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的文化特質到底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許昌,是一個神奇而充滿魅力的地方,曾經有兩個偉大人物的命運與這裡交織錯綜、息息相關。

一個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魏帝國的締造者曹操;一個是忠義絕倫、備受後人推崇的一代「武聖」關羽。

諳熟三國這段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曹操造就了許昌,許昌成就了關羽。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

1800年前的東漢末年,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天災人禍,民不聊生。

當此際也,雄才大略的曹操,順天應時,把名存實亡的漢獻帝和東漢朝廷迎接到許昌,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優勢,從此拉開了三國風雲激盪、波瀾壯闊的歷史大幕。

許昌成為三國「演義」的主戰場,也作為三國歷史進程的起點和終點,被載入史冊。

曹操雄踞許昌25年,外定武功,內興文學,治軍理民,屯田積穀,廣攬人才,東征西討,克平群雄,制衡吳蜀,為最終實現「三分歸一統」的皇圖霸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曹操麾下,謀臣如雲,良將如林,文有以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等五大謀士為代表的智謀之士,武有以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等「五子良將」為代表的忠勇之才。

他們追隨曹操,或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或披堅執銳、征戰四方,各展奇才,煥發異彩,都不愧為時代的英雄。

迨至曹丕代漢稱帝,天下三分,因魏基昌於許,遂改許縣為許昌,同時將許昌定為魏國「五都」之一,許昌由此得名,漢魏故都就此成為許昌一張響亮的歷史名片。

威風齊日月,名譽振乾坤。

說三國,話許昌,關羽和曹操一樣,值得大書特書。

一代「武聖」關羽以他的忠義神勇在許昌留下了濃墨重彩,關公的故事在許昌乃至全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在中國歷史上,沒有第二個武將能與關羽相提並論,從土山之約進曹營,到身在曹營心在漢;從斬顏良誅文丑勇冠三軍,到上馬金下馬銀封侯拜將;在許都侍二嫂兩院英風,華容道釋曹操義薄雲天;灞陵辭曹歸心似箭,千里走單騎英名流傳……

關羽死後,備受官方和民間的推崇,漸漸成為中國的一種文化符號。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樣:「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

關羽的故事,已經遠遠超越歷史真實的局限,成為一種文化,不斷被演繹傳播,影響深遠。

忠義神勇是關公文化的核心、精髓和魅力所在,是曹操和許昌成就了關羽的蓋世英名,關羽為許昌大地平添了諸多魅力。

許昌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風景名勝甚多,春秋樓、灞陵橋、射鹿台、王允墓、運糧河……這些三國遺蹟遺址,或與三國史實有關,或與三國人物有關,或與三國傳聞有關,都在向世人默默講述著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

所以,郭沫若先生曾詩云:「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

許昌三國和曹魏文化底蘊積澱豐厚,以「三曹七子」為代表的文人群體創造的慷慨悲涼、剛健沉雄的「建安風骨」,使「建安文學」掀開了中國文學史的新篇章,許昌也成為中國在三國時代的文化中心。

以三國文化為題材的成語、典故俯拾皆是、耳熟能詳,其中尤以曹操和關羽為主人翁的典故更具文化魅力,割發代首、望梅止渴、青梅煮酒、掛印封金、灞陵辭曹、過五關斬六將等著名三國故事,令曹操和關羽的形象更加立體豐滿。

文化是一個地方的軟實力。

許昌的文化特質就是曹魏文化,這是我們的文化寶藏,也是我們的精神和力量源泉。

什麼是曹魏文化的內涵?答案在歷史裡,也在現實中。

那就是:

建功立業、奮發有為、百折不回的積極進取精神。

崇尚信義、注重氣節、懲惡揚善的公共道德精神。

勇敢機智、文韜武略、視死如歸的崇智尚勇精神。

唯才是舉、思賢若渴、知人善任的人才興邦精神。

齊家治國、多難興邦、人心思安的和諧發展精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三國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英雄史。

品讀許昌,歷史文化總是那麼大氣磅礴、慷慨激越,看得見金戈鐵馬,說起來盪氣迴腸。

歲月漫漫,江天寥廓;斗轉星移,滄海桑田。

如今,鼓角爭鳴雖不復在耳,英雄的腳步已然遠去,但英雄的精神會永遠激勵著我們,不忘初心,不屈不撓,昂揚奮進,砥礪前行。

今日的許昌,正在新時代的征程上揚帆起航,一個全新而厚重的許昌「曹魏古城」正呈現於世人眼前,成為許昌的一顆璀璨明珠,吸引四海佳朋、八方來賓。

三國風雲起許昌,曹魏文化盈古城。

正如余秋雨先生說的:「許昌是曹操生命現場所在地,也是曹魏文化生命現場所在地,許昌是個大地方,曹魏文化是大文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