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三國演義》------ 暗示術的大比拼(之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張軍濤

作者《三國演義》是一部最具有智慧啟蒙意義的經典小說。

單單從暗示學說的角度來看,就足以達到「一言足以興邦,一言足以亡身」的地步;加上我們的文化傳統里歷來有「微言大義」、「片言之間見褒貶」和「殺人不見血」的古訓,因此在《三國演義》里,這樣的情節經常出現,其精策的文字,傳神的敘述,獨到的表達,和由此帶來的神奇的效果,都令讀者嘆為觀止,這些都毫無疑問的的增加了《三國演義》的思維深度和借鑑程度,具有彌足珍貴的閱讀意義和思考價值。

一、暗示術大師------劉玄德

劉備,字玄德,出身貧窮。

但是這廝卻不甚好讀書,性格寬和,不好多說話,喜怒不形於色;並且素有大志,轉好結交天下豪傑。

雖然家中貧窮,販履織席為業,卻做著一個皇帝的夢想。

小時候,常常以家中屋後的大桑樹作為自己的車蓋。

經常戲言道: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

由此可見其志——真真是漢朝的第一奸臣也。

可惜在《三國演義》中,被演繹為天下第一仁人,欺騙了千百年來的中國人啊。

正是他在實現自己的夢想的道路上,面臨著無數的波光詭譎、刀槍劍影的殺戮征戰,也把他鍛鍊成為天下第一奇才的暗示術大師,書寫了劉大師暗示術的精彩傳奇。

(1)暗示殺人術

《三國演義》第19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中,卻說下邳城破,天下第一勇將呂布被曹操擒獲。

曹操和劉備端坐在白門樓上,呂布被緊緊的捆綁著。

這時,被擒的呂布謀士陳宮只求速死,昂首下樓,曹操起身相送。

呂布見劉備坐在台上,對劉大師說:你為座上客,我為階下囚,為什麼不給我說幾句好話相助呢?劉玄德大師點頭稱是。

等到曹操上來坐好,呂布趕緊說:「曹大人你所擔心的不過是我不聽你的話罷了,今天我是徹底服氣你了,今後你做主帥,我做先鋒,何愁天下不定乎?」曹操一時拿不定主意,回顧劉玄德大師:「你看怎麼樣啊?」劉玄德大師趕緊說:「明公啊,你難道忘了丁建陽和董卓是怎樣死的嗎?」曹操頓時大悟,立即將呂布拉下處死。

呂布氣得大罵:「劉大耳朵,你忘了我曾經轅門射戟救過你的命啊,你咋恁不講信用!」

可憐呂布一世英雄,竟死於非命。

劉玄德大師初出江湖,剛剛有了話語權,就一言送呂布命喪黃泉。

丁建陽、董卓何許人也?丁建陽丁原者,曾經的荊州刺史,呂布的第一任乾爸爸,為了自己的前途,呂布手刃丁原,提著血淋淋的人頭作為投名狀,投降了董卓;後來又因為爭奪美人貂蟬,呂布和董卓反目,執方天畫戟刺死第二任乾爸爸董卓。

劉玄德大師可謂要言不煩,徹底撕下呂布的一切遮蔽,最終讓曹操下定殺心。

劉備真乃暗示術的無間道第一高手啊。

(2)暗示用人術

劉大師不僅害人有術,在任命高級官員的時候,也往往暗示有術,點撥到位。

在第63回《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里,劉備在奪取西川的征途中,被西川名將張任設計射死軍師龐統。

劉備無奈,只得派關平去請留守荊州的諸葛亮。

諸葛亮接到書信一看,只見書中表面上把荊州託付於諸葛亮身上,教他自己量才錄用,委任鎮守荊州人選。

但是,諸葛亮是何等聰明的人物,馬上猜到劉大師的用意。

所以關羽問:「軍師你去西川,這荊州也是重要的地方,對我們來說,作用非同一般,讓誰來鎮守呢?」諸葛亮這才說出來謎底:「雖然書中沒有明確留下鎮守的人,但是我已經知道他的用意:他教關平前來送書信,這不明擺著是讓關雲長來鎮守荊州嗎?」就這樣,諸葛亮把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關羽。

儘管在交割印綬時,諸葛亮拿著印對關羽說:「這責任都在都在將軍身上啊」,關羽說:「大丈夫既然擔當重任,除死方休。

」諸葛亮聽說他說個死字,心中就感覺不妙,想不給吧,已經說出來話來,只得交代八字方針: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關羽表面上答應永記肺腑,其實一高興早就把他忘到九霄雲外了。

最終引得兵敗麥城,身首異處,荊州也徹底淪陷。

劉皇叔的暗示用人術,任人唯親,最終造成了功業垂成,中興漢室的願望成為畫餅。

(3)暗示制臣術

在該書第85回《劉先主遺照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劉備猇亭兵敗,無臉回成都,便駐紮在白帝城。

章武三年,夏四月,劉備自知病入四肢,不久於人世。

就派人到成都請諸葛亮前來商討大事。

諸葛亮拜見,劉備讓他坐在身旁,說:「我將要離開人世了,你的才能超過魏國曹丕十倍之上,一定能夠安邦定國,成就大事;我的兒子劉禪孱弱,如果可以輔佐,就輔佐他;如果不能輔佐,你就可以取代他自立為成都之主。

」一句話說得諸葛亮渾身出汗,手足失措,叩頭流血。

說:「我怎麼能不竭盡全力輔佐他呢?」劉玄德劉大師何許人也,他最知道諸葛亮,也最知道自己的兒子劉禪,他當著諸葛亮的面說出這些話,難道不是對他——諸葛亮的正話反說嗎?最能看透劉大師的為人的諸葛亮,怎能不識破其中的玄妙!君臣之間的雙簧演繹的淋淋盡致,無以復加,以至於成為流傳千年的佳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只緣識人偏頗 英雄夢斷「三國」

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是古代明君必備的領導素質,也是一種領導藝術,如果不識人、不用人,那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要說打天下、守天下,恐怕最終連性命都難保。三國亂世,豪強並起,群雄逐鹿,誰有識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