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他代替諸葛亮兩次考量劉備,更一語道破諸葛亮的結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出身於琅琊陽都的名門望族,雖然家道中落,隨叔父來到荊州,其叔父死後更是隱居隆中,安心耕作。

但畢竟出身名門,諸葛亮自視甚高,常自比管仲樂毅,也不管其他人是否認可。

正因如此,諸葛亮的好友非常少,畢竟能入諸葛亮法眼的都是德才兼備的人物。

當時與諸葛亮交好的人,基本都是名士司馬徽的學生,如石廣元、孟公威以及徐庶,而有一個人則與此三人不同,他是原太尉崔烈之次子,歷任虎賁中郎將、西河太守,後來此四人被稱為「諸葛四友」,可見他與諸葛亮相交莫逆。

這個人就是崔州平。

崔州平出身顯赫,但由於時運不濟,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與袁紹一同在山東起兵,導致他的父親崔烈被董卓害死。

或許是因為自己的衝動與魯莽害死了自己的父親,崔州平在起兵之後就辭去官職,遊歷於荊襄之地,並結識了在隆中耕作的諸葛亮。

劉備在荊州時,聽得徐庶舉薦有不世出之才的諸葛亮,又碰巧遇上水鏡先生,得知了諸葛亮的住處,於是帶著關羽和張飛欣然前往隆中,邀請諸葛亮出山。

而這第一次來隆中,劉備並沒有遇到諸葛亮,而是遇到了崔州平。

在兩人的交談中,劉備對崔州平之才也十分中意,當即表示希望崔州平能輔佐自己。

只可惜崔州平無心仕途,因此拒絕了劉備的美意。

而劉備準備良久,第二次前往隆中的路途中,崔州平已經把劉備第一次來隆中的事情和諸葛亮說過了。

崔州平曾經對劉備說過,如果想安然度過這一生,就必須要順應天命。

而這也是崔州平為何拒絕劉備美意,不願出山的原因。

畢竟劉備當時的目標是光復漢室,此時漢室勢弱,這不是劉備一人之力可以扭轉的。

可以說,崔州平當時不願跟隨劉備,是因為他並不看好劉備。

實際上,崔州平是在幫諸葛亮考察劉備。

不然無法解釋,劉備前兩次來隆中尋找諸葛亮時,為何會如此不湊巧的沒有與諸葛亮相遇,卻又如此湊巧的和崔州平相遇?而崔州平在前兩次的考察過程中,其實已經看出了劉備最終不能成事。

只不過崔州平沒有想到的是,他本以為以諸葛亮的才學,定然看出了劉備當時的狀況是絕對不能得天下的。

畢竟當時曹操在北方勢大,孫氏一族在江東經營多年,孫權也並非泛泛之輩,這些都不是劉備可以比擬的優勢。

畢竟劉備只有一個漢室宗親的身份,以及仁義的名分在身,相比較而言,劉備此時的盛情邀請,並不是諸葛亮出山的最佳時機。

或許是諸葛亮感受到了劉備的誠意,或許是諸葛亮認為劉備的確是自己最佳的人選,也或許是因為諸葛亮已經沒耐心再等下去了。

總之,在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時,諸葛亮選擇了出山,並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規劃與才學,先是幫助劉備成功與孫權聯盟,於赤壁擊敗了曹操,瓜分了荊州。

隨後,劉備入蜀川,占領漢中,一舉成為漢中王,最終登基稱帝,而諸葛亮也隨之成為蜀漢丞相,名揚天下。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身為諸葛亮好友,並曾經幫諸葛亮觀察過劉備的崔州平卻銷聲匿跡,就此下落不明。

諸葛亮雖然位及丞相,卻最終「出師未捷身先死」,而這恰恰印證了崔州平當時對劉備三顧茅廬,邀請諸葛亮出山時候的評價: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筆者認為,正因為崔州平有著長遠的眼光,才會看出劉備不會成事,這才會出言告誡諸葛亮。

只可惜崔州平看透了,也道破了諸葛亮的結局,卻也無法幫助諸葛亮更多,作為朋友,他也只能選擇遠離這紛爭的亂世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崔州平和諸葛亮到底誰厲害 崔州平為什麼不出山

崔州平在三國里的名聲並沒有多響亮,甚至都沒有什麼出名的戰績,所以其人變得默默無聞,但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崔州平和諸葛孔明、石廣元、孟公威、徐元直曾經是好友,幾人經常在一起談論天下大事。能跟諸葛亮...

他與諸葛亮是至交,但是他的眼光看的比誰都遠

三國崔州平崔州平,原名崔鈞,是三國時期人。因他的父親崔烈花錢買了個太尉,他對於他父親的行為很不齒,說他父親渾身都是銅臭味,他的父親崔烈舉起棍子就要打他,口中罵著崔州平是個不孝子,崔州平哪是個肯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