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曹操比劉備哭的次數多,偏偏愛哭的鍋被劉備背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很多人的眼中,說起對劉備的印象,馬上就會想到他那個哭哭滴滴,聲淚俱下的樣子,好像我們的劉皇叔最大的本事就是哭,三國第一哭神的帽子非他莫屬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大多數人只是受到了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影響,據代表正史的三國志記載,曹操孫權都比劉備哭的次數多,愛哭鼻子的鍋卻讓劉備背了兩千年。
。
。
。
。
。
根據統計,三國演義中劉備一共哭了25次,曹操9次。
而三國志中劉備僅僅6次。
曹操16次,所以我們的阿滿才是真正愛哭之人!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身為三國巨頭的曹操、劉備究竟是為何而哭呢?他們的哭有什麼不同之處?讓我們從他們二人的幾次哭泣中比較一下吧!
曹操的哭:
一、哭曹沖,曹沖是曹操愛子,他死後曹操十分傷心,曹丕安慰曹操,曹操說:「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言則流涕。
二、哭典韋,「太祖退住舞陰,聞韋死,為流涕,募閒取其喪,親自臨哭之。
」
三、哭郭嘉,操曰:「吾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眾謀士皆默然自慚。
四、哭袁紹,公臨祀紹墓,哭之流涕;慰勞紹妻,還其家人寶物。
劉備的哭:
一、哭劉封,劉備要劉封自裁。
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二、哭法正,「明年卒,時年四十五。
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
」
三、哭龐統,「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
先主痛惜,言則流涕。
」
四、哭劉表,備過辭表墓,涕泣而去。
從上面看,曹操與劉備的哭其實很相似,第一哭的都是兒子之死,這是人之常情。
第二第三都是哭的忠於自己的心腹之人,這也很正常,他們哭的第四個,是否真情流露就不得而知了,或許有,也或許是做戲給人看的。
他的聰明才智可比肩諸葛亮,曹操為其三次潸然淚下
說到曹操,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一向以硬朗、蒼健、氣勢恢弘的姿態處世,並卓爾不群地屹立於歷史長河。 從戲劇到小說都把曹操描繪成一個白臉奸臣,陰險多疑、手段毒辣。...
關羽失荊州:劉備藉機除掉結拜兄弟
關羽失荊州不僅僅是孫劉聯盟有始無終的問題,蜀失荊州之事頗為複雜,內中既有關羽本人的問題,又有諸多隱情曲折鮮為人知的史實。從小看三國,看到關羽之死的時候,總是覺得有些蹊蹺。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關羽...
劉關張關係真有那麼好?三國志的記載卻比較耐人尋味
看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人人都知道,三人的感情稱得上的義薄雲天。可是三國志的記載挺有意思。先看龐統,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追賜統爵關內侯,諡曰靖侯。...
劉備和諸葛亮、龐統、法正的關係,誰最微妙?
劉備建立蜀漢,離不開諸葛亮,當然,龐統和法正也是劉備得力的謀士,劉備和這三個人的關係,誰最微妙呢?如果論起親疏,諸葛亮無疑是劉備最倚重的人,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
三國中的這個人的江山真的是哭來的嗎?
有這樣一種說法說劉備的江山是哭來的,原因就在於小說和電視劇的演義,94版《三國演義》里把劉備愛哭的形象演繹的非常好,簡直深入人心,再加上各種電影,小說,評書等,使得三國這個題材人盡皆知,即使是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