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被殺後,他大兒子張苞為何沒有替他報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說話這蜀漢真是流年不利,劉備稱帝當年,關羽被東吳擒殺;第二年,張飛被部將張達、范強殺害,割下首級,投降東吳。
三兄弟,剩下老大一個。
劉備報仇心切,便要伐吳。
這事,在《三國演義》里寫得那叫詳細,用了幾章來講。
說的是關羽先死,劉備欲報仇,本來經諸葛亮等苦勸,已緩下性子,孰料,張飛帶著長子張苞跟關羽的兒子,關興到了,這一見之下,對孫權的憤恨,又如東流的長江水,遏制不住了。
孔明等人功虧一簣,蜀國大軍引兵東征。
幾仗打下來,把東吳打怕了。
咋辦?此時有人給孫權出主意,謀殺張飛的張達、范疆(演義里是這個名,《三國志》里,是范強)不是在我們這嗎?「何不擒此二人,並張飛首級,遣使送還,交與荊州,送歸夫人,上表求和,再會前情,共圖滅魏,則蜀兵自退矣」——活脫脫一個賣國賊投降派啊。
但若再打,東吳都要被滅了。
舍兩個叛將,把本來就是人家老婆的愛舞刀弄棒管得住劉備的孫夫人送回去,再叫個人去動情地述說當年哥倆好的情意,說不定,蜀兵就退了。
孫權接受了這個主意。
張達、范疆便這兩顆棋子,便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去了。
蜀軍這邊,「即令張苞設飛靈位。
先主見張飛首級在匣中面不改色,放聲大哭。
張苞自仗利刀,將范疆、張達萬剮凌遲,祭父之靈」。
好了,到我們主題了。
在演義里,張苞終於手刃仇人,替父親雪了恥。
然則,歷史上,他是否真的有這個機會呢?
答案是沒有。
《三國志》里,如此寫到,「飛營都督表報先主,先主聞飛都督之有表也,曰:「噫!飛死矣。
」追諡飛曰桓侯。
長子苞,早夭。
次子紹嗣,官至侍中尚書僕射。
苞子遵為尚書,隨諸葛瞻於綿竹,與鄧艾戰,死。
」
張飛死後,被追諡為桓侯。
他的大兒子張苞,早夭。
夭這個字,很有趣。
其有兩意,卻正好相反。
一意是草木茂盛的樣子。
《詩經》中便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言桃花開得正妙呢。
二意卻是,夭折,未成年即死去。
所以張苞早夭的意思是,張苞未成年,即不幸去世了。
這個時間,不管多遲,也在張飛遇害之前。
正因如此,所以張飛的爵位,才由張紹「嗣」而非長子張苞繼承了。
當然,有朋友會說,你跟小說較什麼勁呢?
說是如此講,但多一些比較,才能知真假嘛。
微信公眾號 屏山石
扣扣公眾號 歷史與現實
性格決定命運之劉關張三兄弟之死!
評書大師單田芳的定場詩里曾有一句是「只見桃園三結義, 哪個相交到白頭。」劉關張三兄弟桃園結義,重情重義的故事流傳至今。三人的性格也是比較鮮明的,劉備的仁義,關羽的重情義、高傲,張飛的坦率、暴躁,...
張飛被殺之謎,身邊的侍衛呢?沒人阻止刺殺?
關羽死後,張飛旦夕號泣,血淚衣襟,誰都勸不住。劉備也是及其憤怒,準備討伐東吳,劉備命張飛領軍從閬中到江州會合,當張飛正準備從閬中出發前一晚,不幸被自己帳下的部將張達和范疆殺害。我們都知道張飛乃...
萬萬沒有想到,一代名將張飛死於兩個小人之手,不過我認為做的對
張飛(?-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
劉備不僅有「五虎上將」,竟還有「五大叛臣」,連諸葛亮也被坑慘
說起三國,劉備帳下的「關張趙馬黃」,這五位萬人敵成為蜀漢的「五虎上將」,堪稱三國中的翹楚;尤其是關羽和張飛,不僅是劉備的異性兄弟,更是蜀漢建立的元老級人物,那就更別說他們一生戰無不勝,功高蓋主的...
深扒歷史上真實的張飛:集顏值才華武藝於一身?
說起張飛,我們就會想起《三國演義》中「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的形象。加之央視版《三國演義》經典熱播20多年。張飛豪情萬丈兼嗜酒如命的「莽夫」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張飛被部下殺死其實不是仇殺,而是死在一手孫權策劃的謀殺!
張飛的死在《三國志》有明確記載,但記載得非常簡單。《三國志》中分別有兩處提及張飛的死:一處是在《蜀書.先主傳》中:「(章武元年)六月,(劉備)以子永為 魯王,理為梁王。車騎將軍張飛為其左右所害。...
三國小人物范疆、張達為什麼殺害張飛?
范疆、張達(組合)兩人同為三國時蜀張飛部將。張飛,萬人敵,於千軍萬馬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而范公、張公面對張飛是毫無退卻之意,取飛之首級亦是手到擒來,帶著張飛的首級投奔了東吳。張飛在此二人面前...
關羽張飛的復仇之路,君子報仇不在十年
自關羽敗走麥城,被斬於東吳之手,蜀漢昭烈皇帝劉備,便發起了對吳國的復仇之戰,也是三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役——夷陵之戰,此戰不僅僅是蜀國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也使得劉備失去了最後一位結義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