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出訪蘇聯,蘇聯畫家要給兩國領導人畫像,毛主席不願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53年3月5日,原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書記、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史達林逝世。
四天之後,人民日報就發表毛主席的《最偉大的友誼》一文,文中是這樣評價史達林的,說史達林「全面地劃時代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把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推進到新的階段」,並「創造性地發展了列寧關於黨的建設的理論」。
這樣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可是,毛主席卻在1956年1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討論《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文稿時說:「我一生寫過三篇歌頌史達林的文章。
頭兩篇都是祝壽的。
第一篇是在延安1939年史達林60壽辰時寫的,第二篇是在莫斯科,1949年他70大壽時的祝詞。
第三篇是在史達林去世後寫的悼念文章。
這三篇文章老實說我都不願意寫,但從理智上來說又不能不寫,而且不能不那樣寫。
史達林去世後,蘇聯需要我們支持,我們也需要蘇聯支持,所以寫了一篇歌功頌德的悼念文章。
這不但是對史達林個人,而是對蘇聯黨和人民的問題。
」
看,問題的關鍵在這兒,主席這麼評價史達林,主要原因是「對蘇聯黨和人民的問題」。
實際上,毛主席對史達林是很有看法的。
史達林對中國革命一直抱著懷疑的態度。
土地革命時期,他根據蘇聯所走的城市路線否定中國的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
抗日戰爭時期,他從維護本國利益的立場出發,看好國民黨的力量而看扁共產黨的力量,不願援助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和根據地,擔心和中國共產黨交往會引起蔣介石和英美盟國的不滿。
他甚至還通過王明要求中國共產黨放棄獨立發展,完全服從於國民黨。
對史達林的這些表現,毛主席是心知肚明的。
在一次和外國客人的談話中,毛主席就旗幟鮮明地指出史達林對中國革命的四次錯誤:中國黨曾經四次吃過史達林的虧,第一次是王明「左」傾路線;第二次是王明右傾路線;第三次是戰後史達林支持蔣介石,不讓中國革命;第四次是懷疑我是半個狄托。
毛主席還直認不諱地表達了自己對史達林的感覺:史達林與列寧不同,喜歡「站在別人頭上發號施令」,所以,「我在見到史達林之前,從感情上說對他就不怎麼樣。
」
那麼,毛主席是什麼時候見到史達林的呢?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至一九五○年三月。
這段時間,是毛主席第一次出訪蘇聯。
《汪東興日記》里記:「經過短短的兩年多時間,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的解放戰爭使中國的局勢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
史達林開始對中國共產黨刮目相看了。
一九四八年四月,史達林邀請毛主席訪問蘇聯,毛主席接受邀請並準備訪蘇。
」
對於這次訪問,毛主席做了精心準備。
汪東興回憶,毛主席了解到蘇聯缺少新鮮水果和蔬菜,特地提前打電報給山東,請山東準備最好的大黃牙白菜、大蘿蔔、大蔥、大鴨梨每樣五千斤,由中央派飛機直接從山東運回北京。
另外,還準備了江西景德鎮青花瓷器一套;湖南湘繡被面三十條,枕套六十個;江西南豐桔一千斤,冬筍五百斤;還有浙江的龍井茶、貴州的茅台酒和上海的名煙等。
可是,1949年12月16日,當毛主席一行抵達了蘇聯莫斯科,史達林卻把他們安排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個別墅里,採取了不冷不熱的態度,十多天不予會見。
來蘇聯是你發邀請來的,來了你又不聞不問,到底是想搞什麼鬼?!
據隨訪的伍修權(時任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司長)回憶:當時新中國成立才兩個多月,蘇聯對我國的情況特別是某些方針政策是持懷疑態度的,例如,過去我們不聽共產國際和史達林的錯誤主意,史達林就懷疑我國走「南斯拉夫的道路」。
我國的一些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參加了政府,蘇聯就懷疑我們會不會執行親英美的路線等等。
因此,蘇聯……對我們的態度又是冷漠和懷疑的。
毛主席可沒空猜測史達林的心理,他只是想到1945年蔣介石派宋子文訪問蘇聯並與蘇聯政府順利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而自己一來就受到這種冷遇,心中大為窩火,質問蘇方人員:「你們讓我來莫斯科什麼事也不辦。
幹什麼?難道我來這兒就是為了吃飯、拉屎、睡覺嗎?」
這番強硬措詞傳到史達林耳中,史達林覺察出毛主席不是一個輕易的主,趕緊帶著莫洛托夫等親隨,親自來到毛主席下榻的別墅,當面表示歉意和蘇中友好的誠意。
隨後,中蘇間便展開了長達三個多月的會談。
會談結束後,隨訪的汪東興回憶說,史達林原來受雅爾達會議的影響,堅持要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忙打過長江,要我們先以長江為界與國民党進行談判。
中國共產黨提出了談判條件,中國國民黨派張治中先生為團長來談判,由於蔣介石仍堅持反動立場,使談判失敗了。
蘇方還提出中國東北地區仍由蘇聯與中國共管;蘇聯租用旅順、大連港,還有中長鐵路。
實質上還是對中國共產黨的能力有懷疑,對國民黨存有希望。
毛主席說:「中國人民的任務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後,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完成新民主主義的改革,實現國家的統一和獨立。
然而恰在這時,美國帝國主義代替日本帝國主義反對中國人民的解放。
在這種時候,如果我們表示軟弱,表示退讓,不敢堅決地起來用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中國就將變成黑暗世界,我們民族的前途就將被斷送。
中國共產黨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清醒地估計了國際和國內的形勢,知道一切內外反動派的進攻,不但是必須打敗的,而且是能夠打敗的。
」毛主席在會談中,堅持獨立自主的立場,以大量事實證明中國共產黨有力量解放全中國,也有能力管理統一全中國,我們對中國任何一塊土地都有不容置疑的主權。
我們在管理方面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請蘇聯老大哥幫助我們,但自主權是絕對不能放棄的。
最後,汪東興說:「通過幾次談話史達林很佩服毛主席的雄才膽略,對毛主席以及中國共產黨加深了了解。
」
史達林是不是很佩服毛主席的雄才膽略,這只是汪東興個人的感覺。
反正,毛主席對這次遠足之旅的印象很差。
1959年3月,毛主席曾成都會議上說:「1950年,我和史達林在莫斯科吵了兩個月。
對於訂立互助同盟條約、中長路、合股公司、國境問題,我們的態度:一條是你提出,我不同意者要爭;一條是你一定堅持,我接受。
這是因為顧全社會主義利益。
還有兩塊『殖民地』,即東北和新疆,不准第三國的人住在那裡,現在取消了。
」
幾年後,毛主席在黨的一次會議上,又一次舊事重提:「……戲台上的英雄豪傑出來,踱方步,與眾不同。
史達林就是那樣的人,他比我矮,畫家定要把他畫高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多高多重是物質問題。
蘇聯畫家畫我們兩人坐像,他在抽菸,我手裡拿一本書,表示向他學習。
中國人奴隸當慣了,似乎還要當下去,盲目屈服於那時蘇聯的精神壓力。
馬列主義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應該平等待人。
」
可是,毛主席雖然對史達林有這樣那樣的成見,但針對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大上全面地批判史達林的做法,毛主席並不以為然。
毛主席在黨內會議上說:「1956年,史達林受批判,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揭掉蓋子,破除迷信,去掉壓力,解放思想,完全必要。
但一棍子打死,我們就不贊成。
」
毛主席不贊成把史達林說得一無是處,認為評價歷史人物,應該力求客觀公允、實事求是。
他說:蘇聯過去把史達林捧得一萬丈高的人,現在一下子把他貶到地下九千丈。
我們國內也有人跟著轉。
中央認為史達林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總起來還是個馬克思主義者,按照這個分寸,寫了《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
三七開的評價比較合適。
毛主席還把自己個人情感結合起來說:「講起史達林,我們有三肚子氣。
可是,我們還認為他是三分錯誤,七分成績,這是公正的。
」
毛主席特別欣賞史達林破除迷信的風格。
他說:「學習馬列主義,沒有勢如破竹的風格,那多危險。
史達林後期有這點風格,也可稱勢如破竹,只是破得不好,有些破爛了,他寫的列寧主義基礎、語言學、經濟學,有很多正確部分,但也有錯誤,有些問題值得研究。
」
1958年,全國刮「共產風」,商品生產、價值規律被否定,毛主席說「這是對馬克思主義不徹底、不嚴肅的態度」,表示贊成史達林的觀點,不能把商品生產與資本主義混為一談,提倡全黨讀一讀史達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以從中理解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的觀點。
毛主席後來還多次在黨的會議上提到史達林的錯誤,並表示要以蘇為鑑,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本文為歷史沙龍今日頭條獨家首載,如轉載,請註明今日頭條歷史沙龍字樣,謝謝。
)
共產黨史上最年輕的領袖:他年僅24就成了黨內一把手
博古,原名秦邦憲(1907~1946),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江蘇無錫人。1946年4月8日由重慶返延安匯報工作,因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遇難。1931年10月,年僅24歲、連中央委員都不是的博古,...
連載:毛澤東與史達林互相欣賞卻不能融洽相處(2)
(本文選自《中共黨史拐點中的人物與事件》,李海文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年1月版)莫斯科袒護王明的錯誤 蘇聯國內戰爭結束後,為建設社會主義創造有利條件,蘇聯奉行和平睦鄰外交政策,所以,一俟同...
王明晚年客居他鄉:不鬥倒毛澤東,絕不回故鄉
進入人生暮年,王明客居他鄉。這期間,世界上各種政治力量出現分化和改組,局勢動盪不安。中國社會偏離正常的軌道,政治運動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王明抓住毛澤東的失誤大做文章,充滿了奇談怪論。他強撐病...