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劉備都在手,只能三分天下而不能得天下,原因藏在這句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蜀國的事情我們最清楚不過了,曾經,水鏡先生司馬徽評價他們兩人說:「臥龍鳳雛得其一者可得天下」,那劉備得蜀漢政權同時得到了兩人,那天下不是更應該有如探囊取物,手到擒來嗎?那為什麼劉備只能得到三分天下的一分,蜀漢政權直到滅亡都沒有統一天下?難道只是水鏡先生誇大其談嗎?

先說說水鏡先生吧,水鏡先生是三國時期的一位隱士,也是道學的在三國時期的代表人物,道家一直給人參透宇宙萬物之感,可能水鏡先生得出「臥龍鳳雛得其一者可得天下」也是天相所賜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水鏡先生司馬徽和最後的贏家司馬懿其實是有親戚關係的,有些喜歡為故事添上傳奇色彩的人就給了水鏡先生「三國時期總導演」的稱號。

當然,這只是笑談。

不過水鏡先生在當時學識淵博、善辨人才的美名可就絕不含糊了。

所以,水鏡先生舉薦的人肯定是沒問題的,但問題就在於二人之才真的有厲害到「得一可得天下」的地步嗎?當然,這也沒人能給出答案。

臥龍先生諸葛亮的才智我們也清楚,說是歷史第一智可能也不為過,鳳雛先生龐統在《三國演義》的出場相對較少,但是寥寥幾幕也能看出他的實力。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正統情懷,所以蜀漢的人物他其實都有所偏袒,有些誇大了。

所以,綜合來看,水鏡先生之言是有一定誇大嫌疑的。

但是,水鏡先生其實是有下一句的,只是一直以來都被忽略了。

「臥龍鳳雛得其一者可得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這可是一個大反轉呀,上一句說可得天下,下一句轉而為漢室難興,而且是指名道姓地說到了蜀漢政權。

可是常被人引用的只有那句誇大之言,後面這句話知道的人其實不多。

那麼,子初和孝直分別是誰?為什麼說亡其中一人就漢室難興?

先說子初,子初是劉巴的字,別號劉令君。

曹操討伐荊州之時,大多數人都選擇投靠劉備,但是劉巴卻選擇了投靠曹操。

之後才在益州歸附劉備,之後擔任尚書令。

劉巴在蜀漢政權種最大的貢獻就是替劉備解決了財政問題,同時,參與了《蜀科》的訂立,《蜀科》也就是蜀國的法律文件。

相對於劉巴這個完全陌生的人物,孝直的名聲更大一些,孝直就是那個亦正亦邪的法正。

法正就厲害了,若論陰謀,蜀國無人可與之齊肩,天下廣闊可能也只有一個賈詡能與之較量一二。

法正是助力劉備得到益州的最大功臣,也是劉備非常信任之人,甚至連諸葛亮都不如法正。

法正也是劉備唯一贈與諡號的大臣,足可見法正地位之高。

這兩人看起來也不是非常厲害呀,為什麼這兩人在水鏡先生眼裡地位那麼高?其實,這就是一個互補的情況。

陳壽評價諸葛亮——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

意思就是說諸葛亮更加擅長訓練和管理軍隊,但是在奇謀之上有所不足,而法正正是彌補了諸葛亮在這方面的不足,兩人如果能合作,那北伐大業覺得是可以達成的。

還有就是諸葛亮更擅長治理百姓,但在治國上也不擅長偏門怪招,正好有劉巴來彌補。

諸葛亮和龐統性質是差不多的,都是讀正統書籍出身的人,所以在正道上造詣匪淺,但是,在一些歪門邪道方面,他們不屑於去精進。

所以,雖然有過人的才能,也因為過人的才能才讓他們在某些時候曇花一現,但終究不擅此道,需要專精之人前來互補,很明顯,法正和劉巴就是最好的互補人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水鏡先生的這句話,有多少人只知道半句

三國中水鏡先生司馬徽曾對劉備說過一句話,「臥龍、鳳雛兩者得一便可安天下」。那麼劉備得到了臥龍和鳳雛,漢室為什麼還是無法中興,原因很簡單,那句話其實還有下半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臥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 後面的半句才是重點

三國著名隱士司馬徽曾經說過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於是臥龍和鳳雛兩個人便讓天下人所知,其中臥龍自然是諸葛亮,而鳳雛就是龐統。於是天下人便瘋搶這兩個人,其中劉備更是三顧茅廬去請諸葛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