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都到了,你還是沒有時間讀書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著許多人開始在網上曬2017的年終總結,我的心裡也盤算起來,自己的2017年收穫了多少,又留下了多少遺憾。

都說只有事業不會辜負你,只要你肯努力,肯用心,自然會收穫缽盆滿滿,然而,我心裡卻一直有個遺憾,工作以後,能安靜下來看一本好書的時間真是越來越少了。

每天的生活都是兩點一線:公司——住宅,住宅——公司。

偶爾也會在網上淘一堆好書,準備閒時看看,讓自己的知識面更加拓展一點,可是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真的長得還不如蚯蚓好看,看不到兩頁就昏昏欲睡了,第二天醒來時一想,昨天看的那部分究竟講了什麼呢?似乎……不大記得清了。

心裡開始害怕,自己畢竟還是成了快餐式閱讀的人。

你有多久沒有翻開一本好書仔細閱讀了?

你是不是偶爾轉發一下微博和朋友圈裡那些看似令人發省的話語,就覺得自己志得意滿了?

可是,灌了這一大碗雞湯,生活仍然繼續,你仍然得不到想要的精英生活。

  • 博爾赫斯說: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樣子。

  • 楊絳先生說:年輕人的迷惑多因為讀書太少而想的太多。

  • 蘇軾先生言:腹有詩書氣自華。

閱讀,應該是漫長人生中我們靈魂溫暖的棲居之所。

如果對於讀書,你現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別擔心,我這裡有個很棒的課程,叫《如何掌控未來·精讀計劃》,以十二本世界經典著作,每天十分鐘,讓你3個月脫胎換骨,重塑人生。

精讀計劃重點在於「精讀」,每個月四本書,相當於每周一本,帶你吃透經典名著。

我們的閱讀計劃是這樣安排的:

  • 第一個月4本書,引導你觸摸世界

《如何閱讀一本書》《知識的邊界》《烏合之眾》《藝術:讓人成為人》

  • 第二個月4本書,幫助你認識自己

《身份的焦慮》《影響力》《清醒思考的藝術》《黑天鵝》

  • 第三個月4本書,帶領你掌控未來

《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習慣的力量》《從行動開始》《精要主義》

12本書,就是一個90天精讀計劃,我希望,通過這個專輯,你能成為一個更自律、獨立、優秀、能掌控未來的人。

— 簡介 —

【諸葛亮、哲學家培根的御用閱讀法則:乾貨+精讀】

【李開復說,讀書只讀一流的好書】

精華課程摘要

第一個月4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知識的邊界》《烏合之眾》《藝術:讓人成為人》

第二個月4本書

《身份的焦慮》《影響力》《清醒思考的藝術》《黑天鵝》

第三個月4本書

《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習慣的力量》《從行動開始》《精要主義》

——你是否對現狀感到不滿?

——你是否還不夠優秀、還沒達到想要的成功?

——你是不是想讀書卻不知道讀什麼書?

——你是不是想掌控自己的人生,實現人生的自由?這裡有幫你成功加速的快捷鍵,按下它,給你的人生加滿油。

— 適合誰聽 —

➤愛讀書、想讀書的人

➤被閱讀障礙等壞習慣折磨的人

➤渴望改變、培養讀書習慣的人

➤忙碌、沒時間讀書又想充電的人

➤對未來有焦慮感、不確定感的人

➤想擁有結構性知識的人

➤想掌握方法論,把控自我的人

— 你將獲得 —

三個月12本書幫你改變自己

➤第一個月4本書,引導你觸摸世界

《如何閱讀一本書》:大英百科全書編輯著作,閱讀藝術課的入門導引,想讀書卻不會讀?本書來教你如何閱讀。

梁文道精彩評價:這本書,我覺得是大家想學閱讀方法不錯的一本工具書。

《知識的邊界》:大數據時代反思知識的經典著作。

曾經,知識的邊界在於事實,在於書籍記載,在於學者思緒。

那麼網際網路時代,知識該如何界定?

丹尼爾·H·平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大思想家之一)評價:這本富有洞見的著作,奠定了溫伯格作為數字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地位。

《烏合之眾》:社會心理學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

弗洛伊德(著名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社會心理學家)、墨頓(社會學家)都曾給予其高度的評價。

《藝術:讓人成為人》:被譽為「最偉大的人文學教科書」,已出版十個版次,風靡全球。

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作序,知名文化人劉蘇里鄭重推薦。

➤第二個月4本書,幫助你認識自己

《身份的焦慮》《影響力》《清醒思考的藝術》《黑天鵝》

➤第三個月4本書,帶領你掌控未來

《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習慣的力量》《從行動開始》《精要主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閱讀和人生

為什麼要讀書,我覺得這個問題跟一個人為什麼要活著是分不開的。如果一個人對活著與否無所謂,那他大可不必讀書。如果你覺得你希望自己的一生需要活的有意義、有價值,那讀書對你來說很重要。讀書會改變一個人...

閱讀啟迪智慧人生

生命因閱讀而高貴,閱讀能使我們的人生經歷更加豐富,閱讀能讓我們的靈魂更加優秀,更加純凈,閱讀能讓我們的生命更加飽滿,更加豐盈。做為一名漫步人生路上的讀者,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二者都是求知...

人生太短 好書太多

1925年,北大畢業生周長憲曾在報紙上公開發表自己的觀點:「現在的青年,老實不客氣地說,多數是不大肯用功的;不要說去看參考書,就是照例的功課,能敷衍過去的,又有幾個?古人說得好,『士不悅學』,真...

開學了,你的孩子準備好讀書了嗎?

宋代大家朱熹有云:「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從古至今,從中到外,凡在歷史上留名的學者都有博覽群書的愛好。多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童話書,到適合小學閱讀...

人丑就要多讀書,可沒點閱讀辦法傍身怎麼行

1丑,好像是個硬傷,不過智商卻是可以習得的、可以積累的,而且被科學證明竟然是可以遺傳的。所以只要夠聰明,總能找到掙錢的辦法,而且閱讀這件事本身就能掙錢,比如樊登讀書會、還有得到的專欄。一旦有了錢...

寒假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機

如果你的孩子總是粗心馬虎,如果他學語文、英語沒有語感,如果他學了又忘,如果他努力還是提高不多......其實很多問題根源就在習慣。假期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做好時期,其重要性要遠超於多學幾章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