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國:史上真有「三顧茅廬」之事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玄德寫罷,遞與諸葛均收了,拜辭出門。
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別。
方上馬欲行,忽見童子招手籬外,叫曰:「老先生來也。
」玄德視之,見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葫蘆酒,踏雪而來;轉過小橋,口吟詩一首
「三顧茅廬」這事確實是真的,諸葛亮的《出師表》有交代:「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也有交代:「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三國演義》更是濃墨重彩地描述了一番,從第三十六回到第三十七回,足足寫了數千字,各種文學手法紛至沓來、精彩紛呈,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三顧茅廬」,《三國演義》的精彩要打不少折扣。
為什麼要把史料上不過二十個字的記錄寫得這般細緻入微?表層原因很簡單,小說家就是想要吸引讀者,所以大費筆墨;技術原因也不複雜,對史上最牛軍師出場前進行鋪墊、襯托、增強懸念等。
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呢?大家注意到沒有,在小說第三十五回,劉玄德躍馬檀溪之後,扣人心弦的追殺情節一過,峰迴路轉,畫面忽然變得優美、恬靜、閒散。
在山林幽深處,劉備遇見了松形鶴骨、彈琴自適的水鏡先生,完全進入了另一種境地,實際上也是進入了中國文化的另一個領域——隱士文化、高士文化。
一向主張積極入世,要伸張正義於天下,一生為了這個目的四處奔波、嘔心瀝血的劉備與超然世外的隱士文化相遇了。
小說並不著急寫劉備尋訪政治軍事能人諸葛亮,而是先讓他和一幫閒來無事的隱居者相遇,並與之發生不算太激烈的摩擦。
例如,一顧茅廬時,劉備在林間遇見崔州平,後者反對出來承擔世務,若不是劉備度量大,估計會吵起來;二顧茅廬時,在風雪小店中遇見石廣元、孟公威,劉備被這二位很委婉地下了逐客令:「明公請自上馬,尋訪臥龍。
」接下來遇到的諸葛亮岳父,也是個騎驢賞雪的閒人。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為什麼要安排劉備見這些個與治國安邦毫不相關的人物呢?這種寫法其實是為顯示中國文化的多樣性,表明其既有積極入世的一面,也有高隱山林、獨善其身的一面。
三國文化也不只有征戰沙場、足智多謀的一面,還有飄逸慵懶,清高超脫的一面。
不管是什麼時期,中國的文人士大夫,都會表現出這兩種精神面目。
這樣的三國,才是一個全面而多元的三國。
總而言之,這是中國人對於人生和歷史的一種態度,即進得去,出得來,既能深入其中,又能跳出來從另一個高度看問題。
這種一出一隱的智慧並不是互相矛盾的,事實上,當時的南陽就是一個巨大的人才儲備庫,只不過儲備庫里的人才往往又以隱者的面目出現。
劉備碰到的那些閒散高人,既是隱士,同時也都是能治國安邦、行軍布陣的人才,例如諸葛亮、龐統、鄧艾等。
這兩種文化往往是一種精神的兩個面,出世也好,入世也好,都保存一種高尚的精神。
關於這些隱士的情節,正好呼應了前面那首詞(儘管是後來加上去的)所描繪的:「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中國文化的傳統,既有英雄主義的激昂,又有看淡風雲、我自瀟洒的情懷。
揭秘真相:「三顧茅廬」是真的嗎?
諸葛亮的《出師表》有交代:「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也有交代:「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三國演義》更是濃墨重彩地描述了一番,從第三十六回到第三十七回,足足寫了數千...
揭秘《三國演義》三顧茅廬描寫詳細的原因
玄德寫罷,遞與諸葛均收了,拜辭出門。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別。方上馬欲行,忽見童子招手籬外,叫曰:「老先生來也。」玄德視之,見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
如果沒有「三顧茅廬」隱士文化將會是怎樣的呢
玄德寫罷,遞與諸葛均收了,拜辭出門。均送出,玄德再三殷勤致意而別。方上馬欲行,忽見童子招手籬外,叫曰:「老先生來也。」玄德視之,見小橋之西,一人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後隨一青衣小童,攜一...
此人智慧遠超諸葛亮 卻只在《三國演義》里活了三集
群雄並起的東漢末年,曾有這樣一群人,縱橫其間,神機妙算,無所不知,叱吒風雲,史書叫他們「謀士」。而作為那時站在謀士行業巔峰的人——臥龍諸葛,鳳雛龐統以及那個一言不發的徐庶,《三國志》對三人的描...
一副對聯講述諸葛亮的一生,原來他僅這點能耐
三國演義一個備受追捧的人物諸葛亮。諸葛亮三國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民間的也有很多關於諸葛亮的言語,「三個臭皮匠合一個諸葛亮」等。 諸葛亮在三國里就是個神人,天文地理醫卜星相,五行八作,三墳五典...
他早就看出劉備難成大事,漢室不能再興,因此拒絕加入劉備集團
三國時期要說最經典的橋段大都來自於蜀國發生的事,這個主要還是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但是三國演義中嚴重忽略了一個與諸葛亮、徐庶等人其名的謀士,他就是崔鈞,字州平。對於崔州平的出場最搞笑的要算是他父親...
劉備三顧諸葛亮茅廬,有以下幾點證明是真的
在《三國演義》中,比較有名的,桃園三結義,成為了佳話,之後的兄弟結拜,大家都紛紛模仿,劉備,關羽,張飛。都是以不求同日同時生,但求同日同時死的誓言來表達,對自己兄弟共患難決心和態度。在早些年《古...
三國演義,此人才是名副其實的扛把子,兩招讓諸葛亮頭疼了一輩子
眾所周知,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堪稱時忠臣的代表、正義的化身,也是千百年來我們後人一直津津樂道的一位傳奇人物。羅貫中老師在三國演義中將諸葛亮刻畫成了一個能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軍事奇才,未出茅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