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連諸葛亮都自愧不如的男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爭奪荊州一戰,孫權殺了關羽,好大哥劉備一心為關弟報仇,趙雲勸不聽,諸葛亮他哥諸葛謹勸也不聽,就是要為弟報仇。
可能是因為為弟報仇心切,腦子蒙圈了,作戰經驗老到的劉備接連犯下打仗大忌,被孫權的大將陸遜看破手腳,各種利用,結果在夷陵這個地方差點就被陸遜KO了。
劉備艱難逃過一劫之後,諸葛亮就感嘆了:「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
就使東行,必不傾危矣。
」孝直是指劉備身邊原來的大臣,名叫法正,官至尚書令,類似後來的宰相差不多吧。
這段感嘆,諸葛亮主要是表達了「如果法正還在人世的話,他一定能阻止劉備去打孫權的,就算去打了,也不會敗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意思。
可見,當時諸葛亮是不贊成劉備為報他關弟一仇去打孫權的,但顯然,他並沒能把劉備勸下來。
桃園三結義,劉備真的是為了手足之情而發動夷陵之戰嗎?
說起結拜兄弟之情,人們總是會聯想到劉關張三人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揭秘:諸葛亮不參加夷陵之戰的真實原因,細思恐極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
劉備出兵伐吳,為何諸葛亮不隨軍出征?主要有這3個原因
導讀:軍師龐統去世後,劉備為了將川蜀之地拿下,將諸葛亮、張飛及趙雲等人調到前線,僅留二弟關羽鎮守荊州。對於荊州的重要性,劉備內心非常清楚,他之所以做此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不是臨時起意。然...
劉備為何要傾全國之力攻打吳國,僅僅只是腦袋發熱為關羽報仇嗎?
對劉備集團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打擊。劉備建立的蜀國,是一個外來政權。而這個外來政權的成分卻相當複雜,有初期便追隨左右的關羽、張飛、簡雍等老資歷,有諸葛亮、蔣琬、馬良等荊州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