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宋名相趙普》看落寞草根如何登上大宋王朝的宰相高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趙普,一個傳奇而充滿爭議的人物,大器晚成、謀略國人,同時位居中國古代十大開國謀士與十大宰相之列。
無論是疑雲重重的「陳橋兵變」,還是爭議不斷的「杯酒釋兵權」,這一個個重大歷史事件永遠刻上了他的名字。
並非天賦異稟也不算仕途坦蕩的他,是如何從一個落寞的草根,登上大宋王朝的宰相高位的呢?
三十不立
在中國古代,趙普是一個非常奇特的人物,他與姜太公一樣即是謀士,又是宰相。
其他人,比如張良,他當了大謀士,但不是宰相;蕭何是宰相,但不是謀士;諸葛亮他只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的宰相;劉伯溫,他也是大謀士,但不是宰相。
按說這個人在歷史中的名氣應該非常大。
但實際上,在明朝以後,趙普的名氣很小,而且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
這就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所以你說趙普憋屈不憋屈?
那麼趙普為什麼這麼憋屈呢?馬茂軍在《大宋名相趙普》一書中從他的功業講起的。
一起數落一下趙普幹的事。
陳橋兵變,馬上就有爭議了,該不該搞政變?陳橋兵變是不是趙普搞的?半部《論語》治天下,為什麼是半部而不是一部《論語》呢?杯酒釋兵權,剛剛開國,天下還沒有統一,該不該就把所有武將的兵權都奪光了?還有當了14年的宰相,趙普到底是一代名相,還是奸相,還是權相呢?所以趙普乾的這些事,都是有爭議的。
這就導致趙普成了一個「憋屈哥」。
當然趙普的事業,還是做得很大的。
能夠同時進入兩個中國古代十大之列,證明他也是非常成功的。
那麼趙普這麼成功,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看看他的家世,書中提到:從他曾祖父到他的爺爺,再到他的父輩,做的官在數字上還都是挺大的。
有多大呢?他的曾祖父做到七品,他的爺爺做到八品,他的父親做到九品。
所以說數字上還是很大的,而且一代比一代大,實際上官是一代比一代小。
既然沒有顯赫的家世,像趙普這麼成功的人物,會不會是個神童呢?
趙普不僅不是個神童,還是個失學兒童。
趙普是北京人,他1歲到15歲都在這裡。
北京,當時叫幽州,天天打仗,他就跟著他的父親舉家逃難到了常州,就是現在的河北正定。
但是待下來沒幾年,常州又打仗,那趕快繼續跑唄,之後逃到了洛陽,才算安定下來。
這個時候趙普已經21歲了,因為這段時期一直是在打仗,天下之大安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所以年輕的趙普,就沒有讀多少書,也沒有正規地上過學,就導致後人說趙普「不學無術,寡學術」。
所以少年趙普不僅不是一個神童,還是一個憋屈的小弟。
那趙普的青年時代怎麼樣呢?會不會年輕有為呢?
經考察,趙普的青年時代就更加憋屈。
趙普在自己的書信中說,自己18歲開始,在各地諸侯的幕府中做了15年的幕僚,他自己說:「混跡於幕僚」,就是混。
為什麼是一個「混」字呢?就是這15年,他連一個編制都沒混到,就是一個合同工。
所以這15年,趙普也是非常鬱悶的。
大家想一想,趙普都33歲了,他還是一個沒有編制的合同工,三十而立,趙普還沒有立,這樣一個人我們就可以推測,大概他的後半輩子也不會有什麼成就了。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很奇怪的是,在後面不到10年的時間,有一天趙普居然成了大宋的宰相,飛黃騰達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他雖然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神童的天分,也沒有進士的文憑,是個「三無牌」,但是,從33歲開始,趙普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三個貴人,這三個貴人助趙普一臂之力,使他逐步地走上人生髮展的高速公路。
我們先看一看,趙普和這第一位貴人的見面。
第一位貴人是誰呢?趙普通過怎樣一件小事,顯示出了過人之處,得到了這位貴人的賞識呢?年過而立的他將要迎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呢?
貴人相助
第一位貴人是誰呢?我們今天可能不太知道他,但是在當時他是很有名的,他就是永興軍節度使劉詞。
公元955年的秋天,永興軍節度使劉詞,在病床上召見了趙普,他對趙普說:「普啊,你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青年,我本來是很想重用你的,但是我要走了。
」意思是說,他就快死了,幫不上趙普的忙了。
他看著趙普一臉落寞的樣子,又補了一句說:「不過你也不要失望,我已經把你向中央政府推薦了,我們這一次,只推薦了兩個名額,就有你一個。
」趙普開心起來了,人生終於熬出了頭了。
向中央推薦就表示,以後他就會成為一個有編制的「公務員」了。
我們大家就會想了,劉詞怎麼突然推薦了趙普?他跟趙普只接觸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在那麼多的幹部當中,怎麼會單單就推薦了趙普呢?這與趙普乾的一件比較轟動的事情有關。
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呢?就是在當時,永興軍駐地在西安,西安是唐代的首都,唐代的帝王都葬在這兒,當時兵荒馬亂的,這些軍閥把唐代的帝王陵都給挖了,屍骨扔了一地。
趙普就花重金購買了唐太宗的屍骨,然後掩埋了起來。
這件事情,讓劉詞看到了趙普的不一般。
大家想一想,趙普為什麼要買一具死人的骨頭呢?
首先,他崇拜唐太宗,後面會說到,在趙普的人生理想中,就是想像唐太宗一樣再造大唐盛世。
其次,趙普他有一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
趙普自覺地認為掩埋先賢的遺體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時沒有一個人這麼認為,可見趙普是一個有理想、有責任感的青年。
趙普在前面這15年當中,混得都不好,那是因為這些人不是伯樂,不認識這樣一匹千里馬。
而劉詞就是一個伯樂,他識得了趙普這樣一匹千里馬。
因為這件事情,劉詞要推薦他。
作為趙普的第一位貴人,劉詞和趙普的關係,是不是就這麼簡單呢?我研究了一下發現,大家經常對趙普這樣一個大人物的橫空出世,找不出原因,總是問,他從哪裡來?他有什麼師傅,他是跟誰學了那麼多本事?我覺得趙普有兩個老師:
第一個老師就是《論語》,就是我們後面要說的:半部《論語》治天下。
另外一個老師,就是劉詞。
那麼趙普到底在劉詞身上,學到了一些什麼東西呢?
首先,通過史書我們發現,劉詞不僅僅是一個軍人,是一個勇敢的將軍,同時這個人,你看他的名字就知道:劉詞,詞,詩詞的詞,一個很文雅的名字,他是一個儒將。
他在各地主持幕府工作的時候,史書上說他:
「為政不苛撓,人頗便之。
」
——《五代史•雜傳》
「不苛撓」,就是對老百姓不苛刻,不騷擾老百姓。
百姓呢,「頗便之」,老百姓都很方便,生活都很好。
這個實際上也就是我們以後將要說到的,儒家的那種讓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治國理念。
趙普作為劉詞的從事,就是他的貼身秘書,跟了他一年多,就學到了這樣一種政治理念。
趙普以前讀過《論語》,現在是理論實踐相結合,這為後來趙普以儒治國,以《論語》治國打下了基礎。
這是第一點。
其次,劉詞是一個非常有擔當精神的將軍。
劉詞最有名的一件事,就發生在周世宗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場戰爭——高平之戰中。
當時後漢的兵馬很多,禁衛軍的大將何徽、樊愛能一見到漢軍多,嚇得趕快就跑。
然後碰到後軍主帥劉詞,說:「你趕快跑吧,你再不跑命也沒了。
」老英雄劉詞把臉一板說:「我這個時候怎麼能跑呢?國家有難,我們做將軍的應該赴湯蹈火,哪怕是地獄我們也要下去。
」之後他帶領後軍衝上前線,打敗了後漢軍隊。
周世宗非常看重他,就任命他為地位非常重要的永興軍的節度使。
所以他這樣一種有擔當的、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給了趙普很大的震撼。
劉詞跟以前的那些軍閥完全不一樣。
後來趙普在工作當中,他繼承了這種精神。
我們看歷史書上對趙普的評價就是說他有「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
第三,劉詞不僅有壯志,他在日常工作當中,還有一種枕戈待旦的精神。
詞居暇日,常被甲枕戈而臥,謂人曰:「我以此取富貴,豈可一日輒忘之?且人情易習,若一墮其筋力,有事何以報國!」
——《五代史•雜傳新》
每天睡覺,他都把金戈放在枕頭下面,就是說他是一個兢兢業業的幹部,不是說光有理想有大志而不能落到實處。
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
所以劉詞的這種兢兢業業的精神,後來在趙普身上,得到了體現。
所以我們說劉詞,在趙普的青年時間段,對趙普人生格局的影響、政治理想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所以說,如果趙普有老師的話,劉詞就是他半個老師,《論語》是他另外半個老師。
正是劉詞將趙普推薦給中央,中央才任命趙普去做滁州軍事判官。
趙普來到了滁州,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二位貴人。
第二位貴人是誰呢?他叫趙弘殷,說起來大家可能對他不熟悉,但是他卻是天下最牛的老爸。
如果說他不知道,但是說他的兩個兒子大家一定知道,就是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
他一個人生了兩個皇帝,那肯定是天下最牛的老爸。
世宗用兵淮上,太祖撥滁州,宰相范質奏普為軍事判官。
宣祖臥疾滁州,普朝夕奉藥餌,宣祖由是待以宗分。
——《宋史》
趙普來到了滁州,就碰到了趙弘殷。
趙弘殷是怎麼到滁州的呢?宋太祖趙匡胤——那個時候還不是太祖——打下了滁州。
而趙弘殷,年紀大了,患病,從前線退了下來,準備北上返回養病,路過滁州,順便看一眼兒子。
但是在滁州這裡病重了,臥床不起,本來應該是趙匡胤來伺候他的,但是趙匡胤又接到了周世宗的命令,要趕往淮南去打仗。
沒辦法,趙匡胤騎著馬戀戀不捨地走了,趙普說:「你走吧,你父親交給我,我一定會伺候好的。
」趙普這個時候實際上是在代子行孝,或者說代行子孝。
代行,代替趙匡胤承擔兒子的責任。
他不是說了一句空話,偶爾去看看,而是做得非常到位。
每天,白天來看,晚上還要陪床,下了班就過來。
我們知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趙普他就做到了一個孝子該做的樣子。
趙老爸一看,現在的年輕人,能做到這樣的很少啊,趙普真是個好孩子。
時間一長了,他就非常感動,真心誠意地喜歡上了趙普,就說:「趙普啊,你看看你姓趙,我們也姓趙,我們就認為同宗吧,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那麼這個趙老爸為什麼要認趙普?我想,他既有感動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趙普年紀比他的兩個兒子都大,成熟穩重。
趙老爸也感覺到自己快不久於人世了,他當年就死了,實際上也有一種臨終託孤的意思,為兩個兒子正好找個大哥帶著,自己也好放心地走。
我想,這是他老人家一個深謀遠慮的地方。
後來的事實證明,沒有趙普,就沒有趙家的大宋江山。
老人家為趙匡胤的事業安排了最得力的助手。
就是這簡單的一步棋,讓趙普和趙匡胤、趙光義,結下了一種非常親密的關係。
我們說當時在亂世,大家一不靠政府,二不靠法律,一般來說就靠結一些江湖的情義,比如,結為兄弟,拜為義父,組織義社,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趙老爸也是這樣一種套路。
趙普當然也很開心,能和英雄趙匡胤結為兄弟,這當然很好了。
侍奉湯藥這樣一件小事,成就了趙普日後事業的人脈。
太祖在位期間,趙普當了9年的宰相;太宗在位期間,又當了5年的宰相。
因緣就在這個初心。
那麼很多人說:早知道,我也去侍奉湯藥啊,但是天下沒有這樣的後悔藥。
以上內容摘自《大宋名相趙普》本文經中國財經出版社授權發布
作者馬茂軍
關於圖書
內容簡介:
趙普,大宋名相,一個傳奇而充滿爭議的人物。
他大器晚成、謀略過人,短短十幾年,就從一介草根轉變成帝國的宰相。
作為趙匡胤的心腹謀臣,無論是疑雲重重的「陳橋兵變」,還是爭議不斷的「杯酒釋兵權」,以及撲朔迷離的「金匱之盟」,這一個個重大歷史事件都永遠刻上了他的名字。
他也因為一句「半部《論語》治天下」而被後人猜測議論。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不可否認趙普是一位富有遠見的政治家,他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對於鞏固北宋政權,結束動亂紛爭的五代十國,開創大宋王朝三百二十年國運,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關注博文書友會-悅讀閱想讀。
北宋傳奇人物趙普,史稱「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曠世能臣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神奇人,他大器晚成,謀略過人,史稱「半部論語治天下」。短短十幾年,就從一介草根轉變為帝國的宰相,他就是趙普一個一生寫滿了傳奇和爭議的人物,無論是疑雲重重的「陳橋兵變」還...
此人是陳橋兵變策劃人,只看過半本論語,竟然官居宰相
大宋三郎:每天穿越採訪歷史人物文|大宋三郎趙普,幽州薊人,後徙居洛陽。和趙光義一起,是陳橋兵變的實際策劃人,因此功勞後官居宰相,協助趙匡胤削奪藩鎮、參與制定罷禁軍宿將兵權,實行更戍法、改革官制、...
陳橋驛之事,趙普先知其謀嗎?
趙普(92;2~992),字則平,祖籍幽州莉縣(今北京)。後周顯德初,趙普被永興軍節度使劉詞闢為從事,劉詞死後,把趙普舉薦給朝廷。據說當時朝廷並沒有用趙普,趙普只好到滁州教童蒙為生。後周世宗用...
趙普:陰謀大師?中國歷史上最牛的「金牌策劃」
何為策劃?按照專業的解釋,策劃是將宏觀布局到細節執行的一個由大到小的完善過程,說白了就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籌劃的行動執行方案。放眼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從來就不缺乏這樣的「策劃大師」,但若說誰才是中...
北宋宰相貪污,是真貪婪還是為求自保?
趙普祖籍幽州薊縣,歷經五代、北宋。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來,他的學問差得多。他當上宰相以後,宋太祖勸他讀點書。趙普每次回家,就關起房門,從書箱裡取書,認真誦讀。第二天上朝處理政事,總是十分敏快。...
史上第一謀士,輔佐兩位皇帝上位,當了3任宰相
諸葛亮和劉伯溫兩人,在世人眼中,乃是中國古代謀士之中的頂尖人物,但世人有所不知的是,宋朝有個謀士,名為趙普,此人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最牛的謀士,做了3任宰相,還輔佐了兩位皇帝上位。趙普(922年...
他幾次勸說趙匡胤殺掉趙光義,為何趙光義即位,仍受重用?憑什麼
作者:龔令民「趙書記」是時人對趙普的一個普遍稱呼,但此書記非彼書記,趙普早年曾在宋太祖趙匡胤手下做過書記官,負責文字記錄等工作,所以堂下坊間有是稱。按說,這樣的工作應該是文人的就業目標,可趙普卻...
半部《論語》真的能治天下嗎?
《論語》是四書之一,是由孔子的學生記錄、整理的他言論與事跡的書。這本書是孔子政治、倫理、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也是世界上最完整輯錄哲人言行最古老的文獻之一。可要說半部《論語》能治天下,估計大家都不...
宋太祖趙匡胤祖上幾輩為宦,多為文職
宋太祖軼事 宋太祖趙匡胤祖上幾輩為宦,多為文職。其父趙弘殷驍勇,善騎射,於戰陣中得顯赫功名。後漢乾祐中,趙弘殷率將士與蜀軍會於陳倉,剛一交戰左眼就被流矢射中。負傷後他卻「氣彌盛」,一舉大敗敵軍,...
他是北宋宰相,死後封王,老婆女兒卻出家當了尼姑,他是誰?
說起北宋的開國,總免不了想到一個典故叫「黃袍加身」,自然也會想起一起兵變,叫「陳橋兵變」。趙匡胤正是憑藉這兩個事件當上皇帝的,當然這兩個事件可以理解為一個事兒。這次事變有兩個人是主要策劃者,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