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聯繫到現實中會出現什麼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本是一個問答題。

因為在我的回答中加了幾個敏感詞,頭條審核通不過。

現在修改後寫成文章發過出來。

最近幾年,王陽明的心學突然在社會上火了起來。

最有名的一句宣傳詞是「你學了曾國藩卻當不了大官,學了胡雪岩卻發不了大財,就是因為你沒有學習王陽明」。

夠煽情的。

還舉了很多例子:如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之所以戰無不勝,就是因為「一生俯首拜陽明」。

甚至說日本的明治維新就是得益於陽明心學才成功的。

蔣介石也是因為突悟王陽明的「大中至正」,才將自己的名字由蔣志清改為蔣中正,甚至到了台灣後還將一座山改為「陽明山」。

還有人認為《心之力》也是因為楊昌濟的那個著名學生加女婿因為學習王陽明之後的感悟之作,得到楊昌濟的讚嘆。

奇怪的是,解放後仍至改革開放後,陽明心學並不被推崇。

普通老百姓,甚至大多數讀書人很少有人知道陽明心學。

陽明心學好象是這幾年突然冒出來、又突然火起來的一樣。

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值得深思的問題?我認為,還是在於陽明心學本身,它並不是一個十分完善的學說,甚至可以說這種學說對現實社會還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陽明心學的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是起因,即意之動;「知行合一」是實踐過程;「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王陽明認為人要保持內心一片澄明,要有光明心,如此則人有聖人之心。

因此人人可以為聖人。

他自已就以聖人自居。

一、心即理。

王陽明認為,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我之所見、所聞、所想,就構成我的全部世界。

世界是否美好,就在於我心是否美好。

我有聖人之心,我就能成為聖人。

但是,我們並不是聖人。

「聖心是難測」的。

無論是聖人、還是佛、道,只有達到聖人或佛、道的境界,才真正知道何為「聖人之心」。

普通人是做不到的。

如同人飲水,冷暖自知。

沒有喝過水的人,是無法描述喝水的真實感受的;自己喝過水,你將喝水的感受講給沒有喝過水的人聽,他是不可能聽懂的。

這不僅是「文字障」,而是「不可思議」。

自己是處男,別人怎麼講愛愛的感受,他也是理解不了的。

於是就出現了以凡心修聖心、以凡心解聖心、以凡心代聖心。

且不說心即理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不被唯物主義所認可。

從實踐中看,心即理,容易犯主觀主義的錯誤。

將自已的理解當作真理,將自己的觀點當作聖人的觀點,就會出現以自己為善惡認識為標準來區分正義於非正義,區分真理與非真理。

凡是與自己的觀點與行為不一致的,就將不自覺的當作是邪念和邪行。

最典型的就是日本人。

日本的高官如伊藤博文東條英機等,都是陽明新學的實踐者。

他們就認為自己是聖人,「道德高尚」,以自己的善惡標準來判斷一切事務。

所以對於侵略中國他們內心是沒有罪惡感的,他們認為是解放落後的中國,他們燒殺搶掠不是惡,是大善。

在我們的現實也有類似的例子,比如警察刑訊逼供、城管管小販、法官侵犯律師的權益等,也是這種心理的表現。

在警察、城管、法官的心裡,他們就是正文的化身,他們的管理對象就是「正文」的破壞者。

這也是以我心為聖心。

二、知行合一。

王陽明認為,你的知,必須同實踐相統一。

我們應該用自己的知識去改造世界,使得世界合乎自己的知。

使用這樣的理論,確實很容易讓人成功。

所以有人說陽明學說是「成功學」。

如果以成敗論英雄,這個學說是很有成效的。

因為它強調的是我活在人世間,就得按人世間有的規矩去做,才能夠成功。

這種理論的問題在哪裡呢?就是世事並不都是以成功為標準,而是以「道」為最高標準。

自己的行為不符合「道」,即使能帶來收穫、成功,也不可去行。

如果事事以成功為標準,往往就得放棄原則、放棄理想和信念、拋棄聖賢。

比如,你為了與土匪打交道,你就得學黑話;人們愛迷信,你就造神像;大眾愛淫邪,你就去低俗;領導愛聽好話,你就來馬屁等等。

一切以事功為標準。

凡事都是衝著成功為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不會有高尚的追求。

其實聖賢都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這裡的不可為不是不能為,而是達不到目的。

比如孔子,他的思想並不為當時之世俗所認同,但他仍周遊列國,或收學生傳道,傳之後世,這才體現他的偉大。

從當時的情況看,孔子並不成功,不被列國所接受。

正是因為這樣,孔子才是真正的聖人。

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成功,譙周勸劉禪成功投降。

諸葛亮能流傳千年而受讚嘆,譙周被稱作投降派、賣國賊。

(當然,現在又有人努力將孔子打倒、將諸葛亮打下神壇,為譙周之流翻案。

所以陽明心學又火起來了)。

三、致良知。

王陽明認為每個人都有良知,都有「惻隱之心」,也就是聖心。

如同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良知仍是以自己的主觀判斷為標準。

如果自私自利之心不去,妄自用這種「自心」當作聖心,去去惡存善。

就會以為自己的善心就是聖心,用自己的善心代替聖心。

其實與聖人之心相去甚遠,甚至是背道而馳。

因為每個人的善惡標準是不同的,也不一定就是聖心。

所謂「聖心難測」。

並不是自己所想就是良知。

其實真的「道」只是順應天地、順應自然,而不會主動去改造天地、改變自然。

老子說「天地不二」、「聖人不仁」。

天地並無良知,聖人也沒有良知。

天道、聖人只是都只是順乎自然、順乎天地。

明朝晚期,陽明心學被推崇,士大夫、知識分子全都搞修行,號稱聖人滿街走。

結果東林黨只認自己的「良知」、自己的「真理」。

不顧國家民族大義。

明朝滅亡了,哪一個是聖賢?哪一個成了英雄?蔣介推崇陽明心學,不僅失去了大陸,而且造就了現在一大批台獨分子。

所以,我們學習陽明心學,是不是該有所警惕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