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三大功臣,為什麼只有軍事天才韓信必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離不開幾個好幫手,劉邦也不例外,他能戰勝項羽逐鹿中原,成為西漢的開國皇帝,同樣離不開功勞最大的三大名將:蕭何、張良和韓信,這三個人被稱為「漢初三傑」,但是最後這三個人的結局卻各不相同。
韓信因謀反的罪名被殺,蕭何明哲保身,張良功成身退。
張良和蕭何的結局算是完美,為什麼只有韓信慘死?蕭何為何要密謀殺韓信?
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但不受重用。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韓信也一樣,擁有雄才偉略,希望投靠明主一展拳腳。
所以他選擇了劉邦,誰知依然不被重用,本想一走了之,卻被蕭何及時挽留,並封為大將軍,韓信正式登上了楚漢戰爭的舞台。
之後韓信用自己的軍事才能,充分證明了自己,立下了赫赫戰功。
韓信能有今天的成就,他第一個感激的不是劉邦,而是蕭何。
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沒能看清蕭何的真面目,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當然這不是蕭何一個人所能掌控的,他的背後還有一個呂后,而劉邦卻是最關鍵所在。
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多疑,劉邦也不例外。
自從韓信幫助劉邦打敗勁敵項羽後,他就成了劉邦的心病,與張良和蕭何不同,韓信個性有餘,奴性不足,因此劉邦對韓信的猜忌和謀害之心一直滋長。
直到剝奪他的軍權,封為楚王,又利用其人際關係,有人告他欲反為藉口,滅他威風,貶為淮陰侯。
被這麼冤枉,誰又能咽下這口氣呢?韓信憤恨難消,人際關係更加緊張,周圍環境對他越來越不利,直到被蕭何密謀以謀反的罪名被殺。
韓信在死前,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和張良最終都能功成身退,韓信輸就輸在他不懂這些,犯了主動邀功的致命錯誤。
所以說三大功臣,唯有韓信必死,有三點:
第一、劉邦也欲殺韓信
蕭何從劉邦起事時就跟著他,也明白這樣下去,韓信的死是必然的。
而他和張良也將是被劉邦猜忌的對象,所以他們兩懂得分寸,最後全身而退。
而韓信卻不懂這些,以為能死心塌地的輔佐劉邦,卻不料他早已成為劉邦的猜忌對象。
於是便有了被奪兵權,降為淮陰侯的下場。
其實這個時候他已經夠不成威脅了,究竟是殺還是留,都是劉邦的一句話,呂后和蕭何不過是執行人,沒有高祖劉邦的默許,呂后和蕭何是沒有膽量幹掉韓信的。
第二、韓信準備謀反
早在之前,項羽就曾經派人來說服韓信,讓他背叛劉邦,但是韓信拒絕了,面對巨大的誘惑,他毫不動心。
我們知道,直到此時此刻,他從沒想過背叛劉邦,而且還想死心塌地的跟隨劉邦繼續共創未來。
卻不知他在劉邦心裡,並不像劉邦在他心裡那樣,可以說面對三大功臣,劉邦最不相信的就是韓信。
所以他被剝奪權利,降為淮陰侯後,心裡並不甘心,所以當有人勸他造反時,他猶豫不決,卻被呂后抓到了把柄。
隨後就有了呂后和蕭何密謀殺害韓信的事。
第三、韓信是政治白痴
韓信的軍事才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政治上卻無知無能。
天下初定,劉邦大宴群臣之時,點到漢初三傑,以這三人之智,張良和蕭何必定是膽戰心驚,而韓信估計是沾沾自喜。
韓信最大的錯誤就是太高調,從來不知謙虛為何物。
以上三點,就足以看出,韓信的死是必然的,而且還真不冤枉。
韓信是軍事上的絕頂天才,他帶兵能力遠勝於劉邦,既有實力又有威望。
張良曾經對劉邦說過一句話:韓信若反,無人能制。
的確,韓信手下劉邦的兵只有兩千,而其餘的三十萬大軍則是他自己招募的,如果他們要反,天下還真沒有人能拿得住。
韓信唯獨的錯誤就是在政治方面太不會做人了,在那種封建帝王時代,他犯了君主大忌,最後只能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千古之謎:韓信是該殺還是冤殺
楚漢戰爭期間,韓信率兵數萬,開闢北方戰場。破魏之戰,針對魏軍部署,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背水為陣,使將士死地求生,奮勇爭先,大破趙軍。淮水之戰,藉助河水,分割楚軍...
劉邦許諾韓信三不殺?呂后,先殺了再說
作為漢初三傑中唯一被殺的一位,近些年來有這樣一個說法:劉邦曾經許諾韓信三不殺,分別是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但後來,天下大定,他又後悔了。於是呂后趁劉邦巡遊之際將韓信誆騙到長樂宮的種室之中...
漢初三傑為何只有張良獲得劉邦尊重並得以善終
高處不勝寒,劉邦也不例外,劉邦打下江山稱帝時已經年逾五十,老年的劉邦變得愛猜忌、多疑,甚至不再信任當年一同南征北戰的功臣將領們,尤其是不放心異姓的諸侯,於是有眾多功將紛紛被劉邦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