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頂尖謀臣之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於諸葛亮,也許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三個臭皮匠抵不過一個諸葛亮這句流傳千古的佳句了;諸葛亮181年出生,字孔明,是我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也是我國集多個身份於一身的歷史古人。

諸葛亮才華橫世,這是很多在當時的國人都知道的事,其早年隱居在南陽,因為是有才之人,所以有了劉備「三顧茅廬」這件事。

207年,劉備前去問諸葛亮統一天下的策略,那時候諸葛亮正值27歲,但卻能非常精準地向劉備概括當時天下的局勢,然後向劉備提供一套合理的計劃,那次的對話後來被世人記下並寫成著名的作戰策略,一直流傳至今。

劉備因此看中諸葛亮的天賦,誠意邀請他出山,協助自己完成一統天下以復興自己漢室的大業;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而打動,便跟著劉備出山,幫助他爭奪天下。

諸葛亮的出現,讓劉備在眾多戰役中都一一致勝,他剛出山時聯合孫抵抗曹軍,然後在赤壁之戰中一舉打敗曹軍的進攻,取得完勝;後來又攻克多州,然後完全打敗曹軍,奪得了曹軍的營地。

繼那之後,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成為劉備的丞相,跟著劉備一起經營天下。

從古至今,諸葛亮可以說是智慧的化身,從小便非常自立自強,17歲自己定居襄陽,在世人眼裡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自信但不自傲之人,也經常把自己比作被家喻戶曉的管仲,後來跟了劉備也確實發現其才能不可估量,而且劉備也常常以有他在身邊輔助自己而自豪,在劉備當朝時期得到劉備的非常重視和重用。

在當時如果劉備要外出的時候,鎮守成都的重任劉備都會全權交給諸葛亮,並為他安排好一切需要的糧食和兵馬,以備不時之需。

當時的諸葛亮不僅會兵馬之事,而且如果要隱退做一介布衣,也會是一個好農民,因為歷史上有傳言諸葛亮其實還種得一手好西瓜,而且種西瓜的故事還在當地留下了一個習俗: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

因為諸葛亮種的西瓜不僅脆甜,而且還非常大,所以深受當地老農崇拜,紛紛慕名去向諸葛亮學習種瓜經驗,他也毫不吝嗇地把自己知道的方法全告訴了老農們。

這便有了那個習俗的由來,老農們開始注重西瓜的瓜子。

除此之外,諸葛亮還被稱作神算子,此事不知道真假,因為是諸葛亮去世後的事,所以無從考究。

這件事的大概過程是諸葛亮去世前預料到後代可能以後會遇到被殺害的危險,然後他留藏錦囊在人世間,讓自己的後代遇到殺身之禍時去取出來救自己一命。

然後他死後,果真有皇帝想殺害他後代,然後諸葛亮後代便按著諸葛亮生前說法去做,結果真保住了自己一條命還恢復了自己在朝中的官職。

諸葛亮一生可謂是風聲火起,死後也聞名千古,不枉此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小機密之諸葛三傑

(~ ̄▽ ̄)~啦啦啦,落櫻我又來啦,今天我們繼續來揭秘三國殺皮膚上的小機密,即將登場的是——諸葛三傑——三國時期,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稱為"龍虎狗"。《太平御覽·人事部·品藻中》記載:"諸葛瑾...

其實他才是三國中有才無用武之地大軍事家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於234...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黑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中國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諸葛亮早年在南陽隱居。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