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歷史上劉備為何比諸葛亮更能吸引人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過三國演義的讀者都清楚,在蜀漢陣營里,最有智慧的人物當屬諸葛亮,但是諸葛亮跟劉備相比,有一點不及劉備,那就是人格魅力。

但是作為領軍人物,劉備在招徠人才方面可謂是吸引力十足。

劉備

劉備雖然在機權幹略上略有不足,但是卻有著高尚的道德情操,並曾以此感化了刺殺他的刺客。

劉備臨死前還以此來教育他的兒子劉禪,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劉備時期的蜀漢陣營,雖然不能像曹魏陣營那樣猛將如雲,謀士如林,但起碼孔明之外有法正,五虎將之外有魏延黃忠,基本不存在用人的匱乏問題。

而諸葛亮時期的蜀漢,已經進入「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人才短檔期。

諸葛亮

劉備出生貧寒,勢小力薄,卻能在強手如雲的三國時代爭得一席之地,我以為,這與他的人格魅力有很大的關係。

人格魅力具有磁石般的作用,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吸引其他人,令無數人為之傾倒。

人們自動地聚集在他的周圍,沒有任何的外來力量,沒有任何的強制,心甘情願地跟隨他,服從他的意志,聽從他的領導。

對人格魅力的這種吸引力和凝聚力,是粘合劑,是原子能。

三國鼎立之一的漢昭烈帝劉備,就是人格魅力綜合寫照的典範。

他用自己的真誠、仁愛、膽肝相照、禮賢敬士等博得了人民的擁護,這是曹操和孫權都無法比擬的。

他是一位集仁愛、德政、治國人格魅力於一體的領導者。

劉備的人格魅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性格寬厚、仁愛、愛民。

在劉備任職於平原相時,將府中的財物施捨給百姓以度饑荒,自己在府中和一般辦事人員同席同食,無所簡擇。

所以,大家都歸附他、愛戴他,起事之初就很得人心,也給他造就了很高的威望。

後來曹操攻打樊城,追擊劉備於襄陽,劉備在自身都很難保的情況下,他還要帶10萬餘百姓一起走,更可見他的愛民了。

2.重情重義、膽肝相照。

劉備是一位典型的重感情、「義」字當頭之人。

首先,陶謙有意將徐州託付於劉備,劉備堅辭不受,直到第三次陶謙在臨終前將徐州再次交付於劉備時,劉備才肯接受。

比如,關羽被孫權殺害,劉備為給關羽報仇,發兵東吳,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

但是,從這事,我們可以看出是劉備的真情真義的男兒寫照。

3.尊賢禮士、用人不疑。

大家都知道在劉備的身邊雲集了諸葛亮、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延等謀士武將,並且對他死心塌地、忠心耿耿,他有何智慧能讓他們為此效犬馬之力呢?

答案是真誠。

劉備三顧茅廬欲請諸葛亮,諸葛亮本不願出山,但出於劉備的誠懇和信任,才同意出來輔佐他,並誕生了著名的「隆中對策」,協助劉備成就了一備霸業,建立了蜀漢。

劉備

劉備人格魅力的特徵是中華五千年悠久歷史的真實體現。

劉備小時候就十分注意自身品德的修養和歷練,樹立賢德之君的風範。

而且「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一直是他的基本政治理念,鑄就了劉備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人格魅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也出過這些餿主意 竟然會四次中計

劉備拿下了東川,春風得意,躊躇滿志,功業升到了他平生的頂峰。第一次北伐就大獲全勝,跟孫權的兩次北伐一比,就知道劉備集團的強大。孫權斗曹操,損兵折將,吃虧的總是孫權,劉備打曹操,沒費太大力氣,損兵...

劉備和諸葛亮,到底是誰成就了誰

很難說到底是劉備成就了諸葛亮,還是諸葛亮成就了劉備。最好的解釋,應該是互相成就。諸葛亮是能臣,輔佐蜀漢兩代皇帝,鞠躬盡瘁。劉備對諸葛亮,有知遇之恩,並且完全信任他,給了諸葛亮很大的支持。

歷史不敢分析,難道關羽的死另有原因?

關羽之死是蜀漢後期的一大轉折點,關羽此後,張飛為了給關羽報仇而被殺,劉備更是為報殺弟之仇而損兵折將,病死白帝城。可以說關羽之死是蜀漢衰弱的一個標誌。有人說關羽之死是諸葛亮所為,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