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說之何謂人傑並非必須歷史一等一而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鑒於上篇不足從開一篇

三國人物之所以出名,確實與演義有關,但要因此說能力不強,或者「單項能力都很強,但綜合能力缺陷明顯」,我覺得有些武斷。

所謂的歷史上的傑出人才,比如韓信、蕭何、張良,大多是一項兩項特別突出,比如韓信用兵如神,但是為人優柔寡斷不善政治。

張良運籌帷幄,蕭何長於治國後勤,但他們不能親自帶兵打仗。

人無完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一定領域表現出眾,而其他方面,能力也好性格也好,總會有一定缺陷。

那些「完人」,都是記載太少,要麼史料缺失,要麼實力不足,人家史官都懶得多寫幾筆。

更何況,三國里能力比較全面的也不是沒有。


上一篇中曾云:「三國里的名人......但缺乏創造性和扭轉歷史的戰略格局。

」能有這種格局的人,中國歷史上也不多見,歷朝歷代最多不過幾人。

而在我看來,曹操、諸葛亮以及魯肅等人其實都有這種「歷史格局」。

另外,如果夠不上這條,難道就不算人傑嗎?以關羽為例,他確實沒這種戰略格局,但他算不算人傑?憑藉蜀漢在荊州的有限資源尚能威震魏吳兩國,早年跟隨落魄的劉備就能得到魏國謀臣「萬人敵」的稱讚,不僅帶兵是把好手,個人功夫也很了得,能突進陣中殺顏良斬其首,後世猛將也以關張自比,而要論後世,尤其是民間影響,誰能比得過他?舉個例子,五一時我去曲阜三孔玩,路邊攤子裡都有賣關帝青龍刀和關帝像的,武聖人賺錢賺到文聖人後花園裡了,生前身後,有幾個能和他比?

至於以曹操為例和劉邦相比,說他格局不如劉邦,我覺得恰恰相反,曹操的格局比劉邦大了不止一星半點。

我不否認劉邦是個人傑,可曹操打小長於富貴人家,待遇都是精英級的,朋友如袁紹都是土豪官二代,根正苗紅,他的格局能比老流氓劉邦差?劉邦見到皇帝出行感嘆「大丈夫當如此」,而曹操二十多歲就當上了洛陽北部尉。

曹操的詩也是大氣磅礴,要說格局,劉家老三穿阿迪王也趕不上。


劉邦能當皇帝,曹操擺不平南方,恰恰是劉邦對手弱,曹操對手強。

項羽看上去武功蓋世,敢打敢拼,可是有一范增卻不能用,人才流失嚴重。

把劉邦打的滿地找牙就是滅不了他,自己搞得離心離德,劉邦那邊卻人才濟濟。

另外,當時天下大亂,項羽不能真正控制全國,劉邦才能有機會發展。


而曹操呢?乍一看劉備孫權軍事都一般,但這兩人都會用人,自己不會打沒事,手下有的是會打的。

陳壽評價劉備是「高祖之風,英雄之器」,「能得人死力」,糜竺、法正這幫人瘋了似的倒貼給劉備,關羽這種驕傲的人命都可以不要就是跟定他了,而孫權寵部下寵的沒了邊,所謂「國險而民附」,碰上這兩個刺頭和曹操玩命,曹操容易麼?

至於「內鬥」那是無奈之舉,赤壁之後出現了不少反對聲音,還要考慮繼承人問題,畢竟曹操的內部不似劉邦那麼單純,劉邦起兵的旗號是「滅秦」,大家是為了消滅秦國而來,目的相對單純。

而曹操是「興漢」,固然有很多追隨他的鐵桿,但也有聽命漢室的人。

他們對曹操專權不滿,如孔融這種人屢唱反調,有些直接策劃叛亂。

所謂「人才雖多,卻人心已散。

不能團結眾將,力出一孔」說的過分了,搞得曹操濫殺功臣,自斷前程一樣,曹操殺的不是那些功臣啊!

至於諸葛亮,「連年北伐無功而返,一旦身死國即覆亡」所謂「身死國亡」已經有人指出問題了,不多說。

「戰術再高明,再勤奮,戰略上出了問題,也是枉然」這句話不知從何談起。

諸葛亮所面對的局面已經是逆天之局了,能否興復漢室並不完全在他和蜀漢,還要看魏吳。

諸葛亮治蜀多年能做到百姓追思,連年用兵卻不致窮兵黷武,也留下了蔣琬這樣的繼承者,給魏國的西線戰場造成巨大的壓力,我覺得這已經是一個人能做到的最好了。

被他貶的官員,有的竟然聽到他的死訊痛哭流涕認為起復無望(廖立),鍾會伐蜀也不讓軍隊在諸葛墓附近樵採,能在國內國外受到一致的尊重,這種實力有幾個人有?

「三國的武將,星光熠熠,但大多是一戰功成天下知,卻無韓信、衛青、李靖、徐達、林 彪這樣級別的常勝將軍。

」我覺得不是三國武將戰功少,而是答主你對三國武將了解太少了......

"最知名的關羽、張遼、周瑜、陸遜,都只有一部代表作,在某一場戰役中,布局謀篇,大放異彩,但在其他戰役中,面對別人的挑戰時,又輸的一塌糊塗。

"最起碼,關羽的斬顏良、絕北道、圍曹仁、降于禁斬龐德很有名,張遼周瑜陸遜戰功先不提,他們何時「輸得一塌糊塗」?答主能舉例充實一下嗎?

「司馬懿,為什麼不能成為一代雄主?」我個人認為,不能以「一代雄主」來衡量司馬懿,他終生只能算魏國權臣,只是後代仍舊把持大權,他本人沒有條件也沒有代曹的野心(或者說有,但只是個萌芽)。

所謂登位爭霸,是由後代不斷積累完成的,而這裡有個過程,諸葛亮也是大權在握,我們能不能說「諸葛亮沒能當皇帝所以他不是人傑」呢?

「與這些歷史上一等一的人物相比,三國諸傑,其智流於術,缺乏大格局,其能力偏向單一,總是欠了一口氣。

」這個地方已經有些跑題了,所謂人傑,我個人認為,其評價標準並非「歷史上一等一的人物」,如果換用這個標準,歷朝歷代都沒有太多的人傑,有也僅是一個兩個

另外的評判標準也有變化,一方面說人傑要有「開創性的智慧」、「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並提到了韓信李靖,實際上這兩個人都是帶兵打仗的將軍,至於所說的「其智流於術,缺乏大格局,其能力偏向單一」。


至於三國諸傑,有大格局的三國時三國皆有,而且如曹操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能力並不單一。

漢初三傑這樣的偏科嚴重尚屬出眾人傑,為什麼到了三國諸傑就不行呢。

因此,我並不認為三國時期屬於人傑太少,之所以三國均勢,鼎立而非一統,三家人才的實力相當是重要的原因。

正因為三家善於用人,人盡其才,所以他們誰也沒有消滅另一方的能力,同時三國的歷史才顯得異常精彩。

答主君臨的答案,說句不自謙的話,體現出來的是缺少對三國的了解——本人只是業餘三國歷史愛好者,只看過《三國志》外加潛水看帖的水平,尚且能看出不妥,若是真正的大神應該能看出更多破綻吧。

本人文筆不好,讓各位看官見笑了。

補充:人傑是才智傑出的人。

人傑的標準,我認為在某個領域有優秀表現即可。

將軍如周瑜這種統帥三軍的,甘寧這種衝殺在前的,關羽這種坐鎮一方的,都算。

三國的人才不僅多,而且並沒有出現天下英才多半歸於一家的景象,導致統一的難度大大增加。

地方世家豪族的崛起使得曹操等人擴張時不能簡單攻伐,而要尋求合作,這使得他們的內部更加複雜。

這些趨勢不是個人依靠所謂的格局和創造力就能改變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五虎上將VS曹魏五子良將,誰更厲害?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國無疑是一個盛產武將的歷史年代。自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三國,這個歷史階段因為諸侯割據、群雄並起,而導致大小戰爭不斷。經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的局勢逐漸形成。對於魏蜀吳三個國家來...

三國六大統帥排名

三國第一統帥當然非魏武帝曹操莫屬。演義中王朗吹捧曹操說:「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憑心而論,曹操確實是三國時代軍事第一人,從討伐董卓起兵,平黃巾、戰呂布、破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