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豪傑錄:為何此將抬棺戰關羽?原因令人費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龐德,雍州南安郡狟道縣(現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人。

他在跟隨馬騰(馬超父親)在平定羌人的戰鬥中戰功卓著。

後來又跟隨馬超東征西戰,斬殺袁尚的部將郭援,平定張白騎的叛亂。

他戰鬥的時候,往往一馬當先,勇不可當。

後來投誠到曹操的手下,授為立義將軍封關內亭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叛將侯音、衛開等在宛城作亂,龐德隨曹仁帶軍平定宛城。

曹仁斬了叛將平定宛城後,就把軍隊駐紮在樊城,準備討伐關羽。

由於龐德的哥哥龐柔是蜀軍的將領,所以樊城的曹將都對龐德產生質疑。

龐德對他們說:「我蒙受聖恩,為忠義盡節 。

我若今天不殺關羽,他明天也會殺我,我跟他沒有什麼情面的講。

後來,龐德與關羽交戰前,他命士兵把棺材抬到陣前,以表自己戰關羽有誓死的決心。

龐德與關羽交戰中,他一箭射中關羽前額,差點要了關二哥的命。

由於龐德的坐騎是一匹白馬,蜀軍稱他為白馬將軍,他們十分害怕對戰龐德。

曹仁安排龐德駐軍在樊城北部的窪地。

當時磅礴大雨連續下了十天,漢江河水暴漲,樊城附近水浸嚴重,水深差不多兩米。

龐德只好領軍到堤岸躲避。

屋漏恰逢連夜雨,這時關羽的軍隊坐船攻擊龐德軍隊,蜀軍在大船兩側向堤岸射箭。

只見龐德身穿凱甲拈弓搭箭,箭無虛發,反擊船上的蜀軍。

他的部將董衡、部曲、董超向龐德提議投降,但都被龐德斬殺。

關羽的軍隊從早上一直以矢箭攻擊到中午,蜀軍的箭射完後,兩軍短兵相接。

龐德眼看的自己軍隊漸漸不支,他對督將成何說:「忠將不貪生,也不怕死。

忠義之士不會毀了氣節,而乞求活命。

」魏軍軍士受到水浸,休息不足,飢餓難奈,體力已經不支,只好投降。

大勢已去,龐德乘小船向曹仁軍營方向逃竄。

不幸,因操作小船不當,導致船翻了,龐德抱船漂浮在水中,被關羽活擒。

當龐德被押解到關羽軍帳時,他昂首挺立。

關羽勸龐德說:「將軍文武雙全,現今你哥哥在漢中為將,我希望你兄弟團聚。

為何不願投降呢?」龐德答道:「勝王敗寇,你不用多說。

我寧願做賊人的鬼,也不做賊人的將!」關羽見龐德一心求死,唯有將他斬首。

曹操得知龐德被殺,流下了眼淚,封龐德的兒子為列侯。

延康元年(221年),曹丕即王,他又賜封龐德的四個兒子為關內侯,每人食邑一百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豪傑錄:關羽遇到這魏將,屢戰屢敗

徐晃,三國時期,河東楊(現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人,他是魏國著名的大將。他原是楊奉的部將,後來投誠到曹操帳下。他跟隨曹操東征西戰立下卓著的功勳,他一生中有著多次重大戰役。其中他在樊城之戰中打敗關羽...

葬在隴西碧岩里的三國龐德墓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平定漢中,龐德隨眾投降。曹操素聞其驍勇,拜龐德為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邑三百戶。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侯音、衛開等在宛城作叛,龐德領軍與曹仁共攻拔宛城,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