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到底是曹操與誰發生的戰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赤壁之戰絕對是曹操與孫劉聯軍之間的戰爭,而統帥孫劉聯軍的絕對是周瑜。

三國鼎立之戰的赤壁之戰迷霧似乎太多,目前爭論的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赤壁之戰到底是一場多大的戰爭;二是赤壁之戰曹操到底投入了多少人馬;三是赤壁之戰到底是曹操與誰發生的戰爭。

之所以直到現在史學界還有這方面的爭論,主要原因是《三國志》對赤壁之戰的記錄既前後矛盾,而且也語焉不詳,更主要的是似乎在掩蓋什麼,尤其是關於赤壁之戰到底是誰與誰之間發生的戰爭,在《三國志》中更是漏洞百出,以至於不知道該相信哪段記錄是真實的。

那麼,赤壁之戰到底是曹操與誰之間發生的戰爭,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在魏書和蜀書中略有記載,但在《吳書》中才有詳細記載,而且三處記載是前後矛盾。

如依據《三國志·魏書一·武帝操》中記載是這樣的:公走赤壁,與備戰,不利。

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總共只有31字,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如果不仔細閱讀,幾乎沒有人認為這是在記載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的赤壁之戰。

即使如此,從這段記載來看,至少表達出三個方面的意思:一是赤壁之戰是在曹操與劉備之間發生,與孫權根本就沒有關係;二是戰爭的結果是劉備取得勝利,曹操被打敗;三是劉備因此獲得了荊州和江南諸郡。

所以,史學界許多人據此認為赤壁之戰那是曹操與劉備之間發生的戰爭,而且這場戰爭也是一方為曹操指揮,一方為劉備指揮。

然而,對於劉備獲得的這樣一場勝利之戰,在《三國志·蜀書》中卻幾乎沒有記載,尤其是作為先主劉備傳中是隻字不提,要說有點記載,那也只在《諸葛亮傳》中有一段關於出使東吳遊說孫權的記載,最終的結果是: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

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從這段記載來看,又可以得出三個方面的結論:一是赤壁之戰是曹操與孫劉聯軍之戰;二是戰爭的結果是曹操敗;三是劉備因此而獲得江南。

這三個方面的結果與《曹操傳》中的結果似乎又基本一致,只是發生戰爭的雙方有改變而已,從單純的曹操與劉備之間發生的戰爭到曹操與孫劉之間發生的戰爭。

但孫劉方面至於誰指揮這場戰爭沒有說出來。

但是,如果對於劉備方面真正參與了赤壁之戰,那在《三國志·蜀書》的其他人物傳中應該有相關記載,尤其是劉備傳中更應該有記載,可是,翻遍三個《蜀書》,無論是劉備,還是關羽或張飛等當時劉備方面的重要人物,都沒有半點記載,這又說明了什麼呢?這只能說明發動赤壁之戰時,劉備方面根本就沒有相關人員參與,或者說來不及參與,戰爭就結束了。

那麼,戰爭是如何結束的呢?這個問題在《三國志·吳書》中似乎能夠找到答案。

無論在《吳主權》還是在《周瑜傳》或是《黃蓋傳》等傳中都有記載,尤其在《周瑜傳》中對於赤壁之戰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既有孫權方面關於是投降還是主戰的討論,更有周瑜請戰並且能夠贏得戰爭暢敘的理由,而且在《周瑜傳》中我們能夠看到,赤壁之戰至少發生了兩場戰爭,剛開始交戰,曹操就敗退,從長江南部退到了長江北部:「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

」可見,這個時候,長江天塹不在周瑜方面,而是曹操憑其阻擋周瑜的進攻,曹操處守勢。

所以,赤壁之戰真正的核心之戰為接下來的戰爭,這個時候周瑜採取黃蓋的戰術,先詐降,然後用火攻,而且在《裴松之注》裡面對於黃蓋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有記載,當時的黃蓋受傷落水,被吳軍救起,大家沒有發現他就是黃蓋,將其丟在船里的廁所里,黃蓋大聲叫韓當,韓當聽出是黃蓋的聲音,才用衣服將他包起,否則,有箭傷的黃蓋,即使沒有傷,那也會凍死,是韓當救了他一命,可見,當時戰爭的激烈到了什麼程度。

戰爭的結果是曹操的「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

」赤壁之戰結束。

但是,赤壁之戰之後還有戰爭,那就是周瑜與曹仁爭南郡,在這場戰爭中周瑜被亂箭所傷,曹仁聽到周瑜受傷的消息就要發動進攻,但看到周瑜負傷而戰就嚇得退走了,周瑜因此獲得南郡,最終被孫權任命為南郡太守。

所以,關於赤壁之戰到底是曹操與誰之間發生的戰爭,如果僅憑《三國志》中的《魏書》中的《曹操傳》中的31個字,那這場戰爭就是曹操與劉備之間的戰爭,與孫權方面沒有任何關係,但如果看《諸葛亮傳》,才知道孫權派了周瑜、程普、魯肅等率領三萬大軍參加了戰爭,主角還是曹操與劉備。

但如果真是這樣,那為何關於赤壁之戰的主要描寫又在《吳書》呢?那原因只有一個,赤壁之戰中的核心之戰發生在曹操與周瑜之間,而且從《吳書》來看,主導這場戰爭的是周瑜。

可是,在《魏書》中為何對周瑜隻字不提,只提劉備呢?根本原因是劉備是霸主之一,曹操也是霸主之一,這樣,曹操被劉備所敗,似乎有面子一點,而且歷史是後人寫的,歷史從來都以成敗論英雄,劉備作為後來的三大霸主之一,在寫曹操傳時說曹操輸給劉備似乎比寫輸給周瑜更有顏面,因為周瑜只是孫權手下的將領,如果說曹操被周瑜打敗,那顏面盡失,何況,《三國志》是以曹魏為主線寫的,是晉的前身。

而在《諸葛亮傳》中為何也只簡單的提及周瑜呢?根本原因是諸葛亮是蜀漢的大臣,寫蜀漢人物時當然要突出蜀漢人物的特點,不可能在這裡大寫周瑜,被周瑜的光輝所遮掩。

而在《吳書》中為了突出東吳各主要人物的活動,當然就要還原事實的真相,從整個《三國志》來看,都突出了這樣一個特徵。

其實,如果還原當時的真實情景,我們還忽略了一個人物,那就是劉琦,當時,劉備流浪到荊州,依附的是劉表,現在,劉表死了,劉琮投降了,作為沒有退路的劉備方面又戰敗了,他必須依靠劉琦,至少在表面上要依靠劉琦,因為劉琦還有部分水軍,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即使按照諸葛亮遊說孫權的說法,劉琦的力量在當時還是超過劉備,合起來有2萬多人,而孫權當時派周瑜參加赤壁之戰那是3萬大軍,所以,赤壁之戰應該是曹操大軍對陣孫權、劉備和劉琦三方的聯合大軍,而且從當時的實情來看,劉備雖然是實際的領導者(指劉備與劉琦軍隊),但表面上他還是應該依附於劉琦,但為什麼歷史最終將劉琦忽略,那還是成敗論英雄的原因。

而且從孫權、劉備、劉琦三方實力來講,雖然周瑜只是孫權的手下,但周瑜也不可能服從劉備的指揮,一方面是劉備、劉琦是敗軍,被曹操打得幾乎是沒有地方可以逃了,即使按照諸葛亮的說法,合起來有2萬多人,但已沒有多少戰鬥力,而周瑜率領的是3萬大軍,而且當時的孫權有選擇,可以投降曹操,也可以力戰,但劉備沒有退路,是有求於孫權,所以,即使三方軍隊合起來,那也必須要聽周瑜的指揮。

更何況,在赤壁之戰中,確實是周瑜僅憑自己的3萬大軍打敗了曹操的20多萬大軍,無論曹操所說的理由如何,都不可否認事實。

要不然,如果真是劉備為主戰勝了曹操,那在《蜀書》中還不大寫特寫?可為什麼在《蜀書》中除了有諸葛亮遊說孫權一出真正的赤壁之戰發生時就隻字不提呢?

所以,赤壁之戰到底是曹操與誰之間發生的戰爭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曹操率領的大軍與孫劉聯軍之間發生的戰爭,而且孫劉聯軍不只是孫權與劉備的軍隊,而是孫權、劉備和劉琦三方的聯合大軍,而雙方的主帥之誰,曹操方面當然是曹操,而孫劉聯軍方面絕對是周瑜。

這也是孫權稱帝,功歸周瑜的根本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真正原因是源於瘟疫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云:「今臣將兵二十萬……奉國威靈,仗鉞征伐,……遂蕩平天下,不辱主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

曹操赤壁之戰兵敗的真正原因。

赤壁之戰前的曹操可謂雄心壯志,氣吞山河,他通過討董卓、伐呂布、滅袁紹、攜天子而令諸侯,一度統一了中國北方,而且麾下兵精將廣、人才濟濟,因此揮師南下,欲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不料占據軍事

赤壁之戰的真相

先說點虛的,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全書的最高潮,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先有諸葛亮舌戰群儒,篡改曹植的《銅雀台賦》,將「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改成了「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將...

曹操兵敗赤壁之真相

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一次著名的戰爭,正是這場戰爭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曹操在這場戰爭中失敗後再也沒能捲土重來,從此勢力僅限於北方,而孫權和劉備在江南和巴蜀的勢力則得以鞏固。赤壁之戰前的曹操可謂...

真實的赤壁之戰:諸葛亮沒借箭黃蓋沒挨打

「草船借箭」是借來的故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麼抗曹?「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