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因為這個,中國在三國時代就已經收復了台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古以來,台灣就是中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台灣與大陸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這種聯繫既體現在隔海相望的地緣上,有體現在血脈相連的血緣上。

總之,台灣就像是郭沫若說的那樣,是大陸的兒子,不能分離的兒子。

台灣自古就和中國大陸同屬。

中國元朝政府在台灣有專門的管理機構,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灣。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

當時三國吳王孫權派有萬多人官兵艦隊到達台灣,只是這場遠航並沒有取得太大效果,算是個爛尾工程,若不是因為這個孫權的所作所為,恐怕我們在三國時代的漢族人早已經在台灣發展興盛了。

230年2月4日,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餘名軍士、三十多艘艦船組成的船隊,從章安(今浙江台州市)啟程,經過八天航行,到達古代的夷洲(今台灣),對當地最早進行經營開發。

這是中國正史上關於大陸與台灣交往的最早記載。

但這樣的壯舉只是驚鴻一面,僅僅是燦爛了一時,便被無情的摧殘了。



這次遠航緣由孫權認為陸上難爭霸從而改圖海上。

229年春,蜀相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從曹魏手中奪取了武都,陰平二郡,消息傳到東吳,群臣紛紛上書勸孫權趁蜀魏開戰,登基稱帝。

這年夏初,孫權在武昌南郊稱帝,改年號為黃龍。

派人到夷洲去,就是他稱帝後鞏固統治的計策之一。

黃龍二年春(230年),魏國征東將軍滿龐築合肥新城,加強了淮南的守備,並且魏國在西邊襄樊地區一直囤聚重兵防守,要突破魏國建立的這條從東向西的防線很難。

吳國的北部疆域無從擴大,能做的,也就是利用東吳水軍的優勢,向南邊海外的發展。

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遠航就開始了。

230年2月4日,衛溫,諸葛直率船隊出發,渡海向夷洲,交州駛去。

但是在陸上驍勇善戰的將士,上了船,經過了長時間的航行,都縮著脖子,臉色蒼白地背靠背站著,暈船嘔吐苦不堪言。

第八天,他們到達了目的地,不費吹灰之力就征服了島上的高山族。

並推行了一系列安民政策,與當地居民友好地相處了下來,但過了不久,吳的士兵很快就出現了水土不服,由於缺少醫藥,最後一萬士兵只剩下一兩千人,衛溫,諸葛直,不得不下決心,招募(其實是俘虜)當地一兩千人,給他們許以獎勵,返回大陸,這樣一場具有時代意義的遠航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起初,吳國大將軍陸遜就認為這樣的遠行:「風波難測,民易水土,必致疾病,今驅見眾,經渺不毛,欲易更損,欲利反害。

」總之他就認為當務之急,還是要在國內休養生息,以圖將來的統一全國。

也不知道孫權是後悔沒有聽陸遜的話而氣,還是真的氣憤衛溫沒有盡力完成任務,總之衛溫,諸葛直皆以「違詔無功」入獄被殺。

一場史無前例的遠征落得淒涼收局。

其實這場遠航的意義是非凡的,一來是向外界宣告了台灣自古便是中國的領土,宣告了主權,二來是給台灣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並且加速了對台灣的開發,並帶去了先進的航海技術和農業技術,也加速了台灣人民自己的發展歷程。

總而說來這次航行有些可惜,可惜的是沒有堅持到底,這個原因也是多元的,在當時看來孫權也是為了國家大局來考慮的,畢竟技術有限,前往遠海弊大於利,有點不值得,所以不得已終止了,不能說孫權是庸人,這也是他權衡之下的決策,只是在後人看來這場遠航是可惜的,一是可惜這樣的英雄偉人做出的貢獻,二來可惜這樣的壯舉並沒有堅持下來,其實後人也只能人云亦云的雜談,都沒有在如此亂世待過,再怎麼說東說西也只是過眼雲煙罷了。

前世偉績早已逝去,把握當下共圖進取才是緊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