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來投降,吳三桂坑死李自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李自成,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米脂李繼遷寨。
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
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
滎陽大會時,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贊同。
高迎祥犧牲後,他繼稱闖王。
1640年,李自成趁明軍主力在四川追剿張獻忠之際入河南,收留饑民,鄭廉在《豫變紀略》載李自成大賑饑民的盛況:"向之朽貫紅粟,賊乃藉之,以出示開倉而賑饑民。
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自此李自成軍隊發展到數萬,提出"均田免賦"口號,即民歌之"迎闖王,不納糧。
"
1641年(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日,攻克洛陽,殺萬曆皇帝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從後園弄出幾頭鹿,與福王的肉一起共煮,名為"福祿宴",與將士們共享。
稱"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
之後在一年半之內三圍省城開封未果,最後一次1642(崇禎十五年)年黃河決堤沖毀開封。
先後殺死陝西總督傅宗龍、汪喬年。
十月在河南郟縣敗明陝西巡撫孫傳庭。
與此同時明朝對清朝戰事不利,三月,洪承疇降清。
十一月,清軍第五次入塞,深入山東,掠走三十六萬人。
1643年(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招撫流亡的貧苦農民,"給牛種,賑貧困,畜孽生,務農桑",又"募民墾田,收其籽粒以餉軍"。
3月,殺與之合軍的農民領袖羅汝才。
四月殺叛將袁時中。
5月張獻忠克武昌建立"大西"政權。
十月,李自成攻破潼關,殺死督師孫傳庭,占領陝西全省。
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以李繼遷為太祖,建國號"大順"。
三月,李自成軍攻克北京,命劉宗敏主管拷掠明官,劉宗敏命人特別趕製了五千副夾棍,用來逼迫明朝官員們交錢。
夾棍上有棱,有鐵釘相連,凡不從者,必將夾碎他們的手足。
他還覺得力度不夠,於是命人在門口樹立了兩根柱子,作為凌遲專用。
在追贓索餉中至使上百名前明官員喪生,哀嚎之聲遍布京城,追髒助餉共獲銀七千萬兩,鑄成銀餅,約數萬塊,後來用騾車運往西安。
李自成手下士卒也紛紛藉機搶掠,臣將驕奢,殺人無虛日,兵丁掠搶民財、強搶民女者眾多,僅安福胡同一地,一日之內竟有三百多名婦女被凌辱致死,城中富戶、店鋪等十室九空,由此種種作為致使民心盡失。
劉宗敏此時為滿足私慾,強搶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還把吳三桂之父投入大獄並抄沒家產,致使不堪受辱的吳三桂降而復叛。
當時中原災荒嚴重,社會階級矛盾極度尖銳,李岩提出"均田免賦"等口號,獲得廣大人民的歡迎,部隊發展到百萬之眾,成為起義軍中的主力軍。
1643年在襄陽稱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明陝西總督孫傳庭的主力,旋乘勝進占西安。
次年正月,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
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四月,多爾袞率八旗軍與明總兵吳三桂合兵,在山海關內外會戰李自成。
李自成戰敗,退出北京,率軍在河南、陝西抗擊。
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山九宮山元帝廟遭村民誤殺。
歷史上的李自成,你認為他是民族罪人還是一部個人奮鬥史
在明朝末期,因為驛站制度有很多弊端,明思宗在1628年對驛站進行了改革,精簡驛站。而當時李自成正好在銀川驛站工作,所以被炒了魷魚。失業回家後,囊中羞澀,沒錢咋搞,他就向舉人艾詔借了錢,但是一直沒...
明萬曆年間,陝西出現了兩個「大惡魔」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又字棗兒 ,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世居陝西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1629年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