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經典故事——田單復國
文章推薦指數: 83 %
背景
公元前314年,燕國公子子之發動叛亂,當時身為燕國太子的燕昭王與將軍市被攻打子之,雙方混戰數月,齊宣王見有機可乘就趁機發動攻擊,攻占燕都薊,斬殺子之和燕王噲,企圖滅燕。
但後來齊軍被逼撤退。
齊宣王死後,齊愍王即位。
公元前286年,齊愍王發兵滅宋國,不可一世,被其餘六國讎視。
前285年,秦王派蒙武率軍攻打齊國,攻占了九座城市。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為了報殺父之仇,以樂毅為將,聯合趙、楚、韓、魏四國攻齊,於濟西大破齊軍,斬殺齊將韓聶。
樂毅出兵攻占齊都臨淄,半年內接連攻下齊國七十餘城,僅剩莒和即墨兩座孤城未能攻克。
此時楚國又出兵,名為援助,實為趁火打劫,楚將殺死齊愍王,即墨守將出戰陣亡,齊國危在旦夕。
田單其人
田單,生卒年不詳,臨淄人,齊王的遠房親戚,齊愍王在位時,田單在齊國都城臨淄做管理市場的小官,並不受重用。
後來,到燕國派遣大將樂毅攻破齊國,齊愍王從都城逃跑,退守莒城。
在燕國軍隊長驅直入征討齊國之時,田單也離開都城,逃到安平。
田單在安平率族人以鐵皮護車軸逃至即墨,被即墨百姓推舉為守將。
即墨全城軍民由田單率領抵抗,雙方交戰五年。
樂毅強攻不克,改採包圍策略。
反間計
田單利用兩軍相持的時機,集結7000餘士卒,加以整頓﹑擴充,並增修城壘,加強防務。
他和軍民同甘共苦,編織草器,執鍬勞作,親自巡視城防。
把妻妾族人編入行伍,把自己的飲食分給士卒,深得軍民信任。
田單在穩定內部的同時,為除掉最難對付的敵手樂毅,又派人入燕行離間計,詐稱樂毅名為攻齊,實為在齊國稱王,故意緩攻即墨,若燕國另派主將,即墨指日可下。
燕昭王之子燕惠王在當太子時就與樂毅不和,果然中計,派騎劫取代樂毅為燕軍統帥。
樂毅只好投奔趙國。
火牛陣
田單向燕軍詐降,使之麻痹,又於夜間用牛千餘頭,牛角上榜上兵刃,尾上繫上澆油的蘆葦,用火點燃,牛尾起火,牛受到驚嚇後猛烈沖向燕軍。
田單以五千勇士隨後衝殺,大敗燕軍,殺死騎劫。
燕軍紛亂,潰散逃命,齊軍緊緊追擊潰逃的敵軍,所經過的城鎮都背叛燕軍,歸順田單。
田單的兵力也日益增多,乘著戰勝的軍威,一路追擊。
燕軍倉皇而逃,戰鬥力一天天減弱,一直退到了黃河邊上,原來齊國的七十多座城池又都被收復,齊國重新復國。
田單到莒城迎接齊愍王兒子,是為齊襄王。
齊襄王回到國都臨淄即位。
為了表彰田單的功勳,齊襄王封田單為安平君,又讓他做齊國相國。
田單大擺火牛陣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以弱勝強、扭轉乾坤的經典戰例,被後世史家津津樂道。
5國聯軍破齊,只剩下2座城,此人一戰破敵,收復全國
在周赧王三十一年間,燕昭王將樂毅封為上將軍,並統率燕、韓、趙、魏、秦五國的兵將一起攻打齊國,以雪洗齊國乘燕國大亂打敗燕國的前恥之辱。當時,齊閔王因為兵力薄弱而放棄齊國都城逃亡到莒城拒守,而田單當...
龍凱鋒:在莒和即墨之戰中,燕將樂毅滅齊國為何功虧一簣?
研究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國家之間因戰爭而強大,也因戰爭而衰落,甚至因戰爭而滅亡。所以,軍事力量成為一個諸侯國是否強大,是否持久的重要指標。當然,軍事力量雖然強大,但也要諸...
燕齊恩怨之二:樂毅伐齊,田單復國
齊湣王繼承了齊威王和齊宣王攢下的家業,目中無人,妄自尊大,對內不尊重大臣,對外作風霸道,曾經和秦國一起稱帝,秦稱西帝、齊稱東帝。在孟嘗君的勸諫下,齊湣王才放棄帝號。但是公元前286年的滅宋行為,...
向古人學習謀略之戰國樂毅、田單
樂毅,中山國人,自幼好習兵法,賢而有志,先仕於趙國,後投奔魏國。出使燕國時,樂毅感於燕昭王以禮相待,便留在了燕國,被奉為亞卿。樂毅治燕二十餘年,使燕國富國強兵,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歷史上將其與管仲...
田單大擺火牛陣 田單火牛陣成功的秘訣
田單大擺火牛陣,田單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說起他的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大擺火牛陣,這是在齊國危亡之際,田單堅守即墨,用火牛陣打敗燕軍的故事,這是非常經典的戰役,憑此他收復了七十餘城,被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