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強大腦」排行,諸葛亮第二,司馬懿不上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動亂紛爭。

天下有才之士圍繞三大軍事集團形成了三股勢力。

其中以曹操團隊的謀士最強,劉備次之,孫權最弱。

如果按照個人才智來一個最強大腦排名,結果會非常有意思。

第一名、荀彧

荀彧必須是三國最強謀士,為什麼呢?因為荀彧幾乎是料事如神的代名詞。

《三國志》記載:是荀彧提出了西迎天子以令諸侯的宏大構思。

彧勸太祖曰:昔〔晉文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

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

在曹操舉棋不定時,荀彧這一番話如同撥雲見日,在紛亂複雜的情況下清晰的給曹操指明了前進的大方向,使曹操異軍突起,天下揚名。

後來曹操與袁紹官渡相持達半年,彼此都不能擊敗對方。

而曹操這一方糧草不繼,曹操已經心生退兵的打算。

這時又是荀彧一語點醒夢中人。

《三國志》記載:彧曰:今軍食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

是時劉、項莫肯先退,先退者勢屈也。

荀彧這番比喻非常恰當,當初劉邦和項羽就是在鴻溝對峙,長達3年的時間,最後項羽糧草不繼,於是選擇了和劉邦言和,最後退兵。

而荀彧則點出了其中的關鍵。

先退者勢屈也

兩軍對陣,士氣最重要,誰先退,誰就沒有了士氣,在大勢上已經輸了。

第二名、諸葛亮

諸葛亮雖然在歷史上不如《三國演義》這本書描寫的那樣神奇,但是有些記載還是真實存在的。

比如隆中對。

諸葛亮的隆中對是站在劉備的立場上分析出來的,其中對天下形式的預判簡直猶如神人一般。

我認為如果諸葛亮去輔佐曹操,那麼三國鼎立的形式就根本不會存在。

第三名、賈詡

賈詡的計謀不宏大,但往往很奏效。

也就是說賈詡不擅長戰略,而擅長戰術。

賈詡曾經在張繡帳下效力,公元198年正是曹操東西出擊,南征北戰的時候。

曹操當時擊潰了張繡和劉表的聯軍,而此時袁紹趁機要偷襲許都。

於是曹操就撤軍了。

這時張繡要追擊,賈詡阻止,張繡不聽,於是大敗。

等曹操退走後賈詡卻又建議張繡追擊,這一回張繡學乖了,結果大敗曹操。

這簡直就是經典的戰術指揮範本。

第四名、郭嘉

郭嘉最厲害之處莫過於看出了劉備的實力。

劉備當時只是眾軍閥之中最微小的一個,而且劉備連個地盤都沒有,即使短暫的盤踞一個地方,也往往被擊敗然後逃竄。

但是郭嘉卻看出了劉備「素有大志」,對曹操說不可不防。

郭嘉給曹操的建議是對待劉備應該「看緊一些」。

誰知道曹操並沒有重視郭嘉的話,放虎歸山,最後給自己增加了一個強勁的對手。

不要問我為什麼沒有司馬懿,三國時期能人志士太多,司馬懿的小算計真的排不上隊。

以上謀士都是能輔佐君主開創疆土的主兒,正是有了他們三國時期才顯得異常精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四大優秀謀士

看過三國演繹的總喜歡,用裡面描寫的人物去評價真實的歷史人物,首先這個是很不公平的,三國志的記載就有對當時的各個人物作出評價,雖然從各人的事績上來看,三國志的評價雖然不能說百分百準確,但也可以說是...

曹操手下八大謀士,你都知道嗎?

曹操能得一方,固然是自己的聰明。但僅憑聰明就夠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曹操手下那是謀士如雲。更有前五大謀士和後三大謀士之分。NO1、堪稱三國第一謀士前五大謀士之郭嘉: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之...

史上最厲害的謀士,你知道哪幾個

三國中風雲人物當屬三國中的謀士,一名優秀的軍事家,政治家,指點江山那種大氣,運籌帷幄那種氣概,伏屍百萬流血千里那種畫面。基本上都是謀士親手策劃出的。《辭海》、《大英百科全書》等權威辭書對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