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致命的弱點是什麼?司馬懿只用17個字就一針見血概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有著臥龍先生之稱的諸葛亮無疑是劉備爭霸路上最佳的選擇。

劉備從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之後,其就送給劉備一份重量級的禮物——隆中對戰略,讓劉備從此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走了很多彎路,開始了蜀漢政權的重要的步伐。

從此之後,諸葛亮就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一直到白帝城託孤,南征蠻夷,六出祁山,可以說為蜀漢政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尤其是《三國演義》之中,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是智慧的化身。

然而,諸葛亮並不是真正的神,他還是有著致命的缺點的,那麼諸葛亮最致命的缺點是什麼?

對於諸葛亮,我們還是需要辯證的看待問題,他作為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在後世人們心中他是一位足智多謀、克己奉公的千古賢相,他鞠躬盡瘁,效力蜀漢,是忠臣的典範。

然而他卻出師未捷身先死,在最後一次北伐曹魏的時候,病逝五丈原,只活了54歲。

然而諸葛亮的54歲,卻分為兩個階段,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

他隱居隆中,躬耕隴畝,心懷天下,研究治國用兵之道。

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

他輔佐劉氏,力圖復興漢室。

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六出祁山,北圖中原,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諸葛亮的一生,是充滿傳奇的一生;尤其是執掌蜀漢大權,在敵方老一輩的名將謀臣相繼離世之後,基本上是傲視群雄。

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諸葛亮秉承劉備的遺志,從228年春至234年冬,七年間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然而在北伐的戰爭之中,諸葛亮遇到其一生之中的宿敵——司馬懿。

司馬懿,也是漢末三國時代的「奇才",審時度勢,投靠曹操,因遭遇曹操的忌諱,而非常善於隱藏自己,非常低調的勤勤懇懇工作。

之後輔佐曹丕,奇斷必中,尤其是在軍事領域謀略預測可謂百發百中,備受曹丕重用,封他僕射(丞相),死後遺詔他做輔政,並對太子曹叡說:「慎勿疑之。

」從此,司馬懿輔助曹叡,與諸葛亮鬥智鬥勇,最終以傑出的才華,阻斷了諸葛亮北進一統中原的願望,使得諸葛亮含恨龍歸九天,維護了魏國的安全!

司馬懿雖然非常怕諸葛亮,而且每次交戰,相對處於下風,但是其發現了諸葛亮的致命弱點,曾一語道破,即「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

意思是說,諸葛亮雖然志向遠大,卻優柔寡斷,雖手握重兵,卻不懂得權變的道理。

所以司馬懿曾坦言「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也就說,諸葛亮雖然有十萬兵馬,但是卻已經進入了我的計謀之中,擊敗他是必然的。

而事實上,司馬懿確實讓諸葛亮屢次吃癟,公元231年春天,諸葛亮第四次進行北伐。

司馬懿就採取了正確的「避其鋒芒」,待蜀軍睏乏自動退兵的計策,堅壁清野,拒不出戰,讓諸葛亮無功而返。

公元234年春天,諸葛亮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出兵北伐中原,司馬懿再次以「堅壁拒守,以逸待勞」的指示,與諸葛亮相持百餘日。

諸葛亮數次挑戰,司馬懿均堅壁不出,以待其變。

諸葛亮便派人給司馬懿送來「巾幗婦人之飾」,欲激司馬懿出戰,司馬懿仍不出戰。

為平息部屬不滿情緒,故意裝怒,上表請戰。

魏明帝不許,並派骨鯁之臣辛毗[pí]杖節來做司馬懿的軍師,以節制他的行動。

導致諸葛亮速戰速決的做法失敗了。

司馬懿的評價是客觀的,雖然諸葛亮乃傑出的軍事家,但是卻中規中矩,謹慎,從不冒險,連魏延的「子午谷」奇襲計劃都沒有採納,可見其軍事戰略的弱點。

陳壽在《三國志》中曾這樣評價:「諸葛亮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這也側面的反應了司馬懿所說的是正確的。

俗話說,最了解自己弱點的人,一定是其競爭對手,司馬懿作為諸葛亮最後的宿敵,無疑是最了解諸葛亮的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什麼沒有打敗司馬懿?

熟讀三國歷史,大家因受到《三國演義》的深遠影響,導致大家都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論智慧,論兵法,論謀略,諸葛亮都遠勝於司馬懿一籌,什麼「空城計」、「火燒上方谷」等等,甚至諸葛亮死後,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