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廢除王安石的新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原創: 朱穩貴 微信公眾號 坐看東南 6月8日
上小學的時候,語文課有一篇課文叫《司馬光砸缸》,通過這篇課文,筆者知道中國古代有個叫司馬光的人,機智勇敢的形象從此植根腦海。
但那時並不知道有王安石,知道王安石是更晚的事了。
宋仁宗在位四十一年,是北宋中期的明君,他在位期間,人才輩出。
我們熟知的王安石、歐陽修、包拯、蘇軾、蘇澈、范仲淹、張載、周敦頤、程顥、司馬光、文彥博等等,這些人都在宋仁宗期間同朝為官,可謂群星閃耀,後無來者。
但人才太多,往往辦不好事,七嘴八舌,各有主張。
最典型的的就是王安石和司馬光的衝突。
北宋中期,朝廷深受冗兵、冗員、冗費之苦,遼和西夏長期威脅宋朝的北方和西北,問題重重,積貧積弱。
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明黜陟、抑僥倖、精貢舉、擇官長、均公田、厚農桑、修武備、減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項改革,這些改革是以整頓吏治為中心的政治改革,可謂觸及到了當時恩蔭制、官僚主義、軍事廢弛等核心問題。
仁宗原則同意改革,次年開始施行新政。
但是,這種改革等於是統治階級的自我革命,理所當然地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堅決反對,慶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歐陽修等改革派相繼被排擠出朝廷,新政徹底失敗。
22年後(1067年),仁宗的孫子、20歲的趙頊(趙頊為仁宗養子英宗的兒子)繼位,是為宋神宗。
到這個時候,問題越來越突出,國庫不但沒有錢,還出現1750萬的赤字,這樣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神宗年少氣盛,很想有一番作為,改變財政空虛和積貧積弱的狀況,為此他廣泛徵求意見。
繼位第二年的上半年,神宗招見了長期在地方為官、頗有政績、名聲鼎沸的王安石,此時王安石在地方為官已20多年,時年47歲,正是經驗豐富、年富力強、幹大事的好年華。
王安石向神宗提出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改革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市易務、農田水利法等等。
王安石的這些改革措施,吸取了范仲淹「慶曆新政」迅速失敗的教訓,盡力避開敏感的政治問題,主要從經濟角度開展改革,走的是先易後難的路子。
這些改革總體上看,明顯有利於改變當時瀕臨危亡的時局。
比如:青苗法,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
這個利息比民間借貸的利息低得多。
但是在具體操作上,發生了不少強迫農民貸款的事情,一時間,搞得民怨沸騰。
司馬光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帶頭人,司馬光認為,變法名義上是為了老百姓,但實際上損害了老百姓的利益。
但是由於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司馬光無奈,在變法的第三個年頭,自己跑到洛陽寫《資治通鑑》去了。
此後王安石變法並非一帆風順,相反是困難重重,但總的來說還在推進,即便1074年,王安石罷相後,變法沒有因此而停止。
而在此過程中,國家的財政的確增收了,期間還收復了被西夏占領的大片土地。
但司馬光認為,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國家總財富基本是不變的,王安石的變法其實就是把民間的財富以變法的名義收歸政府,就是與民爭利。
與民爭利是變法引起衝突的根源所在,歷朝歷代,若不是迫不得已,沒有誰會多從民間徵稅,與民爭利是不符合儒家的精神要義的。
王安石何嘗不知道司馬光的道理。
但是,王安石的變法初衷不是要掠奪普通老百姓,實際上是旨在以政府有形之手直接干預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在大幅度減輕商人和地主對老百姓剝削的基礎上,政府也增加一些收入,充實國庫。
比如青苗法、市易法等,把原本該由商人和地主賺的錢,轉而由政府來賺,但政府賺的利潤率明顯低於商人和地主。
按照設想,是老百姓和政府雙贏,大商人和地主吃虧。
王安石也企圖增加社會總財富,比如農田水利法,提高農業總收成,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事實上商人和地主賺錢的這個模式,在中國存在了上千年,是老規矩老傳統,雖然剝削較為嚴重,但已被社會普遍接受,形成了保持社會正常運轉的經濟規則。
而這個規則,每個朝代經過一定時期的運轉,必將導致窮的越窮,富的越富,最后土地高度集中,社會嚴重失衡,後來的元朝、明朝、清朝都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說,王安石變法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了社會公平正義的歷史趨勢。
但是,王安石的路子走的過快,攤子也鋪的太大,操之過急,加上幹部隊伍適應新工作得有個過程,所以推行起來困難重重,強迫貸款等經常發生,給反對派足夠的藉口。
青苗法是一開始收到批評最多的改革,但這的確是一項直接惠及窮苦百姓的好舉措,只要總結經驗,加強教育監督,不斷改進,這項改革完全可以長期發揮積極作用,惠民惠政。
在變法的後期,青苗法事實上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1085年,年僅37歲的宋神宗駕崩。
後世不少人批評宋神宗,但在筆者看來,宋神宗是這個古代歷史上少有的明君之一,從20歲登基到去世,18年來,一直不忘富國強兵,一直推行變法,期間也有動搖,但都頂住壓力堅持下來了,矢志不移,雖然後來迫於壓力將王安石罷相,但罷相用其法,並沒有廢止新法。
神宗去世後,年幼的哲宗繼位,高太后聽政,司馬光回到朝廷,將新法全部廢除。
並將神宗時期無數將士用獻血奪回的廣大疆土拱手送還西夏,理由是不送還,人家會來武力奪回,避免麻煩,乾脆主動送回去。
司馬光給王安石的行事作風總結了「三不足」:「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現在聽取來覺得這是好品格,在當時可是了不得的高帽子,古代社會都是奉行西周的天下家國觀:敬天、敬宗、保民。
意思就是要警惕天變、效法祖宗、聽取民間呼聲,如果套用「三不足」,就是「三足」:「天變足畏,祖宗足法,人言足恤。
」而這「三足」,就是司馬光的真實寫照。
司馬光和王安石鬥了十幾年,但是都是君子之斗,兩人只是政見不同。
王安石比司馬光早去世半年,王安石死的時候,司馬光正得勢,他請求朝廷厚葬王安石,指出王安石人不壞,只是一時蒙蔽了眼睛,情有可原。
司馬光廢其法厚葬其人。
司馬光是晉朝司馬皇室後裔,出生於1019年,比王安石大2歲,自小聰明伶俐,少年中進士,官場也算如意,入閣拜相。
他的一舉一動都是以儒家的標準為準則,據說一輩子只在小時候說過一次謊話。
字寫得規範有力,文章也寫得好,《資治通鑑》就是他主持編寫的;生活上和王安石一樣,不貪財好色、不享樂放縱,舉止端莊,被視為「醇儒」,醇厚的儒者,通俗說就是儒家的殭屍。
王安石去世後,一切又回到了從前,半年後,司馬光也去世了。
不用王安石的法子,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這不是不負責任又是什麼?北宋的滅亡那只是時間問題了。
43年後,內憂外患的北宋王朝以極其恥辱的方式結束了167年的歷史,首都城破,徽欽二帝連同後宮、皇室三千多人被金人擄到哈爾濱。
南宋高宗趙構開始,將王安石列為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說變法亂政,以至於北宋滅亡,後世也有人這樣認為,實在是齊天大冤,罪魁禍首是司馬光們,因循守舊不圖自強。
司馬光去世8年後,紹聖元年(1094年),神宗的兒子哲宗下詔削除司馬光的贈諡,毀壞所賜碑。
但是,後世又陸陸續續把司馬光請進廟堂大殿,司馬光得以長期享受人間煙火,畢竟他是「德才」兼備、方方正正的儒家楷模。
司馬光這樣的「醇儒」後世經常出現,這樣的人如是在開國之初、太平盛世,足為道德楷模,而難成其害。
但在危機之際,往往是前進的大絆腳石。
800年後,洋務運動也失敗了,失敗的道理和王安石變法失敗的道理沒有質的不同,為了洋務運動,仁人志士不可謂不努力,披肝瀝膽、嘔心瀝血,毀於一旦。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清末的倭仁和翁同龢的事跡,他們就是清朝的司馬光。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他也算有自知之明,確實是個迂腐的老頭子。
中國繼商鞅之後最偉大的改革家,卻被否定了上千年近代才得以正名
歷朝歷代的變遷,都離不開戰爭的推動作用,即使是和平換代,其背後也隱藏著腥風血雨。開國者有時候必須一生戎馬才能穩住局面、最終一統全國,例如:大宋開國之君——趙匡胤。正是因為權力的轉移過程是曲折的、...
王安石變法,每一個新政出台都是反對聲一片,惟有這項改革出台後沒有一個反對派說三道四
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主持的變法雖然主要側重經濟方面,但也有人事制度改革的嘗試。最初,宋王朝的蔭補制度是為了防止出現現代社會的五十九歲現象而設置,(古人的政治智慧並不比現代人弱多少)是希望這些官...
清風掃過縈花草,忽憶故人今總老——《漁家傲》王安石
《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王安石平岸小橋千嶂抱。柔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王安石推出的這一項改革制度,司馬光不置不否,蘇軾卻大聲稱好
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主持的變法雖然主要側重經濟方面,但也有人事制度改革的嘗試。最初,宋王朝的蔭補制度是為了防止出現現代社會的五十九歲現象而設置,(古人的政治智慧並不比現代人弱多少)是希望這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