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司馬家族完敗風雲魏蜀吳的諸葛家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推薦:三國徐庶:從俠客到謀士再到隱士,為何又有違初心?

文/石中華

【作者簡介】石中華,省七少會代表,雜誌社編委,省刊特約作者。

稟持「以道家的心情,做儒家的事情」,沉浸在文字中,碼下對文字的熱情。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三國時期,諸葛謹、諸葛亮和他們的堂弟諸葛誕,均頗有盛名。

其中,諸葛謹在吳國服侍孫權,後官至大將軍;諸葛亮被劉備請出茅廬,後擔任蜀國丞相;諸葛誕盤桓於魏國做官,後封為高平侯,擔任征東大將軍。

兄弟三人各居一國,均擔任高官,堪稱一時之盛。

史家有雲「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這個狗可不是貶稱,而是功狗的意思。

成吉思汗的手下四大悍將速不台、哲別、者勒蔑和忽必來,稱為「四狗」,是悍勇驍將的意思。

諸葛三兄弟的才幹,由此可見一斑。

諸葛氏三兄弟在魏蜀吳三國,都擔任高官重職。

而司馬氏父子主要盤踞在實力最強的魏國做官,並長期受到曹魏的壓制,有志難伸,憑著隱忍才步步走向權力的風口浪尖。

最後一統三國的是司馬氏,兩家的精英難免要產生交集。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的司馬氏三父子)

一、司馬懿挫敗諸葛謹

公元226年,志統三國的魏文帝曹丕英年早逝,臨終前指認司馬懿擔任輔政大臣之一,輔佐兒子曹叡。

曹丕健在的時候,曾經對吳國四次用兵,雖然均不如意,但是在孫權心裡始終是一個梗。

因此,曹丕剛死不久,孫權欺負魏明帝曹叡年輕,欲血前恥,就計謀伐魏。

而且襄陽和江夏原先均屬荊州故地,荊州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

諸葛亮當初的隆中對,就謀劃從荊州出兵,北伐中原。

孫權也想借荊州為跳板,北伐魏國,爭衡天下。

當時統帥兵馬的是左將軍諸葛瑾,兵分兩路進擊襄陽,並自統一軍進攻江夏。

三路大軍伐魏,可謂氣勢洶洶。

但是,孫權在統兵打仗方面遠不如他的哥哥孫策,而且他面對的是江夏太守文聘。

曹操在時就以文聘為屏障阻擋關羽,他以守為攻,結果大敗孫權。

諸葛瑾的運氣更不好,他面對的是比文聘還要厲害數倍的司馬懿,即使他真有能力和司馬懿抗衡,也不能打勝仗,因為孫權敗了,他要是打勝,孫權面子上不好看。

而且司馬懿擅長陰謀,很會使詐,結果諸葛謹被擊敗,手下將領張霸被斬殺,損失人馬過千。

但是,諸葛謹並沒有受到懲治,同年十二月,反升任為驃騎將軍。

這說明諸葛謹的軍事損失遠比孫權要小的多,有一定的軍事才能,而且他顧及了孫權的面子。

但是無論如何,諸葛謹還是敗給了司馬懿。

二、諸葛亮遺恨司馬懿

公元229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第三次伐魏,攻占了武都郡和陰平郡。

次年,魏明帝曹叡組織人馬反擊諸葛亮,升司馬懿為大將軍,會同大司馬曹真一起對陣諸葛亮。

由於曹真是主力,而司馬懿是偏師,後來遇到大雨行軍不利就班師了,因此這次戰役,諸葛亮和司馬懿並沒有實現交鋒。

公元231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第四北伐魏國,使用高科技木牛流馬來運輸糧草,軍威難當。

魏明帝曹叡調度司馬懿為主將,率領左將軍張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禦諸葛亮的攻勢。

張郃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在街亭挫敗了馬謖,諸葛亮因此敗北。

由此可見,張郃是曹魏不可多得的統兵大將,也是西征路線炙手可熱的人物。

司馬懿要想穩握兵權,實現政治野心,就必須除掉張郃。

而魏國讓諸葛亮害怕的兩個人,一個是張郃,另一個是司馬懿。

因此張郃是諸葛亮的仇人,更是司馬懿的眼中釘。

在兩個人的合謀下,張郃被諸葛亮設伏中箭而死。

這次交鋒,諸葛亮報了仇,司馬懿除了恨,各隨所願。

公元234年,諸葛亮五次伐魏,統軍十萬,聲勢浩大,並約定孫權從東線伐魏,實現東西夾擊合圍之勢。

諸葛亮在五丈原安營紮寨,並在此屯田,儲蓄軍糧,準備持久作戰。

司馬懿因諸葛亮數次北伐多因糧盡而敗,也採取了持久戰的策略,企圖拖垮諸葛亮。

司馬懿認為,諸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然勢大,破之必矣。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司馬懿隱伏曹魏那麼多年,一直在研究自己的對手。

曹操想除掉他,曹丕不信任他,都被他隱忍化解,終成為曹叡的輔政大臣。

能在奸譎的曹操、狠辣的曹丕手下活那麼久,司馬懿靠的絕不是運氣。

研究對手,才能戰勝對手。

司馬懿明白,他早晚會對陣諸葛亮。

這個此生最大的敵人,他研究的太久太久了。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想用持久戰戰勝對方,兩人謀略勢均力敵,決定蜀國和魏國勝利的就是雙方統帥的戰鬥意志。

首先熬不住的是諸葛亮,雖然他想屯田持久作戰,但所帶軍糧畢竟有限。

因此,他便想速戰,司馬懿見他沉不住氣了,更是不理會他。

諸葛亮便用女人的衣物羞辱他,司馬懿什麼都隱忍過,不差這一點。

司馬懿還從使者口中套出了最機密的信息,諸葛亮事必躬親,必然活不久。

於是,司馬懿用持久戰熬死了諸葛亮,諸葛亮遺恨五丈原。

三、司馬昭陣殺諸葛誕

諸葛誕與夏侯玄、鄧颺、田疇號稱「四聰」,與夏侯玄齊名。

諸葛誕因受諸葛亮所累,在魏國不得重用,而且魏明帝曹叡討厭「四聰」沽名釣譽,將他罷免。

後來,諸葛亮死後,漸漸有所好轉。

魏明帝曹叡死後,大將軍曹爽掌權,夏侯玄是曹爽姑姑的兒子,於是他重用夏侯玄等人,看在他的面子上,又讓諸葛誕官復原職,併到揚州擔任刺史,加封為昭武將軍。

此後,官運亨通,一路升遷。

他曾經與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一同平定了毋丘儉和文欽的叛亂。

後來,司馬懿奪權,曹爽被滅三族,夏侯玄、鄧颺等人受到牽連,他因此惴惴不安。

在公元257起兵造反,引吳國為外援。

司馬昭率軍平叛諸葛誕,諸葛誕堅持不到一年便被斬殺。

賈寶玉的母親王夫人為什麼不喜歡林黛玉?

三國高人水鏡先生:諸葛亮居然給他跑了龍套

益州牧劉璋真的暗弱麼?陳壽與諸葛亮的評價為何截然相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為何從來不打蜀國?

司馬懿肯定是想攻打蜀國的,只是老天給不了他更多的時間了,不過攻蜀,他的後人幫他做到了。為什麼司馬懿在世的時候一直不打蜀國呢?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下面我來向大家揭秘這其中的緣故。

諸葛氏三兄弟:龍、虎、狗的迥異人生

三國時代最為著名的幾個家族分別為:魏國的曹氏和夏侯氏、司馬氏;吳國的孫氏、全氏等等,但是有一個家族是最不能被忽視的,那就是諸葛氏。諸葛氏一族祖籍琅琊,為了避兵禍遷居南陽,本身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

軍師聯盟真真假假,這才是真正的司馬懿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司州河內郡溫縣孝敬里舞陽村(今河南省溫縣招賢鎮)人,出身士族,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

歷史軼聞:魏國為什麼會出現淮南三叛

曹魏末期,在淮南地區連續發生了三次叛亂,史稱「淮南三叛」。歷史上發生軍人想奪取政權的叛亂並不奇怪,可在一個地區連續發生叛亂,這就有點兒不太尋常了。從王凌、毌丘儉到諸葛誕,魏國淮南地區三次叛亂前後...

歷史上真正的司馬懿

近來看各衛視播出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裡面中的司馬懿一心為國為民,為天下蒼生著想,甚至不顧自己的安慰去安慰天下人,可為何這曹魏的天下最後落他司馬家了,這可與曹丕以魏代漢如出一轍啊,我們都知...

如果諸葛亮不死,蜀漢能夠統一三國嗎?

在三國歷史上,無數英雄豪傑的英年早逝,給予這個時代留下了遺憾和唏噓。比如曹操的郭嘉,孫權的周瑜,都是典型的例子。而對於蜀漢來說,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可謂是最大的損失。那麼,如果諸葛亮不死的話,也即...

諸葛亮死後 司馬懿為什麼沒有去攻打蜀國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諸葛亮和司馬懿都可以稱為頂級的謀士,並且二人之間展開多年的較量。為了復興漢室,諸葛亮多次北伐,但是無奈魏國兵強馬壯,而且擁有司馬懿等人才。最後,諸葛亮於蜀漢建興十二年(234...

歷史三國的「魏國四聰」,真是實至名歸嗎?

魏國四聰( 明哲之士曰「聰」)指的是魏國的夏侯玄、諸葛誕、鄧颺、田疇。在動亂的三國時代,因其「明哲」而被後人景仰。今天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三國時代的魏國四聰,真的是實至名歸嗎?有幾個算是...

司馬懿父子登上權力巔峰竟要感謝諸葛家

三國時期,最津津樂道的一對冤家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了,他們二人的對絕無疑是三國中後期最精彩的片段。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同樣適用於魏蜀吳三國的較量。諸葛三兄弟是指諸葛亮、諸葛瑾和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