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皇帝給後人埋下的禍根:北宋為此亡國,直到朱元璋時才圓滿解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960年,當趙匡胤建立宋朝時,中國境內還有大大小小六個割劇政權,它們分別是南唐、吳越、後蜀、北漢、南漢、荊南。
接下來幾年裡,這些割據一方的小國均被趙匡胤和續後的趙光義所滅。
表面看,北宋帝國完成了統一,然究其實質,這個時代與逝去的唐代已經迥然不同了。
唐代是一個真正大一統的大帝國,北宋卻不得不與北面的遼國(後來還得加上一個金國)和西北面的西夏,乃至西南的大理同戴一輪日月。
北宋帝國的統一基本只是中原和南中國的統一,它的統一與唐時的統一有如雲泥之別。
契丹興起於北方,它本是南北朝時活躍一時的鮮卑人的一支。
916年,這個農牧兼營的民族正式立國,耶律阿保機稱帝,國號契丹,後改稱遼。
契丹興起之時,中原地區正是五代十國的大亂世,無力北顧的小王朝小國家只顧關起門來做小國之君,契丹日漸坐大。
契丹的體制很奇特,可以稱為最早的一國兩制:它的中央政權分屬南北兩院。
北院管理長城以北的部族和屬國,南院管理南部的漢人、賦稅和軍馬,也就是北院不理民,南衙不理兵――更通俗地說,就是北方繼承古老的部族管理制度,南方採用漢族的官僚機構。
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里,主人公蕭峰曾被遼主任命為南院大王。
石敬瑭是五代的一個小王朝後晉的創立者,頂多算三流的亂世梟雄。
為了有足夠的能力創建這個可憐的小國,石敬瑭不惜向契丹借兵,他給契丹的條件是稱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自稱為兒——那一年耶律德光只有三十七歲,而石敬瑭已經四十七了。
兒皇帝的恥辱之外,更重要的是,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全部劃與契丹。
燕雲十六州包括今天的北京全部和河北北部以及山西北部的廣大地區。
不管趙匡胤對作古多年的石敬瑭有何想法,他不得不接受的現實就是契丹人業已進入長城以南,具有重大防衛功能的長城完全失去作用。
這是其一。
其二則是趙匡胤和他的後人們從此都以收復燕雲十六州為遠大理想,差不多北宋的前五位皇帝都有這一情結,但這一情結一直要等到1368年朱元璋命徐達北伐來完成,其間的時間長達四百餘年。
其三,為了對付北方民族隨時可能南下牧馬,趙匡胤不得不把首都定在了基本沒有多少防衛功能的開封――那時叫做東京,也叫汴梁或汴京。
其四,北宋帝國不得不養一支龐大的軍隊,這支軍隊的數目從趙匡胤時的二十萬擴充到宋太宗時的六十六萬,再到宋仁宗時的八十萬。
等到宋神宗時代,這位年輕而力圖有為的君王迫於龐大的軍費開支,起用王安石主持了一系列的變法工作,而這些沒有落到實處的變法,則成為貫穿整個北宋晚期黨爭與動亂的主線―。
對北宋的前幾代皇帝來說,燕雲十六州都是一個心病,為了醫治這一心病,十世紀後半葉的幾十年間,北宋政府主持了幾次對遼國的北伐。
第一次是979年,趙光義趁著消滅北漢的餘威,打算一鼓作氣收復失地,但強大的遼帝國豈是不堪一擊的北漢可比?當宋軍奔襲數百里遠到而來時,以逸待勞的遼軍勢如破竹。
宋軍大敗,驚嚇中的趙光義連騎馬的勇氣也沒有,以天子之尊坐一輛驢車逃脫。
此後的980年,兩國再次發生戰爭。
不過,這一次是遼國要報上年宋軍北伐之仇而興師問罪,結果再次以宋軍敗績告終。
986年,趙光義經過多年準備後,以為時機已然成熟,發動了東西兩路北伐,名將曹彬和潘美(楊家將的民間故事中,他的名字被改做潘仁美)二者均敗,名將楊繼業——也就是楊家將的第一代——戰死。
遼和宋處於膠著狀態的戰爭是一柄雙刃劍,不論是勝利者還是失利者,從長遠看,都沒有誰是真正的蠃家。
這樣,當11世紀來臨,兩國終於終結了敵對,從此開始了長達一百年的和平。
1004年,宋遼兩國正式簽署和約,這一和約是在澶州境內所簽,而澶州境內有一個叫作澶淵的湖泊,是故史家們把這一和約稱為澶淵之盟。
雙方在和約中協定:宋朝每年付給遼國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宋真宗尊蕭太后為叔母,遼聖宗稱宋真宗為兄,宋遼約為兄弟之國。
就像巴以衝突中以土地換和平一樣,澶淵之盟中的宋朝是在以金錢換和平。
與巨大的軍費開支相比,支付給遼國的這些銀和絹實在只是一個小數目。
當然,如果有人把它牽扯到民族和國家的尊嚴,以及聖人所說的夷夏不並立的崇高境界,那又當別論。
不過,大體看來,澶淵之盟簽訂後北宋存立的一百多年間,喜歡清議朝政的文人們並沒有幾個站出來指責這一妥協的做法有何不當,因為他們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只有當國家和平,文官制度日趨完善的大環境下,文人們才更能有安身立命的機會,他們修齊治平的理想人格才有實施的可能。
但對宋朝的統治者而言,燕雲十六州似乎是他們心底一道過不去的坎,一旦有機會,或者僅僅是自我感覺有機會他們就會躍躍欲試。
1118年,北宋的倒數第二個皇帝,也就是著名的書法家、美食家、音樂家、玩家宋徽宗和新興的女真人聯盟,撕毀了一百一十四年前和遼國簽定的澶淵之盟。
1125年,遼國在女真人和宋軍的夾擊下滅亡,餘部西遷,於中國以外建立了西遼。
然而,等到遼國既滅,已看出北宋帝國虛實的女真人拒絕如約交出燕雲十六州,這位所謂的盟友更通過此戰完成了對北宋的試探,他們以滅遼之餘威南下,宋徽宗在大敵當前時把帝位傳與兒子趙恆,是為宋欽宗。
然而,正如多年以後多爾袞致信南明君臣時所提到的史實一樣:宋人議論未定,金人已渡河。
1127年,女真鐵騎合圍,開封城破,宋徽宗父子極不本面地做了亡國之國。
作為金人的戰利品,他們和熱愛過寵幸過的古玩字畫及美女一起押往遙遠的北方,北宋至此滅亡。
寇準在遼國入侵之時力挽狂瀾拯救了北宋晚年為何屢次遭貶
在北宋時期中原王朝最大的敵人莫過於北方的遼國了,遼國是由契丹人建立的,在五代十國時期由於中原戰亂不斷王朝更迭頻繁,無暇顧及契丹遂使當時的契丹人逐漸發展壯大,後來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更是將燕雲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