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章三父子,三父子指的是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朝歷代出色的三父子,有周朝的文王、武王、周公; 三國時的曹操、曹丕、曹植;北宋時的蘇洵、蘇軾、蘇轍。

今天講的《一代文章三父子》,指的是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

蘇氏三父子

四川眉山三蘇祠的楹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此對聯乃清人所作,上聯「一門父子三詞客」言蘇門父子三人均為填詞名家,下聯「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四大家說的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四家。

千古文章四家,四家文章蘇門占其一,四家非四人。

在北宋文壇上,歐陽修堪稱領袖,蘇門為主力,當時四家裡是沒有王安石的,到了唐宋時,八大家裡才加上了曾鞏和王安石。

蘇洵

《三字經》中的「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中的蘇老泉就是蘇洵。

蘇洵乃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史學家。

他與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及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和唐代的韓愈、柳宗元,稱為唐宋八大家。

「童年讀書,日在東方;少年好學,日在中央;壯夫立志,雨山夕陽;老來讀書,秉燭之光;人不知書,悠悠夜長;嗟爾士子,勿怠勿荒。

」此詩生動寫照了蘇洵的大器晚成。

蘇軾

北宋民間有句俗語「蘇文熟,吃豬肉,蘇文生,嚼菜根。

」意思是說只有熟讀蘇軾所有文章,你才能高中士,有肉吃。

然而,不熟讀蘇軾文章的人,則只有落榜回家啃菜根的份。

《師友談記》里記載蘇軾、蘇轍兩兄弟在宋仁宗嘉佑二年,同時參加進士考試,當時的首輔韓琦知道後,對在座的諸位客人說了一句話:「二蘇在此,還有那麼多人敢參加考試啊,怎麼回事?」此語傳出,據說那次的考生「去者十八九矣」。

蘇轍

北宋的考試定在農曆八月,不巧,快考試了,蘇轍病了。

韓琦知道後直接找皇帝,說:「今年來參考的人,就屬蘇軾、蘇轍最有名望,可是蘇轍生病了呀。

如果這哥兒倆有一個不能參加考試,就有負眾望,不如改期。

」皇帝居然同意了。

蘇氏三父子的文章,各自千古

蘇洵:古勁簡直、長於議論、文有先秦之風

蘇軾:汪洋宏肆,文如行雲流水

蘇轍:汪洋澹泊、體氣高妙

蘇氏三父子同為文《六國論》,各有千秋

蘇洵的《六國論》重在論六國之亡弊在賂秦

蘇軾的《六國論》則論六國存在時間長於秦原因在於六國重用人才

蘇轍的《六國論》論六國所以滅亡在於不團結互相攻伐,予秦可乘之機。

蘇軾蘇轍起名的來歷

蘇洵的《名二子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無所為者。

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完車也。

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

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不及轍,是轍者,善處禍福之間也。

轍乎,吾知免矣。

蘇洵,為子取名,大有講究。

大兒子名「軾」,古代是車前用作搭手的橫木;小兒子名「轍」,即車輪壓的痕跡。

蘇東坡從小生性曠達,其父告誡他要像「軾」那樣放低身段,注意「外飾」,而不要自以為是,鋒芒畢露;小兒子性格平和,為其取名「轍」,天下的車莫不循轍而行,論功勞,車轍是沒份的,然而如果車翻馬斃,也怪不到轍的頭上,這樣很好,可以免禍。

明智的父母,總希望子女首先要學會生存,然後再尋求發展。

蘇軾後來也寫過一首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闡述的正是這個價值觀。

蘇軾蘇轍兩兄弟,亦師亦友的關係

「撫我則兄,誨我則師。

轍幼學於兄,師友寶兼,幼而無師,授業先君。

兄敏我愚,賴以有聞,子瞻既冠學成,先君命轍師焉。

我年二十無朋儔,當時四海一子由,平足之愛,平生一人。

此詩道出了蘇軾與蘇轍亦兄亦弟亦友亦師的親密無間關係。

蘇軾是這麼說蘇轍的:其文如其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

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

蘇轍說蘇軾什麼呢?其於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風不善斥之,如恐不盡。

見義勇於敢為,而不顧其害,用此數困於世,然終不以為恨。

蘇試《水調歌頭》中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兄弟情深的寫照。

看到這裡,您對「三父子」的人生際遇為之感到惋惜還是豁達呢?

有人問蘇東坡「問汝此生何功業?」蘇東坡一言以蔽之「黃州、惠州、澹州。

(本文根據福建國學堂大型國學公益講座整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一門父子三詞客是:蘇洵、蘇軾、蘇轍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軾此對聯是四川眉山三蘇祠的楹聯,上下聯都是頌揚三蘇的。上聯言蘇門父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清代宰相張鵬翮撰大門聯贊三蘇:「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北宋散文家蘇洵(號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兒子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轍(1039~1112) 。宋仁宗嘉定初年,蘇洵和蘇軾、...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名動京城三蘇之一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張鵬翮撰蘇姓宗祠用聯,千古文章四大家,指的是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蘇軾,父子三詞客指蘇軾一家眉山三蘇祠,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蘇軾為兄)。從中足以得知蘇軾的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