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相映成趣,夢三國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金戈鐵馬的三國亂世,有兩位絕色佳麗的故事,被作為英雄美人的典型廣為流傳,同樣也成為當代猥瑣男們意淫的絕好對象。

這就是江東二喬(古漢語中「橋」「喬」二字通用)。

這兩位「著名」的美女,可惜歷史上甚至沒有記載她們的名字,只說她們是皖城人(今安徽省懷寧縣)。

她們的父親,人稱喬公,意思是姓喬的老人家。

這位喬公,也就是甘露寺孫劉結親中的「喬國老」,被民間藝人在戲曲中演繹為「喬玄」,於是又與漢末名士,曾經評價曹操「安定天下」的那位喬玄(字公祖)混為一談,甚至被誤認為是一人。

這當然是誤解,因為讚揚曹操的那位喬玄,在公元181年就以75歲高齡去世了,他是絕不可能到公元209年再以「老鬼」的身份參加劉備和孫小姐的婚禮的。

喬公沒有留下名字,二喬也是。

史料中,只好把姐姐叫做大喬,妹妹叫做小喬,這個稱呼也被民間所接受。

在那個白骨千里的亂世,她們居住的皖城,僅僅是暫時的安寧,後來也就成為魏吳兩國拉鋸交戰的地段。

按照通常的發展軌跡,這一對姐妹花在戰亂中命運堪憂。

然而,命運總是存在轉機的。

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孫策和他的親密戰友周瑜打敗了廬江太守劉勛,占領皖城。

由於早聞喬家兩位女兒的美名,於是,孫策娶了姐姐大喬,周瑜娶了妹妹小喬。

由此,促成了整個三國時代最惹人羨慕嫉恨的兩段姻緣。

根據《江表傳》記載,在這兩段婚姻促成後,孫策對周瑜開玩笑說:「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這裡的「流離」,指的不是「飄零失所」,而是「光彩紛繁」。

如西漢揚雄《甘泉賦》:「曳紅采之流離兮,颺翠氣之宛延」,用以形容大喬和小喬的美貌。

以上就是歷史中關於這二喬的全部記載。

甚至,史書上都沒有說,她們姐妹倆到底是孫策和周瑜的正妻,還是僅僅被納為妾。

在講究尊卑有序的封建時代,這絕不是小事。

推測一下,在娶得二喬之時,孫策和周瑜都已虛歲25。

古人普遍早婚,他倆若已有原配,那也是毫不奇怪的。

遺憾的是,孫策自己並未當皇帝,所以在正史中也就不曾有《后妃傳》記載他的夫人的情況。

關於二喬名分的最後一點線索,就此中斷。

然而,二喬所嫁與的孫策、周瑜,都是當時屈指可數的少年英雄,何等樣年輕有為、英武過人!

「小霸王」孫策文韜武略,勇猛而又善於用兵,在整個三國時期也堪稱第一流的人物。

他帶著從袁術那裡弄來的一千多兵馬起家,渡江征戰,數年金戈鐵馬,到25歲就占領了整個江東,成為浙江、福建、江西和安徽、江蘇一部這麼大一片地區的最高統治者。

要擱今天算算GDP,那真是嘩嘩地流油。

當然,那會兒的江東還沒如今這地位,但也稱得上是地廣人眾的魚米之鄉了。

甚至有人說,要是孫策不死,趁著袁紹和曹操官渡之戰的時候起兵偷襲,則天下大勢,未必便是曹孟德一家獨大的局面。

此外,史書記載,孫策姿容秀美,善於談笑,同時又性情豁達,虛懷若谷,可謂魅力四射。

士民對他,「莫不盡心,樂為致死」。

他征討江東的時候,最初老百姓聽說大軍來了,都失魂落魄,逃到郊外躲避,生怕遭大喬小喬一對姐妹花,因為她們夫君的緣故,不但譽滿江東,更成為三國時期美女的象徵。

到禍害。

等到孫策部隊趕來,嚴守紀律,對民間秋毫無犯,老百姓便大喜過望,紛紛主動帶著酒肉去慰問士兵。

這頗有些「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味道,在東漢末年,算是相當難得的了。

因為孫策年紀輕輕就成為大軍統帥,故被稱為「孫郎」。

同樣,周瑜也被稱為「周郎」。

周瑜和孫策同齡,屬於一見如故的親密夥伴,「升堂拜母,互通有無」。

當孫策帶著少數人馬踏過長江時,是周瑜緊隨著他,做他的左膀右臂,打下這一片江山。

孫策去世後,又是周瑜挑起江東地區軍事的重擔,輔佐孫權,鞏固了基業。

周公瑾不但善於統軍用謀,官拜東吳大都督,而且風流儒雅,尤其精通音樂。

參加宴會時,即使在酒醉之後,他也能敏銳地聽出樂隊演奏中的瑕疵,然後轉頭去看,意思是夥計,留意點啊。

當時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說,風雅一時。

周瑜和孫策一樣,也是姿容英俊,志向遠大。

老將軍程普看周瑜年紀輕輕卻身居高位,頗是不服。

而周瑜始終對程普相待以禮,心無芥蒂。

時間一長,程普對周瑜的氣度深為敬佩,感慨道:「與周公瑾交往,就像喝那甘美醇厚的佳釀,不知不覺便醉了!」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被羅貫中作為諸葛亮的襯托,處處為諸葛亮克制,甚至三氣而死。

這讓周瑜的粉絲們相當不平。

但即便如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也絕不是很多人誤解的「心胸狹隘,嫉賢妒能」。

深知諸葛亮才智在己之上,卻叮囑諸葛亮之兄諸葛瑾,想方設法,說服諸葛亮為我江東效力。

這種為國招攬賢才的胸襟,又豈能以狹隘視之?要是諸葛亮真肯投效東吳,周瑜是不會吝於將自己的地位相讓的。

至於後來對諸葛亮的屢次陷害,則是由於早已看到諸葛亮才智日後對於江東可能造成的威脅。

畢竟,諸葛亮的「三分」之策,與東吳的「二分」之策,是存在著激烈競爭的。

陷害的手段或許不夠磊落,動機卻也不能簡單粗暴地以「嫉妒」來歸納。

三分與二分

在當時,諸葛亮為劉備設計的「三分天下」戰略,是要劉備占領荊州和西川,與江東孫權、北方曹操三分天下,然後聯合孫權,北伐曹操。

另一方面,東吳的周瑜、魯肅等人在此之前也提出了「二分天下」戰略,即是東吳以江東為基地,先占領長江中游的荊州,然後再向西占領四川,與曹操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三分」和「二分」這兩種戰略,在對抗北方曹操上是一致的,區別在於南方的土地是兩家瓜分還是一家獨占。

小喬--《夢三國2》遊戲人物

二喬姐妹花嫁給這樣一對意氣風發的少年英雄,那真是登峰造極的才子配佳人,誰還在意「妾」不「妾」的呢。

無怪乎如今網上數以千百萬計的周瑜、孫策女性fans們,都對大小喬羨慕得咬牙切齒,恨不能自個兒能穿越回去替換,哪怕一日、一時、一瞬也是好的。

正所謂高山流水,相映成趣。

傾國傾城的美貌佳人,嫁給馳騁千里的少年英雄,更能彰顯名聲。

大喬與小喬也因為她們夫君的緣故,不但譽滿江東,而且成為三國時期美女的象徵之一。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是決定三國鼎立局面的大戰,也是江東英雄周瑜在軍事上的巔峰之作。

恰好,這場戰爭中的「反派」曹操,又是一個以喜好女色出名的性情中人。

於是,後人們便很自然地將曹操、二喬、赤壁之戰聯繫起來,塑造出妙趣橫生的故事。

這些故事風采各異,水平高下不同,但故事的核心大致都有兩層意思:

第一,霸占二喬,是曹操攻打江東的目的之一;

第二,如果赤壁之戰讓曹操得手,二喬必然被他霸占。

唐朝著名詩人杜牧在《赤壁》中便詠道:「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意思是,若不是東風大起,周瑜趁勢火攻曹操,只怕大喬和小喬都要被曹操納入銅雀台上取樂了。

而清代文人阮元則反其意作詩:「千古大江流,想見周郎火。

草草下江陵,匆匆讓江左。

縱使不東風,二喬亦豈鎖?」大意是曹操出兵伐吳,本來就是草率的舉動,就算沒有周瑜的火攻,也不可能得手。

且不管東風不東風,相隔千年的這倆詩人,都把「鎖拿二喬」作為曹操戰勝東吳的象徵。

而元代民間藝人說書用的《全相三國平話》,因為是小說話本,寫意就變成寫實。

書中,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勸說周瑜起兵抗曹,他的說辭便是:「今曹公動軍,遠收江吳,非為皇叔之過也。

爾須知,曹操長安建銅雀宮,拘禁天下美色婦人。

今曹相收取江吳,虜喬公二女,豈不辱元帥清名。

這裡還只是諸葛亮在用說辭,真假難辨。

而到了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除了保留並擴充這段說辭之外,羅老還選擇曹操長江大宴橫槊賦詩之時,借老曹自己的口說:「吾今年五十四歲矣,如得江南,竊有所喜。

昔日喬公與吾至契,吾知其二女皆有國色。

後不料為孫策、周瑜所娶。

吾今新構銅雀台於漳水之上,如得江南,當娶二喬,置之台上,以娛暮年,吾願足矣!」看樣子,老曹這貪圖二喬美色的帽子,算是揭不掉了。

《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諸葛亮為了激怒周瑜與曹操宣戰,朗誦了曹操之子曹植的《銅雀台賦》,並把其中的「攬二橋(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這兩句故意曲解為曹操要擄掠大喬和小喬(本來是指銅雀台上的兩座飛橋)。

這一段也是羅貫中杜撰,因為銅雀台建立於赤壁之戰後兩年,而曹植的《銅雀台賦》裡面也根本沒有這兩句,只有「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小喬與曹操的緋聞竟出自他之口

大家是否還記得杜牧在《赤壁》中所寫的:「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周瑜和孫策帶兵打下皖城,正巧退隱的喬公帶著兩個美名在外的女兒大喬和小喬隱居在皖城,周瑜和孫策占領皖城後,對...

小喬與曹操的緋聞是諸葛亮一手策劃的?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此詩只是一種假設,東風終與周郎便,所以三國時期的大美女大喬小喬並沒有被曹操鎖於銅雀台中。事實上,小喬與曹操素未謀面,也沒有什麼實際瓜葛,純屬莫須有的關係,...

揭秘:曹操覬覦大小喬美色從而引起赤壁之戰?

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人。東漢末,在鎮壓黃巾起義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三年,占據兗州,建安元年,迎獻帝都許。後用其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在官渡之戰中大破袁紹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