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黑馬陸遜:置劉備三兄弟於死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
東吳大帝孫權兄長沙桓王孫策之婿,世代為江東大族。
章武二年(222年),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
在這場戰爭中,東吳軍隊的統帥陸遜使用了以逸待勞的戰法,在夷陵地區阻擋了劉備大軍的進攻長達六個月的時間,雙方在此地僵持,原本銳氣正盛的蜀軍逐漸戰意喪失,在222年8月,被陸遜找到破敵的方法,以火攻打破蜀軍連營,劉備的軍隊遭受了慘敗。
在這場戰爭中,劉備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黃權、張南、馮習、馬良等人或者投降、或者戰死。
這場戰爭的慘敗,是關羽失去荊州之後蜀漢實力的巨大損失,此戰過後不到一年時間,劉備就死了,繼而主掌蜀漢大權的諸葛亮用了五年時間才平定內部動亂。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歷任吳國大都督、上大將軍、丞相。
東吳大帝孫權兄長沙桓王孫策之婿,世代為江東大族。
章武二年(222年),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所率蜀漢軍,一戰成名。
夷陵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
以後陸遜在東吳出將入相。
晚年因捲入立嗣之爭、力保太子孫和而累受孫權責罰,憂憤而死,葬於蘇州,至今蘇州有地名陸墓。
劉備大軍兵力強盛,陸遜避其鋒芒,堅守不戰。
雙方只能對峙。
這一對峙,對劉備軍中就是壓力。
因為蜀軍是遠征,補給方面不如陸遜來的輕鬆,而且又不能速戰速決,再加上已經入夏,天氣十分炎熱,蜀軍的士氣逐漸低迷。
劉備為了士兵的酷熱,命令士兵在山林中紮營,林中自然比外面要舒爽,但這一紮營卻給陸遜帶來了機會。
時至夏季,萬物都比較枯燥,劉備又在林中紮營,陸遜看準時機,命令士兵一人帶一捆茅草,在蜀軍營壘邊放火邊猛攻。
由於紮營的木柵欄和林木都是易燃的物品,火勢瞬間就撩了起來,蜀軍大亂,被陸遜率領的吳軍連破四十多營,可謂是損失慘重。
而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也直接導致了夷陵之戰蜀敗而吳勝的結果。
陸遜火燒連營,這一計策看起來並沒有多麼高超,可以說如果劉備不給他這個機會,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
但是劉備卻失算,在夏季竟然敢如林紮營,可謂是將自己的性命交到了陸遜的手中
黑馬能脫穎而出,除了自身實力,還 需要有機遇,關鍵時刻有人幫著說話。
對於陸遜來說,呂蒙、闞澤就是識馬的伯樂。
他們推薦陸遜的時候,沒有過多個人私利的打算,沒顧慮將來陸遜會不會風頭壓 過自己、能不能知恩圖報。
陸遜本人也是不計個人恩怨推薦賢才的人:早年陸遜率部平山賊時,會稽太守淳于式曾打過他的小報告。
而當陸遜回京向孫權匯報工作
時,卻稱讚淳于式並不「蠢於事」,是個好官。
孫權不解地問:「他打你小報告,你卻推薦他,咋回事呢?」陸遜回答:「他打我小報告其實是為當地百姓著想,我 如果反過來說他壞話,那不合適。
」此事給孫權留下了很好印象。
即使在今天看來,評價一個同事不以其對己有恩而過譽,亦不因其於己有怨而貶損,也實屬難得, 特別是在上司面前。
夷陵之戰全面梳理回顧 揭秘劉備慘敗的原因
夷陵之戰,是三國的著名戰役。關於夷陵之戰的細節,大家還記得嗎?夷陵之戰中,劉備又一次痛失領土。如果不懂夷陵之戰,那就不算讀懂三國。今天,小編為大家重新梳理了夷陵之戰的細節和各個階段,夷陵之戰,雖...
以史為鑑,深度還原夷陵之戰劉備慘敗的三大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這一年註定是關羽不平凡的一年。八月份的時候這才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威震華夏,到了年末情勢卻急轉直下,既敗走麥城,又被俘身死。這一切變化來的太快了,不僅我們接受不了,劉備...
火燒連營七百里?是陸遜太利害,還是劉備太粗心?
「火燒連營七百里」,看這這個詞語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相信知道一點三國歷史的人都了解這個事情吧,不過很多人都是從三國演義中接觸到的,並不一定是真實歷史事件,有人說造成這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劉備當時氣...
夷陵之戰劉備為何不帶諸葛亮?諸葛亮又為何一言不發?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丟失荊州為由,興師伐吳。戰爭初期,蜀漢軍隊所向披靡,攻無不克。孫權求和不能,遂委任陸遜為將,抵禦劉備。結果,「無名小卒」陸遜用以逸待勞的...
諸葛亮,司馬懿,陸遜這三國軍神誰最強?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
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三國時期有九個在裡面,並沒有趙雲
唐肅宗上元元年,追封西周開國名臣姜尚為武成王,詔令京城及各州皆設太公廟,並以張良、韓信、白起等七十二位歷朝歷代的名臣名將配享姜尚兩側。後經歷代君王增刪,剩六十四位,稱"武成王廟六十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