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多被稱頌,曹操多背罵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榮幸,能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劉備更多地是被稱頌,而曹操更多是在背罵名。

關於這個問題,拋開一些淺而易見的講法,比如個人行為,兩宋後魏蜀正統觀念的轉變等等,而從大歷史的角度來說,我想我的回答是:

因為在歷史上,曹操比劉備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歷史先於意識而發生

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前進的步伐,總是要先於人的意識而發生的。

我贊同這種觀點:看歷史,不能以朝代來劃分,而是應該以時代來劃分。

而一個時代的來臨與結束,雖然是在幾個關鍵點上,因為一個人或一群人的推動而有了突然的變化,但實際上這個進程早已經在醞釀,並且有所徵兆。

有人將中國歷史,分為幾個時代:第一個大分裂時期——春秋戰國,第一個大統一時期——秦漢;第二個大分裂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第二個大統一時期——隋唐;第三個大分裂時期——五代兩宋,第三個大統一時期——元明清。

因亂而治,故大分裂後必有大統一;而不破不立,歷史要發展,新事物要產生、成長,並且最終取代消滅舊事物。

這一個新舊交替的過程往往並不溫和,歷史的進展雖然有一個大的方向,但處於歷史中的人,總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這一進程往往會因缺乏有效的秩序而產生動亂,歷史也因而進入大分裂時期。

普通大眾的心理,總是更願意因循成規,墨守舊序的。

所以於這些變化處,往往是抗拒心理多,而順應心理少。

三國時期,是秦漢四百餘年大統一時期的終結,也是兩晉南北朝三百餘年大分裂時期的開端。

曹操正是站在這個終結與開端的關鍵點上的人,他與兒子曹丕,終結了煌煌大漢,可是並沒有立刻帶來一個與大漢能夠同樣穩定有序的新時代。

其後數百年,兵燹迭起,民不聊生。

所以漢朝雖早已到了覆滅的地步,但時人的認識卻並不及此,人們不可避免地有這樣的心理:因為作為帝國丞相的曹氏的篡逆,才帶來了亂世,人心思漢,而劉備正好是帝室之胄,又一直汲汲大打「復興漢室」的旗號,所以多得同情。

二、秦漢帝國輝煌的終結

圖片來自網絡

春秋戰國以降,「統一」早已經是大勢所趨,始皇帝「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宇內,奠定了如今中國版圖的雛形。

然而「統一」雖是大趨勢,但在這個進程中,依然有著分裂的反彈力,再加上大秦政府過度使用民力,更加劇了這一反彈力度,於是始皇帝一死,天下重新大亂。

可畢竟「統一」已是時代潮流,平民出生的劉邦,在短短几年裡,就枚平各方分裂勢力,建立了大漢王朝。

後來雖然經過王莽的腰斬,但大漢國祚,基本可以看做是延續的,四百餘年間,有著極其輝煌的文治武功。

東漢末世,在內,政府因外戚與宦官的長期內耗,政治秩序很不穩定;對外,長期陷入平定羌亂的泥淖中,以致財政瀕臨破產,東漢桓帝、靈帝不得不賣官鬻爵,以補充國家收入。

西晉時期,劉毅批評晉武帝司馬炎的話:「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雖然不能看做是對東漢桓靈兩個皇帝的誇獎,但可以作為東漢財政危機的佐證。

而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支撐著政府運轉的的人才察舉制度,到此時,也已經腐朽舞弊,「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人才察舉制度舞弊的同時,士族門閥也因之開始成長。

東漢時期開始,所謂「累世經學」對儒家經典的研習解讀,成為一些高門氏族的專利,於是有「學閥」形成,學而優則仕,於是又有「累世公卿」。

而身在門閥中的士子,不但要謀求國家利益,更多還要謀求家族利益,甚至後者要在前者之上,所以分裂的種子,早已隨著門閥的形成而埋下,並已發芽。

外戚、宦官與士族,構成了東漢政府鼎足的三方勢力。

外戚與宦官是皇室的親貴,士族則撐起了政府架構。

士子能夠獲得的最高職位,如「三公」等,在東漢更是一個榮譽頭銜,東漢政府內廷的實權,是輪流被外戚與宦官掌握的。

而外戚與宦官的長期爭鬥,使得皇室已幾斤崩潰,最後屠夫出身的何進,才能蹩腳,導致外戚勢力和宦官勢力同日顛覆,鼎足亡其二,唯一剩下的士族,其本身就具有分裂特色。

於是一部分「學閥」子弟,因勢利導,憑藉平定「黃巾之亂」的機會,得到了地方統治的權力,進而進行割據,成為「軍閥」,典型代表如「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兄弟,孔子的後人孔融;另一部分「學閥」子弟,則積極尋求合作人,以求參與政權,如荀彧代表的潁川士族,以及與劉表合作的荊州士族,先與劉璋,後與劉備合作的益州士族,還有支撐孫吳政府的江南士族等等。

所以統一的東漢王朝,雖然看起來,因為一場「黃巾之亂」,莫名其妙就被分裂割據了,其實這一進程,早已經在萌芽推動,東漢王朝早就如同一個鼓脹的皮球,被農民起義這一根稻草一刺,立刻分崩離析。

三、終結者無法避免背負罵名

圖片來自網絡

所謂「漢以強亡」,東漢王朝的崩潰,是從體制內,由內而外的。

所以東漢的滅亡,自然不能如以後朝代一樣,由內亂而亡(如隋亡於農民起義,唐亡於軍閥割據的長期消耗),或由外部侵略而亡(如宋明亡於外族),而是要以一種變革的形式,由體制內的人來終結,做這件事的人,想當然就是可恥的奸臣逆賊。

曹操在同時代的人裡面,相對優秀,成為站在終結東漢王朝這一風口浪尖上的人,不得不背上這樣的罵名。

他削平了幾乎全部的割據勢力,成為了帝國的丞相。

可是在當時的大環境下,甚至連他本人,都並不能決絕地終結漢王朝,而在離名義上最高權力一步之遙的時候適可而止,「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他的兒子曹丕,才終於以「禪讓」的名義,以一個相對溫和而體面的方式,結束了漢王朝。

在這個時期歷史的大趨勢下,舊的制度已經不能符合新的時代。

曹丕採取的九品中正制度,是漢代以來人才察舉制度的2.0版本,寒門士子依然無由進身,高門子弟卻還覺得不足,於是乃有司馬氏的崛起,西晉政權的建立,是一個由士族升級的皇族,與其他一些士族很大限度妥協的產物。

五胡亂華之後,衣冠南遷,更是拼湊出一個「王與馬,共天下」,這樣很有股份制性質的政權。

南北朝中央政府形若虛設,掌握軍隊的人才有話語權。

於是三百年間,動亂不斷,動輒有強臣悍將,廢立篡弒。

動亂的社會中,人心叵測,道德淪喪,於是有了三百年黑暗的大分裂。

曹操在歷史上,並非是直等到兩宋之後,因為民族心理的需要,使魏蜀正統地位有所變化,才背上罵名。

早在十六國時期,奴隸皇帝石勒就說「終不效曹孟德、司馬仲達欺人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而甚至更早在曹操同時代,大都督周瑜就說,「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

他在這樣風口浪尖的歷史關鍵點上,無法避免要成為眾矢之的。

同時他還不夠優秀(也是歷史條件還不夠成熟),他並不能建立一個新的有秩序的時代來取代煌煌大漢,他甚至都沒能統一全國。

他終結了一個相對輝煌穩定的時代,開啟的卻是一個民不聊生的大分裂時期。

而劉備相對於曹操,只是一個地方割據勢力。

他因為要對抗曹操,事事按與曹操相反的方式來做,「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

所以他得以避開要承擔的歷史責任,又加上人們不願意看到幾百年大漢帝國的覆滅,而他又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所以取得了一部分人的認可。

這是劉備多被稱頌,而曹操多背罵名的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一代梟雄曹操為何不稱帝?

曹操雄才偉略,是帝王之才,他絕對有當皇帝的野心和能力,平黃巾,破呂布,滅袁紹,定劉表,遠征烏丸,劍抵遼東,天下九州收其六,天下英雄無出其右。他的很多手下都勸他稱帝,但他拒絕了,為什麼了?當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