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諸葛嚇走生仲達,司馬懿和諸葛亮是一生的對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與司馬懿,對於喜歡看歷史書的我來說,是最喜歡的一對對手。

他們既是敵人,又是知音。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司馬懿總是輸。

都說是司馬懿根本不想贏諸葛亮,因為他知道諸葛亮沒了,他司馬懿也就活不了,拖著諸葛亮,曹操的子孫就不會殺了司馬懿。

司馬懿就在諸葛亮的光環中艱難地活著。

諸葛亮就不了,做夢都想殺了司馬懿。

在諸葛亮心中,殺了司馬懿,前途將一片光明,所以千方百計精心設計了一場上方谷的大火,終於把司馬懿困住了,卻被上天放了司馬懿。

諸葛亮因此一病不起,命喪五丈原。

諸葛亮就是死了也會打仗,而且還能嚇退了司馬懿。

諸葛亮生前囑託姜維和楊儀,封鎖自己的死訊,軍中一切事務照常,軍隊依次撤退。

一個木頭做的諸

葛亮像傾坐在車上,和部隊一併前進。

追趕蜀軍的司馬懿內心是複雜的,他以為諸葛亮死了,一定在惋惜諸葛亮真的不該死,不該在這個時候死。

沒有了諸葛亮這對手,司馬懿內心應該是極為痛苦的。

恍惚中司馬懿看到了諸葛亮掉頭向自己殺來,中軍「漢丞相武鄉侯諸葛亮」的大旗飄動,四輪車上坐著一位諸葛亮!司馬懿想諸葛亮平時詭計多端,屢受其害,以為又是中了諸葛亮的陰謀,司馬懿勒馬回逃,魏軍丟盔棄甲,自相踐踏,一直逃跑了五十多里地。

後來有人證實了諸葛亮確實已死,司馬昭還讓人搬回了諸葛亮的木像,司馬懿才意識到是死諸葛嚇退了活仲達,而此時,蜀軍已全部退回漢中。

諸葛亮和司馬懿是一生的對手,生前在斗,死後也仍不放過。


在那個時代,沒有了司馬懿,諸葛亮一定會感覺孤獨,沒有了諸葛亮,司馬懿更不會走那麼遠。

註:圖片來自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死諸葛嚇走活仲達,歷史上真有那麼神乎?

羅貫中小說《三國演義》第104回當中,講述了蜀漢丞相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最後一次交鋒。眾所周知,諸葛亮與司馬懿是老對手了,諸葛亮幾次北伐,負責「招呼」他的幾乎都是司馬懿。而司馬懿幾次在諸葛亮面前...

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真相是這樣!

三國是一個激盪的年代,在小時候我們都聽過或者看過三國的故事,比如桃園三結義,過五關斬六將,三顧茅廬,三氣周瑜,七擒孟獲之類的故事;在那個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其中有一個人我們至今提起來很是敬...

來自諸葛亮的概嘆 「英雄惜英雄」

知已,這個詞在百度詞典里解釋為「對自己最了解的對方。一般解釋為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誼深厚,即非常親密的朋友,而不是一般的朋友」。前幾天在頭條悟空問答中,有人問,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諸葛亮的知已...

三國成語故事:死諸葛走生仲達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時間是在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主人公是司馬懿。原文如下:

諸葛亮臨終最毒一計,令司馬懿含恨而終!

建興十二年(234)春,諸葛丞相率大軍由斜谷出兵,據守於武功五丈原,在渭水南岸與司馬懿對峙。丞相感到每次退軍都是由於糧草不繼,使自己的宏圖不能實現,於是分兵屯田,打算在此久駐。與司馬懿對峙百餘...

諸葛亮的遺體竟還有這功效

蜀地,也就是現在的四川流行著這樣一句諺語:「死諸葛嚇跑活仲達。」這裡說的諸葛就是諸葛亮,仲達自然是指司馬懿。當時五丈原一戰,諸葛亮由於在軍中事必躬親加上年事已高終不支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