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最能待價而沽之人,屢亂朝廷卻能屢出奇計,不能不被倚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允施展連環計,成功拉攏呂布與自己一起誅殺了奸賊董卓,長安百姓 拍手稱快,天下一片沸騰。

董卓餘部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慌慌張張 逃到陝西,派人來到長安上表乞求赦免,可見董卓集團是多麼不得人心。

如 果王允能正確判斷形勢,赦免四人,搖搖欲墜的東漢王朝或許能得到喘息機 會。

但王允一心想著除惡務盡,回復道:「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

」(見第九回)將矛盾進一步激化,這也為日後自己 被殺埋下了伏筆。

不過即便如此,李傕等四人仍然心有餘悸,打算各自逃生。

這時,有謀士提出:「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縛君矣。

不若誘集陝人並 本部軍馬,殺入長安與董卓報仇。

出主意的這個謀士叫作賈詡。

這個點子的目的,賈詡自己做了陳述:「事 濟,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走亦未遲。

」一言以蔽之就是打得贏就打, 打不贏就跑,先試試再說。

賈詡不在王允所說的不赦免的四個人當中,為什 麼他還要主動為李傕等人獻計獻策呢?只能證明他是這四人的心腹。

禍亂朝 政、對抗十八路諸侯,賈詡都應該有份參與其中。

為了自保,賈詡才提出了 這個禍國殃民的計策。

在賈詡的鼓動下,李傕等人放棄了各自逃生的打算,很快便聚眾十餘萬 人,兵分四路,殺向長安,最終殺了王允,將漢末朝廷控制在自己手中,天 下局勢愈發混亂。

不久,西涼韓遂、馬騰率兵十餘萬殺向長安,聲言討賊。

賈詡獻計在盩 厓山堅守不出,西涼軍終因糧草告罄,不得不拔寨退軍,李傕、郭汜得以繼 續挾持漢末朝廷。

賈詡又為李傕等人立下了大功。

賈詡為什麼這麼做呢?書 中沒有交代,姑且可以認為是自保思路的延續

太尉楊彪向漢獻帝獻計,謊稱郭汜與李傕的夫人有染,激起郭汜之妻的 妒忌之心,挑起李、郭二人不和。

雙方在長安城中大打出手,實力大損。

這 時,侍中楊琦又向漢獻帝提議拉攏賈詡進一步削弱李傕。

漢獻帝依計而行, 賈詡也當即表示願意協助。

在賈詡的策動下,原本支持李傕的羌人被賈詡以 「天子知汝等忠義,久戰勞苦,密詔使汝還郡,後當有重賞」(見第十三回) 勸走,騎都尉楊奉、宋果密謀反叛,李傕自此軍勢漸衰。

賈詡為什麼會突然幫助漢獻帝呢?侍中楊琦當初給漢獻帝獻計時給出的 理由是「臣觀賈詡雖為李傕腹心,然實未嘗忘君」,也就是說賈詡心系漢室。

這就奇怪了!既然如此,當初賈詡為何要鼓動李傕等人兵犯長安、給漢室帶 來巨大的災難呢?李傕、郭汜等人在長安城中胡作非為,賈詡並無任何言行 加以勸阻,反而是幫助他們擊退了前來「討賊」的韓遂、馬騰。

直到李傕、 郭汜反目,賈詡的「未嘗忘君」之心才顯露並被楊琦察覺。

接下來他不僅為 獻帝獻計獻策,還親自出馬實施,這種行為顯然就不是自保那麼簡單了,更 像是為了 「大義'但後面發生的事情又會讓人對這個假設產生懷疑。

李傕、郭汜的內訌給了漢獻帝逃出長安的機會。

在楊奉等人的護衛下, 漢末朝廷終於離開長安向洛陽行進。

遠在山東的曹操聽說獻帝東歸,派夏侯 惇、許褚、典韋率兵迎接,將獻帝安置在洛陽城中。

李傕、郭汜得知消息後, 準備出兵攻打,搶回獻帝。

這時候賈詡出面阻止,他認為曹操兵精將勇,不 如投降曹操,求免本身之罪。

李傕大怒,拔劍欲殺賈詡。

眾將苦勸,賈詡逃 過一劫D當天夜裡,賈詡偷偷離開,單人獨騎回到自己的故鄉,算是與李傕、 郭汜等人徹底劃清了界線。

賈詡勸李傕投降,求免本身之罪,這又回到了自保的路子上。

之後他離 開李傕回鄉,也是這種思路。

既然當初有協助獻帝的「大義」,為什麼不干 脆趕往洛陽依附獻帝而要偷偷回鄉呢?莫非是因為當初提出進攻長安造成天 下大亂而心中有愧?還是因為大徹大悟不願再問紅塵,從此回鄉隱居?

賈詡再度出現,是在第十六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清水」。

此時的他已經搖身一變,成了盤踞宛城的割據勢力張繡的謀士。

賈詡為什麼 會放棄在家隱居的生活投靠張繡?書中同樣沒有交代。

面對曹操大軍的進犯,賈詡提出的建議與當年對李傕等人一樣:投降。

賈詡的理由是曹軍實力雄厚,不可為敵。

之後賈詡奉命來見曹操,洽談投降 事宜。

曹操見賈詡應對如流,有了招攬之意。

賈詡說了這樣一番話:「某昔從 李傕,得罪天下;今從張繡,言聽計從,不忍棄之。

」這番話是賈詡的反思, 說明了他對當年獻策兵髮長安造成天下亂局的悔恨,這也解釋了自己離開李 傕的原因。

至於為什麼不願離開效忠代表朝廷的曹操,他的回答模稜兩可, 僅僅是以張繡對其言聽計從進行敷衍。

此時的張繡並非人多勢眾,隨時都有 被其他割據勢力消滅的可能,這就不是自保。

張繡又不像曹操那樣代表皇權, 賈詡也不能彌補當年的過失,這也不是為了「大義」。

那麼,賈詡的目的何 在呢?

張繡投降後,曹操見色起意,偷納張濟寡妻,激起張繡的憤怒。

賈詡獻 策將曹操擊敗,曹操的長子曹昂被亂箭射死,侄子曹安民被剁成肉泥,心腹 大將典韋戰死。

之後,雙方又展開了多次交鋒。

每一次都是賈詡獻計將曹操 擊敗,保證了張繡集團的生存。

不過,隨著官渡之戰的爆發,賈詡的態度卻 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第二十三回「禰正平裸衣罵賊,吉太醫下毒遭刑」中,曹操派劉曄來到 襄城招降張繡。

劉曄先見賈詡,賈詡將劉曄轉交的曹操書信給了張繡。

此時, 袁紹的使者求見,希望能與張繡一起對抗曹操。

賈詡表示:「汝可便回見本 初,道汝兄弟尚不能容,何能容天下國士乎!」當面撕碎了袁紹的親筆信,呵 退來使,並建議張繡歸順曹操。

賈詡給了三個理由:「夫曹公奉天子明詔,征 伐天下,其宜從一也;紹強盛,我以少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操雖弱,得我 必喜,其宜從二也;曹公王霸之志,必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 也。

」此後,張繡便與賈詡一起到許都投降。

張繡的難題算是解決了,但對於賈詡的疑問並沒有因此消除。

賈詡的第 一個理由是曹操「奉天子明詔,征伐天下」,這是「大義」。

第二個理由「操 雖弱,得我必喜」,這是自保。

第三個理由「必釋私怨」也是自保。

既然如 此,從張繡第一次與曹操反目開始到如今,中間尚有多次機會可以投降曹操, 為什麼賈詡偏偏要等到這個時候才投降呢?這又是一個疑問。

綜合賈詡的種種表現,賈詡的幾個為什麼只能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從 建議李傕、郭汜等人出兵長安開始,賈詡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自己,他是 在待價而沽。

李傕聽賈詡的建議占了長安,賈詡成了李傕身邊的紅人;李傕 等人的暴行使賈詡斷定他們無法長久,便利用楊琦的推薦向獻帝出謀劃策並 親自實施,削弱李傕等人的實力,為獻帝東歸成功後給自己獲取更大的好處, 這就等於買了雙重保險。

曹操迎接獻帝,賈詡建議李傕投降。

一旦李傕同意, 賈詡又會變成大功臣。

無奈李傕不但沒有接受賈詡的「好意」,反而拔劍欲 殺賈詡,這讓賈詡的計策失敗。

此時再去洛陽,價碼不足,因此只能回鄉靜 待變化。

基於同樣的考慮,賈詡沒有選擇曹操而繼續留在張繡的身邊,通過 與曹操的幾次較量,讓曹操進一步見識了自己的能力,為日後投降獲得曹操 的賞識埋下伏筆。

等到曹操與袁紹決戰,急需後方穩定時,賈詡才「及時」

地站出來勸說張繡投降。

這個時機自然比中途投降作用要大得多。

事實證明,賈詡的選擇是高明的。

張繡投降之後,曹操滿心歡喜,完全 不計較張繡殺子、殺侄、殺心腹的仇恨,反而向張繡表達了自己的歉意。

張 繡因此被封為揚武將軍,賈詡更是因此獲得曹操的器重,被封為執金吾使, 成了曹操的心腹謀士。

賈詡待價而沽的目的也終於得到實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第一毒士?但他才是做人做事的典範

賈詡字文和,外號亂武(很諷刺吧)賈詡何許人也?在群星璀璨的三國時代賈詡是特別的,他自帶煞氣的,來路不純。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作惡多端的(算是吧)也是詭計多端的。說來說去說不清楚,下面讓我們來帶著欣...

37度2漫畫:宛城之戰前傳之「李郭之亂」

賈詡乃三國第一謀士,一生曾經輔助過好幾個主,到最後還能全身而退,位列三公,也是三國里活得最長的謀士77歲。不說別的,輔助過多個不同勢力的主,還能重用加保,住,全,家,就已經夠nb了。所以在講宛城...

讀三國人物之賈詡——片言禍國起烽煙

三國是一個風雲變幻,滄海橫流,英雄輩出,令人神往的時代,不知多少蓋世英雄盡顯身手,叱吒風雲,正可謂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影響了歷史進程,功與過自有定論。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歷史上的關鍵人物的一句...

智謀過人卻傷漢至深,細數賈詡八宗罪!

《三國演義》第九回,董卓被呂布刺殺後,部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率殘兵敗將落荒而逃西涼,半道途中上書漢獻帝赦免其罪未准,打算解散殘餘兵將各奔東西逃命之際,謀士賈詡說:「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

三國里他算無遺策,被捧上天,其實是自私小人

王允施展連環計,與呂布一起誅殺了奸賊董卓。董卓餘部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慌慌張張逃到陝西,派人來到長安上表乞求赦免。但王允一心想著除惡務盡,獨不赦此四人,將矛盾進一步激化(見《三國演義》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