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第一個隨軍外國記者,在中國呆了12年,死後安葬八寶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史沫特萊,1892年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的奧斯古德,幼年家庭困難,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包括侍女、煙廠工人。

1938年,周恩來和美國進步作家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左三)等國際友人在武漢。

史沫特萊於1928年底來華,在中國一呆就是12年。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史沫特萊成為八路軍中第一個隨軍外國記者。

史沫特萊和當時延安第一美女吳莉莉。

抗戰初、中期,她親眼目睹日本對中國侵略,向世界發出了正義的聲音。

隨八路軍總部轉戰各地,史沫特萊與八路軍戰士同吃同住,她關心普通士兵的生活,增進了與他們的感情。

史沫特萊與八路軍相處不到半年,便深深的愛上了這支部隊。

用她的話說:「離開你們,就是要我去死,或者等於去死。

1938年1月,史沫特萊到了漢口,以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和中國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身份,一面救護傷員和難民,一面報導中國抗戰,並向世界性組織呼籲救援。

1941年5月回到美國,回國後,為中國募集救濟戰爭災難的捐款。

1950年5月6日,史沫特萊因手術不治在倫敦逝世。

1951年5月6日,在她逝世一周年時,骨灰安葬於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朱德親題:「中國人民之友美國革命作家艾格妮絲·史沫特萊女士之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外國記者與中國抗戰

埃德加·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讓世界第一次認識了懷抱崇高理想的中國共產黨人,「給了世界第一雙了解中國革命的眼睛」。繼斯諾之後,一大批外國記者深入走進紅色根據地,深入中國抗日前線,用筆和鏡頭記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