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6位早逝的絕世天才,郭嘉只能排第五,第二你肯定都不認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NO.6 周瑜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周瑜去世時,年僅36歲。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

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NO.5 郭嘉

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

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年僅37歲。

郭嘉智慧真的是曹魏第一嗎?不見得,至少荀彧、荀攸、賈詡不比郭嘉弱,但是對曹操個人影響最大的還是郭嘉,曹操自身就極富謀略,所以想讓曹操完全聽從一個人的建議,這人只能是郭嘉了。

在長年征戰生涯中,曹操總是把郭嘉帶在自己身邊,以便隨時切磋,見機行事。

每逢軍國大事,郭嘉的計策從無失算。

曹操更是對年輕的郭嘉寄予了無限的希望,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後,把身後的治國大事託付給郭嘉。

後人有一句俗語: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你是怎麼看待這句話的?

NO.4 孫登

赤烏四年(241年),孫登去世,年僅三十三歲。

孫登是孫權的長子,公元221年,孫登被立為王太子;並任命南郡太守諸葛瑾之子諸葛恪、綏遠將軍張昭之子張休、丞相顧雍之孫顧譚、偏將軍陳武之子陳表等進宮,為孫登侍講詩書,並隨從騎馬射獵。

程秉、張溫先後為太子太傅。

孫登不僅能禮賢下士、喜愛人才,在鎮守武昌期間,寫信給步騭,請求教誨。

可以說孫登是孫權最滿意的接班人,如果孫登沒有早逝的話,三國發展的走向就未可知了。

NO.3 孫策

破虜將軍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長兄。

三國綽號「小霸王」。

只可惜去世時年僅二十六歲。

孫策絕對是東漢末年崛起最快的一個諸侯了,沒有任何投機取巧,兩年的時間拿下江東,左膀右臂為周瑜和太史慈,麾下不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算是一流諸侯了;可惜正當孫策準備發兵北上之時,在丹徒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

NO.2 周不疑

周不疑是劉先的外甥,十七之時就寫下「文論四首」。

原本周不疑就很聰明,有過人之處,又和曹沖交好,因此曹操對他也特別地喜愛。

曹操曾經還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將他收入曹營,以便將來曹沖繼位之後能夠輔佐曹沖壯大魏國。

然而在周不疑的心中一直惦念著劉備,不肯接受曹操的示好,曹操對他就產生了不滿。

後來,曹沖十三歲那年因病而去世,曹操特別傷心,每次看見周不疑就會想起愛子,又覺得曹沖死後沒有人能夠駕馭地住他,於是就命人將他暗殺。

NO.1 曹沖

曹沖是曹操最愛的兒子,6歲就博覽群書,而且有最著名的「曹沖稱象」的故事,很好的運用了浮力和等量代換。

而且很善於觀察,了解父親曹操的想法,深受曹操的喜愛,司馬懿看見曹沖之後都特別佩服!

在曹操看來,小曹沖簡直就是可愛至極的小大人。

在曹操的幾個兒子中,他覺得曹丕心眼多,曹植浮華不踏實,因此,他一直都想把曹沖立為自己的繼承人。

可惜天妒英才,在建安十三年,曹沖得了重病,曹操憂心如焚,寢食俱廢,他親自向上天禱告請求:願意用自己的壽命換兒子的生命!可天不遂人願,曹沖還是撇下了曹操,撒手人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十大軍師,諸葛亮丶郭嘉都不是第一?

大家都熟讀三國演義,提到最厲害的謀士,絕對都會異口同聲地說是諸葛亮,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三國為期不長,但其頭緒之紛繁,態勢之複雜,人才之傑出,故事之精彩,幾乎空前絕後無與倫比。曹操、劉備、孫權之所...

天妒英才!他若沒早死 何來「三分天下」?

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說起三國名將周瑜,人們總會想起那句話「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周瑜英年早逝是因為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而且小說《三國演義》一直說到周瑜心胸狹...

歷史上的周瑜是個「小心眼」嗎?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聽過三國評書,看過三國戲劇的人,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覺,好像周瑜是個氣量狹窄的人,因為我們記住的是「三氣周瑜」的故事,我們記住的是「既生瑜,何生亮」的所謂名言。

三國歷史多紛爭 背後竟是這五個男人在搞事情!

三國時代,是一個群英薈萃的年代。正所謂時勢造英雄,亂世紛爭之時,無數謀臣登上歷史舞台,為各自的諸侯出謀劃策,從而實現自我價值。相信不少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

可惜他們英年早逝,不然三國歷史會很不一樣

三國里,有的人才本應大放異彩,在史上留下更多的故事。奈何英年早逝,他們綻放的時間太短,人們看到的他們的精彩也很少。如果這些人才能夠長壽些,那三國歷史是否會大不一樣。這不僅是當時三國里的人物所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