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蜀漢的第二把交椅,非關羽諸葛而是名不轉經傳的法正是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三國中蜀漢誰也不會陌生,帶頭大哥自然是劉玄德,坐了頭一把交椅,那第二把應該是誰呢?劉備會最想讓誰做這第二把交椅呢?大家說的最多的應該是關二爺或者是諸葛孔明,而情況是一個不怎麼出名,沒有關羽諸葛亮名氣大,在三國演義中出鏡率也不高,這位高人就是法正,在介紹這位高人之前先說下前兩位「仙神」級別的人物。

按照跟劉備打天下的先後來說,關二爺早於諸葛,說起他們怎麼認識的,還是很有意思的,那時候兵荒馬亂鬧飢的關二爺因打抱不平殺人逃到涿縣為了吃飯,擺攤賣豆子,劉皇叔那時正好在賣草鞋,又因張飛的小夥計(老三看來富裕點)賣肉事件三個人走到一起,在桃園中三個人磕頭拜把子:不願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要上報國家,下安黎民, 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感動天地,後來他們也做到了,單說關羽,忠義的化身,千里走單騎最能說明關羽對大哥的忠心,話說劉備被曹操打敗投袁紹,關羽被拿,大家都知道曹操特別愛惜人才,三國時期無人能及,對 關羽不惜金錢美女利誘,更是赤兔寶馬相送,封侯爵。

關羽非常感動,但尋劉備之心毫無動搖, 關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時刻不忘劉備的知遇之恩,這正式忠之體現!「過五關、斬六將」,路途艱辛而又危機重重,而關羽依然是堅定要找到大哥,這份情義令人無不感動。

後來劉備賜關羽「假節鉞」,這假節鉞多厲害呢, 在君王所有的授權方式之中,「假節鉞」的規格是極高的。

擁有了「假節鉞」的權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並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

),既能調兵,又有對自己部下將領的生殺大權。

諸葛的是「假節」比「假節鉞」價格低,應該說 雖然丞相很級別很高,但是畢竟戰亂時期軍隊地位相對更高些,而諸葛亮在正史中善於內政,關羽卻是除了劉備以外軍隊里威望最高的,甚至單論帶兵能力高於劉備。

諸葛亮在劉備死前其實等於是個高級幕僚,真正實權的不是特別高吧?在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的地位實質上是最高的。

關羽卻又獨立的轄地荊州(劉備有兩州荊州益州,荊州更為富裕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堪稱獨當一面,所以劉備在時地位關羽排的靠前些。

法正何許人也?法正,字孝直,扶風郡(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原為劉璋的部下,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

在正史當中,做第二把交椅的並不是關羽和諸葛亮。

蜀國真正的二把手是法正,並非關羽和諸葛亮兩人,前者是荊州的老大,後者是劉備死後蜀國的實質的掌權者。

在正史中,前期提到的諸葛亮只有兩件事,便是三顧茅廬和聯吳抗曹。

入蜀之後,諸葛亮只是一個掌管後勤的。

法正不但很有才能,而且很符合劉備的性格。

之後法正主張進攻漢中,為劉備進獻了很多策略如獻策殺曹操大將夏侯淵,進入漢中後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這時職位已經超過諸葛亮。

次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英雄怎麼退場的這麼早還有周瑜郭嘉,不然的話歷史可能要還寫了。

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連哭數日。

被追諡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位有諡號的大臣。

死後的待遇甚至比關羽還高。

而關羽鎮守荊州,正史中劉備是在關羽死後稱帝的。

而打東吳更實在關羽死後兩年,才想起來攻打的。

這更是說明,劉備對關羽的死並不太上心。

劉備伐吳失敗在白帝城 諸葛亮感嘆說:「法孝直如果在世,一定能夠勸阻主上,使他不匆忙向東吳進兵;即使向東吳進兵,也不會遭到如此慘敗。

」可以從側面看出劉備對法正是很信得過的, 而等劉備死後,蜀漢後主劉禪才在追諡幾位重要大臣時,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可以看下,單字侯和雙字侯查了不是一星半點。

綜上所述,法正才是蜀國的二把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關羽隕,敗猇亭,蜀漢從此未出西川!

華夏皇帝漫談之蜀漢昭烈帝劉備成都稱帝 白帝託孤 劉備艱難地奪取了益州,不過接下來他打了一場勝仗。由於漢中地勢險要,是巴蜀的咽喉要道。劉備占領了益州,就想進一步奪取漢中。不想曹操動作快,派夏侯淵、...

義字由來的三國關雲長

關羽三國時蜀漢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劉備戰呂布,呂布不敵逃之,過五關斬六將何等勇猛,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

劉備傳記

———說破英雄驚煞人蜀漢建立於221年,開基立國者是劉備。劉備志向高遠,才志卓越,百折不撓,艱苦奮戰4 0年建立蜀漢政權,可惜在位不足3年便病逝白帝城,只能含淚以託孤,遺憾多多。繼任者劉禪,在位...

蜀漢敗落之謎:成也諸葛,敗也諸葛

眾所周知,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年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家,在我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無數的英雄人物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璀璨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史上劉備諸葛亮真的坑死了關羽嗎?是的!

關羽「大意失荊州」,這是中國老少皆知的一個典故。關羽作為蜀漢大將鎮守荊州,發動襄樊戰役進攻曹魏,結果被東吳偷襲,兵敗身死。對於這個典故,有一種觀點認為:關羽之死的罪魁禍首是劉備和諸葛亮,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