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有五虎上將,魏有五子良將,東吳有啥?|淘三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taohistory)

T君帶你淘歷史漲姿勢~

本文作者|趙 炎

三國時期,蜀漢的五虎將有張飛、關羽、馬超、趙雲和黃忠,曹魏的五虎將有張遼、樂進、于禁、張郃以及徐晃等五位大將,而東吳呢?啥都沒有。

作為三國鼎立之主要角色,東吳的人才培養氛圍要優於蜀漢與曹魏,立國初期,猛將即有數十位之多,為何《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都不給東吳五虎上將的名頭?

辛棄疾在懷古詞中寫道:「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說得夠明白了吧?三國就是曹劉兩家玩的遊戲,老孫家扮演的是「被玩」的角色,曹劉兩家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讓老孫家參與進來制衡一下,不需要的時候,老孫家就得到一邊涼快去。

赤壁之戰,是孫劉兩家眉來眼去;關羽走麥城,是曹孫兩家勾勾搭搭;夷陵之戰,老孫家又被曹家給利用了一回,坑了老劉;後來諸葛亮多次出祁山,利用孫權在南線攻擊合肥,讓曹家陷入兩面作戰的境地。

但配角很重要,沒有配角陪襯,主角再風光,這三國的大戲也沒法唱。

兩個主角—曹劉之間打得你死我活,到末了便宜了司馬氏,什麼好處也沒讓東吳撿著,東吳卻能堅持到最後,是三國里最後一個被司馬氏統一的,也算是當配角的好處了。

你東吳既然是個跑龍套的,還要五虎將幹嗎?

不說大的國家戰略層面,具體到軍事細節上,東吳的軍隊構成也與五虎將的定義不合。

中國歷史上的五虎將始自曹魏的「五子良將」,而歷朝歷代出現的所謂五虎將,清一色都是在陸戰中形成的,海戰幾無成例。

但東吳軍隊的建軍思想恰恰側重於水面作戰與防禦,其水軍為三國之最。

這恐怕就是陳壽與羅貫中不給東吳五虎將的重要原因。

東吳的水軍上了岸,單個兵將的實力就大打折扣了。

事實也是如此,他們在陸戰中極少有驕人戰績:打荊州靠的是偷襲,夷陵之戰靠的是縱火,攻擊合肥十多年而無戰果等。

現代的海軍陸戰隊戰績驕人,但他們屬於特種部隊,是當年的東吳水軍無法比擬的。

也難怪孫權一般不愛多折騰,實在是沒本錢啊——長江是東吳防禦的天險,也是東吳向北發展的掣肘,制約了東吳的陸軍發展。


而且,同一時期的東吳確實沒有出類拔萃的多位虎將。

東吳初期的猛將雖然不少,比如孫策號稱小霸王,可惜死得早;太史慈、甘寧等人也都很能打,但是若跟關羽、張飛等「萬人敵」比較,那根本沒法比,就連趙雲在江東也能如入無人之境。

黃忠、馬超未與東吳諸將交過手,但他們分別與關羽、張飛打過,戰績不錯,估計去了東吳也不會吃虧。

能與蜀漢的五虎上將媲美,顯然東吳人不敢奢望。


曹魏的張遼守合肥許多年,幾乎成為東吳諸將心中一道無法消除的魔咒:「撼泰山易,撼張遼難」成了東吳人的共識。

曹魏「五子良將」在陸戰中的能力比較整齊,相差不大,也就是說,他們其中任何一個都夠東吳諸將喝一壺的。

能跟曹魏五虎將血拚的人才,東吳人也只能想想而已。

所以,東吳沒有五虎將,實在怪不得陳壽和羅貫中吝惜這個好聽的名號,確實是東吳沒有。

閱讀更多:

張作霖大夫人,生死相隨慘遭拋棄,因兩件事終生不入帥府|淘人物

乾隆十三年發生了什麼?乾隆驟然變得殘忍嗜殺、人人畏懼|淘清朝

父親空難身亡,他發明此物全球飛機必裝,卻拒絕申請專利|淘天下

粉絲福利:

每個有品位的男人,都需要一塊好手錶。

如果你碰巧要去香港

如果你碰巧需要一塊好手錶

不妨戳連結:香港手錶比大陸便宜多少?

免費分享香港表行內部折扣及公價查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雲作為三國戰神,兒子為何這麼差勁?

在三國歷史上,孫權一方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位大都督,曹魏一方有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等組成五子良將。而就蜀漢國來說,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組成的五虎上將同樣威名遠揚。其中,就民...

諸葛亮病逝後,蜀漢憑什麼存活三十年?

在三國時期,雖然是魏蜀吳三足鼎立,不過,在具體實力上,蜀漢無疑是最弱小的一方。特別是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對東吳發動了夷陵之戰。但是,在夷陵戰敗後,蜀漢不僅徹底告別了荊州,國內精銳之師也損失殆...

名噪三國的「一龍二虎」是誰?受人非議很多年

三國時期,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但是,正所謂亂世出英雄,三國正因為其混亂不斷、烽火連天的時局,才得以造就了三國英雄們的光輝偉岸的形象,才能夠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才能夠在今天還換髮出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