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頂級謀士,曹操和曹丕未聽他言,錯失戰勝劉備和孫權的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家都知道曹操能夠建立偌大的曹魏江山,自然和手下的謀士有很大的關係,而荀彧、郭嘉、賈詡以及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郭嘉更是和諸葛亮齊名的謀士,而在曹操帳下還有一位謀士叫做劉曄,其才能可以和郭嘉媲美,而且每次有重要事情,曹操都要和劉曄商量,有時夜裡曹操有事,竟然給劉曄寫了十幾封信找其商量,也可見曹操對其信任和欣賞。
劉曄和劉備一樣本是漢室宗親,從小就展現出了自己的才華,東漢末年著名的評論家許劭稱讚年少的劉曄有佐世之才,此後劉曄也驗證了許劭的此言,當時劉曄身處揚州之地,當地豪強鄭寶知道劉曄有才,於是想讓劉曄幫助自己成就大業,但是劉曄卻不為所動,後來劉曄在一次設宴中斬了鄭寶,而鄭寶的屬下也都願意歸順到劉曄麾下,但是劉曄不願擁兵自重,只是將這些人交給了好友劉勛。
而此時的劉勛則成為了一股非常有勢力的豪強,也因為如此江東孫策對其非常的忌憚,於是孫策派人給劉勛錢財等物讓其攻打上繚,劉勛還以為攀上了孫策這個高枝,但是劉曄則認為這只不過是孫策的計謀,孫策肯定會趁機攻打我們,但是劉勛還是沒有聽取劉曄的建議,隨即孫策趁劉曄攻打上繚,自己則率軍攻其後部,結果孫策大勝劉勛,最後劉勛和劉曄只好投奔了曹操。
而在三國演義中劉曄則是郭嘉向曹操推薦的,當時曹操得知劉曄前來投奔非常的高興,曹操知道劉曄的才能,於是很多的事情都要找劉曄來商量,尤其是曹操在壽春之時,山賊陳策在當地聚眾有上萬人,曹操讓偏將前去討伐,但是陳策久居艱險要地且易守難攻,曹軍偏將沒有攻打,曹操還想派眾將討伐,但是很多將領陳策成不了其後,且不願意攻打,於是劉曄獻曹操獻計,曹操用了劉曄的計謀之後,立即平定了陳策。
曹操攻打張魯之時,劉曄做為主簿隨軍出征,當時張魯派張衛和曹軍展開大戰,因為張衛堅守之地非常的難攻,曹操便命夏侯惇撤軍,可是劉曄認為此舉不妥,劉曄認為此戰可勝,在他的建議之下,曹操下令夏侯惇繼續攻打張衛,就這樣曹軍大勝張衛,不久之後曹操更是攻下了漢中,劉曄再此戰中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在曹操取得漢中之後,本有機會攻占蜀地戰勝劉備,但是曹操沒有聽取劉曄的建議,則失去了大好時機,原來曹操攻下漢中之後,久居蜀地的百姓非常的緊張,劉曄認為曹操此時攻打蜀地,肯定會大部分蜀人會依附於曹操,可是曹操沒有聽取劉曄的建議,可是不久之後劉備派人穩定了蜀中的百姓,曹操此時再問劉曄這時候是否能攻打劉備,劉曄對曹操言道此時晚已,這也讓曹操失去了大好的戰機。
一直到曹丕繼位之後,劉曄還數次向曹丕提出絕佳的建議,期間劉曄曾斷言劉備肯定會因為關羽而舉兵討伐孫權,但是眾將均認為不會如此,此後劉備和東吳在夷陵展開了一場激戰,也驗證了劉曄的觀點,而在劉備伐吳之時,劉曄還曾建議讓曹丕趁機攻打東吳孫權,這樣必定能戰勝孫權,但是曹丕未聽劉曄的建議,這也讓曹丕錯失了戰勝孫權的機會。
這位謀士的計策,差點提前統一三國
三國時期是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的年代,各大陣營里都有神機妙算的謀士,因此才造就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曹操手下謀士們各個都不白給,堪稱智囊團。其中前期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
毛主席最欣賞的一位三國謀士,曹丕若聽其計,早滅東吳59年
三國時期,能臣謀士眾多,蜀國有諸葛亮、龐統和法正,東吳有張昭、周瑜和陸遜,曹魏陣營則更多,比如郭嘉、荀彧和司馬懿等。但毛主席最欣賞的既不是諸葛亮也不是郭嘉,而是在三國演義中跑龍套的劉燁,曾向幹部...
他是曹操帳下的謀臣,空懷佐世之才,卻因為出身一直得不到重用
說到曹操帳下的謀臣,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賈詡、荀彧以及郭嘉等人,唯獨很少有人會提到劉曄。其實這個也難怪,整部《三國演義》中他的出場機會實在是少之又少。但是如果您有觀看《三國志》的話,就會發現他其實...
曹魏最重要的謀士不是郭嘉,也並非荀彧,而是身為三朝元老的他!
此人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他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他的職務雖然不算太高,而且也沒有郭嘉和荀彧的名氣,但是一直是歷代魏主的心腹,參與重大事情的謀...
此人出身漢室宗親是曹操手下智囊曾獻兩條統一大計可惜均沒被採用
我們知道在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文臣武將雲集,其中智囊之士更是曹操能打下曹魏基業的重要功臣,比如我們熟知的郭嘉 荀彧 程昱等人在當時都是赫赫有名的謀臣。但是這次我們說的這個曹魏謀臣他的身份比較特殊而且...
此人這兩條建議,一能滅蜀,一能滅吳,但曹操、曹丕都沒採納!
(說歷史的女人之三國系列第38期)每當說起三國人物,武必提呂布、關張趙,文必提臥龍鳳雛郭嘉荀彧等,這樣的慣性都是被《三國演義》引導的,實屬無奈,以至於讓一些在歷史上真正具有的牛人都被忽略,這其中...
毛主席讚揚他足智多謀,三朝元老,不是曹魏五謀臣,不輸司馬懿
三國時期可謂群雄逐鹿,武將、謀士各展報復,比如諸葛亮、周瑜、郭嘉等,這其中論說謀臣,當屬曹操帳下最多,最後曹魏之所以能三分天下有其二,在人才上曹操占著主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