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最會拍馬屁的人,一封信把關羽捧上天,信外卻布滿殺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就在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時,一個天大的陰謀,在東吳醞釀。
首先,呂蒙裝病要回建業養病,這時候,陸遜就找到呂蒙。
就像當初呂蒙問魯肅一樣,陸遜這次問呂蒙說:「關羽駐守在荊州與我們相鄰,你擔負守土重責,怎麼能離開,回建業呢,萬一出事了,怎麼辦?」呂蒙既然已經裝病了,就要裝的像一些。
他回答陸遜說:「你說很對,但是我現在病得很重,不得不去接受治療。
」
陸遜聽到呂蒙的肯定,又結合呂蒙的身體情況,進一步分析的局勢。
他指出:「關羽這個人一向是恃強凌弱,現在又立大功,更加不可一世,現在只顧攻打北方的曹魏,對咱們沒有戒備之心。
他要是聽到您病重,一定更不會防備我們。
現在正好利用他的這種心理,來出其不意的擒他。
您見到主公,一定要好好計劃這件事。
」呂蒙卻還是推託說:「關羽一向勇猛過人,很難對付。
而且他據有荊州,廣布恩德。
現在又剛建大功,銳氣正盛,想擒他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
等呂蒙到達建業後,孫權問了呂蒙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誰來接替呂蒙的職位。
事情總是驚人的相似,當初魯肅推薦了呂蒙,現在呂蒙推薦了陸遜。
當然,憑空推薦也不行,都需要理由的。
呂蒙分析了陸遜的特點,說:「陸遜這個人做事深謀遠慮,很有才幹;聽他的謀算,將來一定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樑。
而且現在他還沒有遠大的名聲,關羽也不會忌憚他,沒有人比他更合適了。
讓陸遜就任,表面上裝作沒有什麼圖謀,而暗中尋找時機,最後一舉擊敗關羽。
孫權也很乾脆,就像當初聽了魯肅的推薦一樣,這次他又聽了呂蒙的推薦。
孫權任命陸遜做了右都督,代替了呂蒙。
陸遜到任後,就開始積極的驕兵之計。
給關羽寫了一封信。
信上寫道:「前日看您隨著敵人的形勢而進行軍事行動,遵照兵法指揮軍隊,小小的舉動就大獲全勝,是多麼的威風凜凜!打敗敵國,對我們盟國也是有利,聽聞您打了勝仗,我們也非常開心,想到您就要由此席捲天下,共輔朝廷同振綱紀。
現在我這種不聰明的人,現在我來這邊赴任。
非常仰慕您,很想聽您的教誨。
」陸遜這話說的漂亮,首先表明了東吳方向的態度,就是支持關羽北伐。
其次,就是自己的態度,對關羽不但沒有惡意,還十分崇拜。
又說:「您一戰俘獲于禁等人,全天下的人都非常崇拜您,認為將軍今日之用兵,超過了當年晉文公指揮的城濮之戰,以及淮陰侯韓信的井陘口之戰(陸遜可真是敢說)。
最近聽聞徐晃帶著一小部分騎兵在偵查您的動向,估計曹操要陸續派兵,前來增援。
雖然曹操的軍隊連年作戰,已經疲憊,但是他手下還是有一些精兵強將的(把關羽的注意力吸引在曹魏處)。
一般人們打了勝仗,就會驕傲,兵法上說,打了勝仗,更要謹慎,希望將軍要多做應對的準備,保全自己的全勝。
我是一介書生,智謀不足,不堪大任,但是能和將軍做友鄰,仰慕您,願意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說給您聽。
我知道我這些個看法,都比較膚淺,但是我心意,希望您能明白。
「
陸遜這封信寫得十分符合三十六計裡面的笑裡藏刀,關羽不知內情,反而覺得這些都是陸遜的心裡話,但是他忘記了,東吳向來是英雄出少年。
關羽一大意,就往前線增加了兵力,而且後方的防守,也忽略了不少。
結果,呂蒙和陸遜就去偷襲了。
傳說中的江東四英傑,都是什麼樣的人,給孫權帶來了什麼影響?
可能是由於《三國演義》的緣故,說到三國,更多人關注的是曹魏與蜀漢,而雄踞江東孫吳,總是容易被忽略掉。但只要說到東吳,就不能不提傳說中的江東四英傑。素有「曲有誤,周郎顧」一說的周瑜,老好人形象的魯...
為什麼曹操會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曹丕就真的比不上孫權麼?
孫權,字仲謀,比孫策小七歲。可是與曹操、劉備比起來,他算是晚輩。從建安四年開始,他跟隨哥哥東征西討,到孫策去世,已有了一些經驗。按照孫策對他的評價,他在打仗方面,不如孫策,但是守住江東基業,卻是...
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有五子良將,東吳又有哪些名將呢?
每當我們談論起三國的話題,總免不了對其武將的比較,都說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有「五子良將」,好像東吳沒有什麼能與之齊名的良將,其實不然,三國鼎立,作為其中之一的東吳豈會沒有能征善戰的名將呢?今...
東吳最強儒將,若不死可救關羽,孫權卻視其為「內奸」
熟讀三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曹魏是勢力最強大的,蜀漢和東吳單方面向力抗曹魏是不可能戰勝的,甚至會很快滅亡。只有蜀漢和東吳結成聯盟,才有可能與曹魏抗衡,甚至等到中原突變,北伐中原,而竊取天下,改變三...
東吳四代謀主,誰更勝一籌?孫權至死仍念念不忘他,卻被小說醜化
三國時期,魏國文成武將數不勝數,綜合實力絕對第一;蜀國也有小說中吹的五虎上將,無人能力,文有空前絕後宇宙第一的諸葛亮,那也是牛得不行!但是東吳就很尷尬了,明明就是一個小受,文不成武不就,似乎一直...
孫權手下四大都督,保東吳百年江山,卻因小說之故,一直被「黑」
每每看到盪氣迴腸的《三國演義》,都為那段風雲際會的三國史感嘆不已,真是一個人才輩出、英雄雲集的時代;但是書中以劉備的蜀漢作為正派、曹操的曹魏作為反派,孫權的東吳似乎只是一個打醬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