其毒也!聯繫到1962年的右傾和1964年形「左」而實「右」的錯誤傾向,豈不是可以發人深醒嗎」

文化大革命進行了全面奪權,進行了所謂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政治大革命。

首當其衝的是劉少奇,繼之為鄧小平。

第二階段是從「九大」以後到1973年8月黨的十大。

黨的九大把林彪作為毛主席的接班人寫進黨章。

成為法定的接班人,加強了林彪反革命集團陰謀奪取黨和國家的最高權力;在其時,由於林彪體質偏弱,毛澤東健康情況良好,於是為了奪取最高的權力,便發動了反革命的武裝政變。

在這一階段,一大批黨和國家領導人慘遭批鬥、打擊,一大批知識分子挨整,全國各地都建立了革委會。

全國「斗」、「批」、「改」運動普遍掀起。

「九一三」(71年)事變後,林彪的反革命政變陰謀徹底破產,圍繞批林整風,在黨內又發生了分歧和鬥爭。

第三階段是從十大以後到一九七六年十月。

毛澤東先是批准江青等人提出的「批林批孔」,當發觀江青等人藉機進行篡權活動以後,又對他們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宣布他們是「四人幫」。

一九七五年周恩來病重,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對各方面進行整頓,使形勢有了明顯好轉。

但接著又發生了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全國再度陷入混亂。

江青反革命集團乘機進行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陰謀活動。

經過曲折複雜的鬥爭,在華國鋒,葉釗英,李先念等一大批老革命家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取得了十月的勝利,打倒了江青「四人幫」,從而結來了長達十年之久的內亂。

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黨內的最高領導者發動的,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所利用的,給黨和人民事業帶來深重災難的一場內亂。

4歷史的偉大一轉折時期

從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到一九八二年九月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六年,是我黨領導人民大力進行撥亂反正,重新確立和發展黨的馬克思主義路線的六年,是勝利實現歷史性偉大轉變,在各條戰線的實際工作中取得撥亂反正重大成就的6年,是逐步探索和找到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六年。

這六年的歷史可分為兩個階段:

前兩年為第一階段。

由於我們黨對全面清理「左」傾錯誤的思想準備還很不夠,也由於當時擔任黨中央主席 的華國鋒同志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繼續犯「左」的錯誤,使得黨在指導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始終徘徊不前的局面。

從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2年9月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為第二階段。

三中全會從根本上衝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開始了歷史的偉大轉折。

(就是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了經濟建設上來)。

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從指導思想上完成了撥亂反正的歷史任務。

黨的十二大總結了六年來,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各條戰線撥亂反正所取得的偉大勝利。

分析了我國政治和經濟形勢,提出了全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宏偉綱領和方針任務,闡明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

從此,中國政治、經濟發生了偉大的歷史性的轉變,工農業穩速發展,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高,全國人民向小康型社會邁進。

免責聲明:本圖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煩請留言,將在24小時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胡長栓:毛澤東的文化理論及其內在邏輯

[內容提要]毛澤東文化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形成並發展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是馬克思主義有關文化理論在中國的發展,反映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

王明晚年客居他鄉:不鬥倒毛澤東,絕不回故鄉

進入人生暮年,王明客居他鄉。這期間,世界上各種政治力量出現分化和改組,局勢動盪不安。中國社會偏離正常的軌道,政治運動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王明抓住毛澤東的失誤大做文章,充滿了奇談怪論。他強撐病...

文革早被十一屆六中全會徹底否定(歷史重溫)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一致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